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耀:同轴双极内冷式射频消融系统经皮微创下局麻治疗转移性骨肿瘤【酷·视界|病例分享】
一、术者介绍:
姓名:陈秉耀 教授
医院: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职级:主任医师
科室: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骨二科
简历:
• 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骨科分会委员
• 中国体视学会理事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
•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盆学组委员
• 北京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术者照片:
二、病例分享:
1、患者术前情况及背景:
患者男,67岁,背部疼痛3月。
现病史:疼痛性质开始为钝痛,无放射痛。经按摩、理疗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症状无效。疼痛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左侧胸部放散痛。入院前疼痛剧烈,翻身及行走困难。胸部CT示右侧胸部占位,胸椎核磁示胸7椎体异常信号并压缩骨折、胸12椎体异常信号。考虑肺癌伴胸椎转移、胸7椎体病理骨折。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晕头痛、胸痛、胸闷憋气、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不适,精神弱,食欲、睡眠欠佳,二便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
术前查体:脊柱轻度后凸畸形,活动度受限,T7、T12棘突上及棘突左侧压痛,局部有叩击痛,双下肢皮肤感觉无减退,双下肢肌力正常。VAS评分7分。
诊断结果为:1.胸椎病理性骨折(T7) 2.胸椎转移瘤(T7、T12) 3.肺恶性肿瘤
2、术前影像:
术前X线显示T7、T12椎体骨转移,胸7椎体病理骨折
胸椎核磁
胸部CT显示胸7(左)及胸12(右)骨质破坏情况
3、术前规划:
胸7、胸12椎体穿刺活检、射频消融、骨水泥填充。
患者取俯卧位,局部麻醉,C臂引导下定位胸7及胸12椎体,行左侧经椎弓根穿刺,先完成病椎活检。之后对左半椎体使用OsteoCool™射频消融系统经皮微创下局麻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术前测量距离选择合适的电极针及消融范围。消融完成后C臂监视下注入骨水泥。加固骨骼。
4、术中情况:
透视引导下结合OsteoCool™在国内获得专利的椎体成行手术工具进行定位,利用通道定位肿瘤的后缘,利用椎体成形手术工具中的高精度钻定位肿瘤的后缘。根据肿瘤实际情况选择两极之间距离为15mm的电极针,在使用高精度钻时旋转至橙色标记处,对应选择的电极针型号。
建立通道,定位肿瘤后缘
定位肿瘤后缘后,插入高精度钻并提前规划好拟插入的深度(对应标记线),定位肿瘤前缘。
通道建立(定位肿瘤后缘及前缘),定位消融范围
通道建立后插入电极针,确立深浅两个消融点(间隔1cm)进行消融,每点消融时间10分钟,电极针针尖温度为70℃。电极针消融范围为两个重叠的23*18*18mm的椭圆形球体。电极针与通道固定,术中无需手动固定,可以精准定位消融的范围和位置。
骨组织与软组织的消融原理不同,相对于传统脏器消融,骨组织消融更需要温度控制和能量控制,避免骨骼炭化从而影响消融效果。根据阻抗智能调整功率从而保证针尖消融温度在70℃。消融完成后,利用同一通道完成骨水泥注入,加固骨骼。
整个消融过程安全智能,病人术中保持清醒,在治疗期间未出现特殊不适,手术过程顺利。
术中询问患者感受,患者反馈没有特殊不适感
同轴双极内冷式转移性骨肿瘤射频消融系统在术中可以智能控制能量,从而将温度控制在术前规划的70℃。主机屏幕上实时显示温度和功率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度达到70℃后开始维稳。同时术中使用热电偶监测硬膜外温度,主机设备智能显示硬膜外温度小于42℃,有效控温避免了对于重要组织的伤害,确保术中消融更为精准和安全。
术中插入独立热电偶,实时监测重要组织温度
术中进行消融
术中实时显示消融情况
5、术后病人情况:
患者术后即刻胸背部部疼痛较术前减轻,翻身活动程度较术前改善,双下肢无明显不适。夜间疼痛减轻,睡眠较前明显改善。术后第一天疼痛VAS评分由术前7分降至术后3分,并佩戴支具下地活动。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术后第2天出院。
6、术后医生反馈:
同轴双极内冷式转移性骨肿瘤射频消融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温度控制精准,并可设定不同的消融温度及消融时间,从而控制消融范围;
2、穿刺工具带有定位功能,可较为准确地确定消融点;
3、利用配套的椎体成形工具利用同一通道可完成射频消融及骨水泥注入。
想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欢迎点击关注「唯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