查看原文
其他

损失7000万元,却捐赠45吨牛奶,这家河南企业底气足

赵启旭 乡产天下 2022-12-31



7月21日下午三点,正当抗洪部队抢修大坝时,1000件牛奶被送了过来。自7月20日下午接到通知前往常庄水库抗洪抢险,战士们已经连续奋战近20个小时,“这批牛奶就像及时雨,疲劳的战士们真的很需要它。”抢险部队负责人王爱国说。

花花牛捐献的牛奶


自7月20日以来,河南省郑州市特大暴雨牵动着人们的心。据了解,这1000件牛奶的捐赠者——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花牛)在这次灾害中损失了近7000万元,但危难面前,却捐赠近45吨牛奶,几乎捐空了所有库存,尽显企业担当。






以个体度群体 

“创伤”中更显企业本色



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饲料生产、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1994年成立品牌以来,花花牛以河南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市,逐步向全国区域发展。

河南暴雨灾情发生时,花花牛正身处受灾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旗下12座自有牧场全部遭受暴雨侵袭,不少产品泡水损毁。

企业员工清理受水淹的仓库


据了解,此次灾情中,花花牛分别向中原区常庄水库、郑州地铁救援队、巩义、新乡、安阳、西华、扶沟、博爱、荥阳等灾区捐赠牛奶约45吨,折合市场人民币价值近一百万元。

谈及为何损失近7000万元却依然倾囊相助时,花花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自己受伤,才不难想象人民群众作为个体承受的创伤之重,伸出援助之手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

企业车辆运送物资


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灾情发生后,花花牛一方面成立暴雨灾情领导小组,奋力自救;另一方面积极联系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及其他官方公益机构等,将牛奶送往灾区,为受灾人员及救援人员提供物资支持。



变企业为产业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花花牛积极探索挖掘适用于当前经济形式的种养加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结合,通过紧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这把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的“金钥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致富开路。

企业奶牛养殖基地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花花牛目前拥有农业产业化集群两个、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三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 积极开展奶牛养殖、良种繁育、粮食购销、饲草种植、物流、商业等业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全产业链协调融合发展,以产业扶贫方式积极带动旗下12座自有牧场的周边农民,尝试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废水还田、有机肥及液态肥循环利用)及订单农业青贮收购等,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务工、青贮种植等形式帮扶当地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企业员工对接帮扶农户


目前,花花牛已累计带动周边农户超过30000户;每年收购青贮玉米约15万亩,为当地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并有效缓解了因大量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产业链条紧而牢。因此,我们有底气承担社会责任,一环磨损,另一环立马接上,持续驱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人力为合力

破除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乳品行业涉及多个环节,农业产业链条较长,各环节如何协同作战,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为此,花花牛始终将协调全产业链同频同步高质量运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

花花牛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发展也曾面临瓶颈。受困于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养殖企业盈利能力弱、资金困难等原因,集团产业链前端牧场的规模化发展受限。

“土地资源紧缺,苜蓿草、全株青贮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少,饲草饲料供给有限,导致饲料品质单一、品质不高,相当一部分饲料需购进,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削弱了牧场盈利能力。”此外,养殖粪污处理困难也导致养殖经营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企业产品研发与检测中心


如何突破发展桎梏?一方面,花花牛加强前端土地农田储备和土地流转,成立格瑞佳农业科技公司,通过自有种植青贮等方式,有效降低饲草料成本;为有效处理养殖粪污,花花牛发展生态循环牧场,引入先进全套的粪污收集及处理系统,实现了牧场粪水生态化处理,资源循环化利用,降低牧草种植成本,减轻环保压力。

采用先进挤奶机收集鲜奶


另一方面,花花牛积极探索半饲养、半放牧的养殖新方式,打造田园综合体、奶业风情园、发展观光农业,确保实现种养结合、农牧良性生态循环发展,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共生、共赢。

产业链条的发展壮大,是花花牛的底气来源。“通过全产业链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产能,补齐短板,从而增强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成功实现突围。”据了解,集团生产经营秩序目前已全面恢复。

未来的路怎么走?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当前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花花牛将坚持全产业链融合协同发展模式,稳住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对冲日益增长的国际风险,同时进一步促进价值链和需求链转型升级,主动挖掘内需潜力,同时找准当下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集成研究、协同攻关,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图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
记者 | 赵启旭
编辑 | 陈地杰


往期回顾













欢迎投稿:739649351@qq.com联系平台:15876507123(赵飘飘) 

来了,点个赞+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