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个网店就能拯救农产品销售吗?

2018-02-12 871期 农场主十

导语

近两年来,面对未来蓝海,淘宝、京东这些巨头,从集体“刷墙”到设置服务站点再到开办电商产业园,电商企业争相下乡“跑马圈地”。面对这股劲吹的新风,各地政府也期望借力提升当地经济,打造亮点工程。一时间,人人开网店,村村搞电商,农业电商似乎如火如荼。

 

但热闹背后,潜伏着对“互联网+农业”认识的局限甚至是误区。“互联网+农业,绝不只是电商下乡”。



突破

优质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走俏全国


2017年12月12日零时,在西部(濛阳)农产品电商孵化园大屏幕上,数字开始跳动,每秒7单,10分钟成交额就达20184元。金堂红心柚正乘着电商快车销往全国。

 


“农户一斤多赚5毛,一亩多增收5000元”。这是该孵化园联合淘宝四川馆在“双12”发起的营销活动,试水传统农产品批发与电商互动。

 

就在1个月前,农业电商在四川已展现“魔力”。11月11日,安岳柠檬电商交易额达4900余万元。“全国第二,第一名是褚橙。”宜宾茶企也战绩不凡:“双11”当天,川红、川茶等6家企业借助一根网线销售1215.49万元。

 

不仅是柠檬、茶叶这样的拳头产品。12月,广汉种粮大户冷小莲通过“买粮网”卖出广汉首单网销大宗粮食,而当地70余户种粮大户已网销5000吨粮食。从众多的农产品销售来看,“互联网+农业经营”已在多渠道、多途径、多平台上的应用成效显著。

 

一些专家谈到,目前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搭建自有专业平台,二是借助第三方平台。无数的案例和数字背后,是不少优质农产品在这轮风潮中,搭上了电商这趟快车,实现“俏销全国”。

 

误区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农业”就是开网店


虽然电商销售数字在不断攀升,但其实电商网销比例仍仅是九牛一毛,最土农产品与最洋网络结合所造成的“扯眼球”效应远大于实际效果,各方都在赚吆喝,“人人点火,村村冒烟,烧钱+人海战术,喧嚣过后,活下来的是少数。”

 


不少电商企业下乡开设服务站点,存在获取项目或“跑马圈地”的目的,不少站点存在空置现象,在农产品进城方面其实着力不足甚至乏力。在某个经常成为各种会议参观点位的热门村,一家电商服务站运营7个月来,仅帮助农民代购4万多元产品,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还是零。


对于农业电商来说,应包括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休闲农业线上订购线下体验等几大板块,不仅是工业品和农资下乡。

 

正是这种电商进村“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势头,加上相关各方各种利益考虑,同时多地对农业信息化这一新事物认识存在局限,在相当多人看来,农业电商就是“互联网+农业”的代名词。


如今,提起“互联网+农业”是什么时?不少人认为是农业电商。如果认为农业电商就代表了农业信息化,仅仅开几家网店,方向就错了。”一位业内专家谈到。

 

方向

以信息化促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四大方式转变


“互联网+农业”,这场土与洋、快与慢的联姻,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首先厘清概念,明确“互联网+农业”,加的是现代农业,而不仅仅是农业产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用信息流调控农业活动全过程,包括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装备高度智能化、农业操作技术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对于这些要如何突破?关键就是做到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四大转变,并推进精准扶贫。比如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引入物联网系统,实现农事操作的远程化。


即便是经营领域的农业电商,也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位四川的一线人员谈到,“要据当地主导产业培育1-2家行业标杆式农业电商平台,比如安岳攻柠檬、攀枝花搞芒果、会理聚焦石榴等,不能啥都卖,啥也没话语权。”此外,还要抓标准规格的制定和品牌的形成。

 

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应用大数据,以消费导向布局农业生产。通过信息溯源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将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和病虫害监控、土地确权管理、三资管理方方面面,根据农民需要提供技术、金融、保险等服务。

 

对症下药

助推“互联网+农业”继续前行

 


01

发展规模化生产助力农业一体化生产


任何好的项目,离开了资金支持容易成为空谈。为解决农产品产地过于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办法之一就是发展规模化生产。这样一来可以聚集资金,二来利于农产品的统一运输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再者,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管理,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农民再也不是“靠天吃饭”,而是“靠技术吃饭”。

 

规模化的生产和技术支持相辅相成,有了规模化生产,方便技术的投入推广;而有了技术的加盟,规模化生产将走向更加专业化的道路。

 


02

发展本地人才填补农村电商人才缺失空白


一方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是重点。现在,各地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的入驻,这个政策同时也能投入到农业上。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带领其团队、项目等入驻,农民出土地和人力,技术团队出技术和资金,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另一方面,培训专业人才更是关键所在。问题在于,农村有哪些优势吸引人们往这边靠拢?相对于城市,诱惑实在太小,只能考虑本地人员,培养当地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型农民,抑或鼓励当地知识分子加入,鼓励他们发展本土企业,是“互联网+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03

因地制宜发展电商推动全民参与


发展农村电商离不开人的支持。针对农村电商服务站遍布全国各地,却鲜少有真正做得出色的现状,人员参与不积极便是其中一个因素。在这方面,向百姓普及电商知识,尤其是普及农村电商服务站的优势尤为必要。 

 

与此同时,注重发掘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电商行业。盲目套用别人的成功公式容易造成手忙脚乱的后果,建议结合当地特色,认真分析行业形势,这样既容易在互相挤压的农村电商行业站稳脚跟,也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同时,“榜样的力量”不容小觑,身边有了成功的例子,鼓动大家积极加入就会容易很多。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互联网+农业”企业还处于初期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唯互联网理论。许多企业家喜欢空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这种理论思维固然美好,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没有结合实际,认清形势,那么有关“互联网+农业”的畅想终究难以落地实施,虚无缥缈。

 

你对“互联网+农业”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编辑  | 大博

排版  |  小抽屉



不够看,更多精彩在这呢!



站在乡村立场写作的贾平凹不会再有,中国式乡村情怀引发潜在消费

真正的农业创业人,总是有一段很苦逼的开始

担心农场采摘同质化?看看这家草莓学苑是如何赚得满当当!

一朵桐花打破台湾休闲农庄之“囧”,别再问你的农庄为什么“门可罗雀”!

深度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你看过了,但背后的深意你读懂了吗?该怎样投资农业?

源味探访 | 湖北昕泰,生态立园蝶变起航

云端之村|来自明历十五年的天空之城

再造一个中国?变沙漠为十几亿亩良田?深度扒皮“藏水入疆”的惊天宏论!

这款玫瑰香玉米上市半个月就被抢光,抹不掉的老味道,挖掘出的新美味

流转宅基地,村集体将成下一代“房地产开发商”,2018年或将发生!






追寻源汁源味农产品

体验源汁源味农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