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么多年的摄影构图套路都是错误的 你中枪了吗?
相信很多人在学摄影的过程中,构图都被认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进行重点学习。因为构图直接影响照片的美感。一张照片构图不行了, 你哪怕色彩再漂亮,后期能力再强,看上去照片就是不协调的,越看越让人别扭。
曾经的我执迷于黄金分割、引导线、层次法等等五花八门的构图法则长达5年之久。以至于偶然间意识到摄影构图的核心技巧时,我是如此的震惊。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非常熟悉,以下几个摄影套路:
三分法(井字构图、黄金分割)——居中构图(对称)——引导线(延长线、汇聚线)——对角线(X线构图)——画框——减法原则——对比构图——平衡法则(和谐)——层次构图(前中后景)——三角形构图——透视(比例)——重复
以上是大家几个非常常用的构图,类似的套路构图还有不少,相信我们拍着拍着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感觉。这类经典的构图,好处、坏处都挺明显到,好处的话,比较容易让人拍到“规矩”,符合大众审美的照片;而坏处的话,如果用的多了,未免太没有创意,而且大家都在用,比较单调。
1.摄影构图的核心技巧
“构图技巧最重要的那条是,并且始终是,去掉画面中与主题无关的因素”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蛮好:突出重点。反复在取景器中转换构图直到你所要表达的重点最突出就是不错的构图。”
明白了摄影构图的核心原则,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流传很广,但并不严谨的说法。
错误说法1:摄影是一个做减法的艺术。
修正:摄影既是减法,又是加法。其核心就在于我们要突出的主体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会干扰主体、不符合主题的元素,我们要把他们从画面中减掉。能衬托主体、有利于主题表达的元素,我们反而要把他们加到画面之中。
错误说法2:不要把拍摄的物体放在相机画面正中央,而是要放在照片的三分之一处。
修正:到底使用哪种几何构图形式,关键还是看我们的主体和主题。三分构图法(井字构图、黄金分割构图)适用于比较自然、轻松的场景。而中央构图法,适用于主体过大、严肃庄重、天然对称等场景。
重要的事情再强调一次:大多数人构图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不懂三分法、对称法,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照片的主体、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加即是减,减也是加
有时候前景或框式构图(加法),起的作用却是减法:利用前景或框架遮挡、避开更多杂乱的物体。
还可以是构图时故意将画面内的元素表达不够完整(减法),引起人们对画面之外元素的遐想(加法)。
摄影即有减法也有加法,摄影的加法和减法并不是互为逆运算,只是减少干扰突出主体的一个形象比喻,宗旨就是“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很多时候减法就是加法,加法也。
一旦我们理解了,摄影构图的核心是确认主体和主题,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照片中该加上什么,该减去什么:
有助于突出主体,表达主题的元素,我们可以加到画面中。
和主体、主题无关,甚至会干扰到他们的,我们要从画面中减去。
同样一个场景,我们只要变换一下主体或者主题,我们在构图上也需要做出改变。
比如下面这个场景:
如果我们的主体是雪山,主题是想表达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的雄壮威严。那么上一幅图无疑构图元素取得太多了,前景的草地不仅没有衬托出雪山的壮丽,反而占据了大量构图空间,让雪山显得很小。
因此需要做减法,减去无关的前景草地和中景云海,把构图改成下面这样。
那么要不要继续做减法,人也不要了,只给雪山一个特写呢?
像下图这样,雪山占据了画面的更多空间,但反而觉得没有上图壮阔了。这是因为我们把能和雪山呼应的,衬托出雪山宏大的人物也给减掉了。
所以摄影中的减法,并不是简单的把除了主体外的东西都统统去掉。我们只需要去掉不能衬托主体、表达主题的元素。而和主体、主题相关的元素,我们要保留在画面中,决不能简单的减去。
上面的构图,我的主题是想突出世界第三高峰的雄壮,所以需要做减法。
但是如果我改变一下主题,照片的主题是想表达当时的宏伟风光。那么我不仅不需要做减法,反而需要做加法,用全景构图的方式,把更多的元素给加进来。
下面的构图中,雪山显得更小了,但是不要紧。因为我不是想突出雪山的宏伟,而是需要表现整个日落场景的壮阔。所以草地、人、雪山、云海以及太阳,我都不放过,全部放进了构图中。
同样要注意的是,加法也不是毫无规则,什么都可以加进来的。只有能表达自然壮美的元素,比如云海、夕阳等等我才能加上去。如果有特别破坏气氛的元素,比如电线杆、发射塔等等,我们是决不能把它们给取进画面的。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还能总结出一个道理。没有最好的构图,只有最适合你的主体和主题的构图。同一个场景,你想突出的主体,或者表达的主题不一样,那么构图也应该相应调整。
再来看看以下两个例子
主题是想表达远处的雪山 把前景给减去就比较合适
主题是想表达远处的流水
3.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多年来,在对数千名纽约摄影学院学员的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所谓的构图法则,只能使学生困惑不解。照片的成败与这些法则关系不大。而所有摄影家一致认可的唯一规则却是“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 《纽约摄影学院教材》
一切的构图法则,三分法、引导线、居中对称等等,甚至“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这句话,都是为了照片的主体和主题服务的。
一旦我们理解了,摄影构图的核心是确认主体和主题,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什么时候该用三分法,什么时候该用居中法,什么时候又需要另辟蹊径。
比如三分法(把物体放在照片的三分之一处,而不是正中间)是大家最熟悉的构图技巧。三分法最好用的原因是主体放正中间会比较严肃死板,主体放在过于靠边的位置又不容易让画面平衡,而三分之一附近的位置一般恰到好处。
三分法是为主体服务的,它可以让主体不太死板的同时保证画面的平衡。理解了这点,你也许可以想象到有的情况,三分法是反而不如居中对称构图的。
第一种情况是主体和主题本来就比较严肃、正经,比如教堂、皇宫、会议,那么中心对称的构图方法就更加适合了。(你也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旅行人像大部分不会把人物放中间,而证件照、职业照却几乎把人放在正中?)
第二种情况,是主体本身比较大,即使放在三分之一的位置也会让画面失去平衡。
主体占据大片画面,又没有其他物体来平衡画面,就只能把主体放在中间附近的位置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主体天然对称,比如倒影。这时用对称构图来表达也是更加合适。
摄影 陈小军
不光是三分法和居中对称,引导线、框构图、层次构图等等,都是为了主体和主题服务的。抓住主体和主题这个中心,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理解和应用各种构图技法。
理解了无论哪种构图法则,都是为了主体和主题服务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主体的特点,分析出哪种构图法则更加适合,甚至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4.总结
1. 大多数人构图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不懂三分法、对称法,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照片的主体、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只是凭感觉,碰运气,或者简单的套上各种条条框框的构图技巧来构图。
2. 摄影既是减法,又是加法。其核心就在于我们要突出的主体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会干扰主体、不符合主题的元素,我们要把他们从画面中减掉。能衬托主体、有利于主题表达的元素,我们反而要把他们加到画面之中。
3. 一切的构图法则,三分法、引导线、居中对称等等,甚至“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这句话,都是为了照片的主体和主题服务的。
抓住照片的主体和主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你会发现摄影构图真的很简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