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用户,你该知道的存储套路
前期,以数据存储形态为视角,写了三篇短文,自称之为《存储形态三部曲》。
存储是个非常专业的技术领域,三篇短文只能触及皮毛。因此,尝试从影像文件存储的具体场景切入,讨论过去十多年存储及相关技术的演进,并分享一点使用和选型经验。
下面,将根据之前《三部曲》中设置的一明一暗两条线,再结合网友的反馈,做一下信息贯穿。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演进
用“戏精”朋友的案例讲述了过去十几年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方案的演进,从最开始基于SAN存储的文件系统,到专业的NAS设备,再到最后升级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对象存储。
你会发现,数据几乎就没冷过,不停地迁移。应该说,这反映了一部分国内传统行业头部企业在业务转型过程中数据存储的进化方向。
今天,仍有一些用户还在使用像IBM GPFS和昆腾StorNext这样的基于SAN的文件系统,当然,更多用户还停留在NAS阶段。其实,只要能很好支持业务发展,这个技术或产品就是有价值的。
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演进,大家其实是有共识的。只是面对具体项目,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选择。
有的用户习惯于文件形式存储,就会更倾向选用NAS,但也有网友抱怨说,依然有用户对NAS有偏见。
而对于搞OBJ的人,更多抱怨的是用户根本不知道或者不懂什么是对象,这么看来,扫盲和培育才是重点。
不是每个企业都能保持与科技同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重要在于参与,虽然过程未必会一帆风顺,但是一味的故技重演,这与《演员的自我修养》的精神是违背的。
存储选型的“三板斧”经验
《三部曲》与其说是讲存储选型,不如说是讲基础架构选型更为贴切。
云计算时代,如果是创业公司,业务可以直接部署在公有云上,简单,经济,需要选的只是一个“靠谱”的公有云服务商。
现今,但凡有点规模的企业,大都可能都处于混合云的状态,而这种状况下,规模越大的企业,私有云建设越复杂。
关于选型,我也询问了“戏精”朋友,他有自己的看法,这里也跟大家做个分享。
他说,虽然客户环境都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快刀斩乱麻的套路也有,总结起来也就几条,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了解真实需求。
如何支撑应用系统的运行环境?如何支撑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如何确保系统高可用和业务连续性?
对于上述问题,“戏精”是这样回答的。
首先,他们已经使用了云计算和超融合两种框架来保障应用系统的运行,支撑虚拟机(VM)和容器(Docker)部署,未来会考虑演化存量SAN;对于传统核心数据库,目前仍在使用传统SAN存储。
其次,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使用了NAS和OBJ的组合拳,同时,也针对大数据做了相应的Hadoop(HDFS)部署。
最后,关于架构高可用和业务连续性,目前还在正在优化中,尝试逐步摆脱对于SAN的依赖。
以上说的都是别人家的事,未必适合你,回到自身,你依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菜。
关于SAN存储的争议
没想到之前关于SAN的那篇文章会引发那么多争议,或者说是口诛笔伐。
记得当年在张家界,IBM发布了几个重量级的产品,其中一个就是XIV,当时的卖点就是软件定义的分布式存储,概念相当超前,只是被IBM这样一个商业的外壳包裹着,难免有些另类。
如今,SDS概念火爆,IBM在国内也开始提供基于X86的XIV软件版本,只是感觉这个动作太过于迟缓。好产品未必好卖,产品策略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从前,存储是相对独立的,大都是产品层面的竞争。在云计算时代,存储边界变得弱化,哪个云不是通过自身的SDS就把存储搞定了?再来个超融合,难道革的不都是存储的命?
应该说不是用户放弃了SAN,而是时代选择了新的替代技术来挑战SAN。
传统SAN也许还会一直存在下去,只是早已没了从前的风光。既要面对同行竞争,又要面对友商蚕食,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增长,想来只是国人把饼摊大了而已。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选型依据和标准,毕竟环境不同。至于市场数据,不过是个数字而已,听听就好,没必要当真。作为用户,面对品牌过剩,选择困难的时候,最渴望的恐怕就是稀缺。当下,如果有条件,还是买喜欢的产品,做喜欢的事。
想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
时隔五年,重新回归公众号,回想起当年申请时的点滴,心中难免感慨。做些有挑战的事情,多些思考,也多些分享。
最后,特别感谢那些给予批评,建议和帮助过我的朋友,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