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寸博览】新中国邮票上的医学家

鼓山邮客 鼓山邮话 2022-04-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中国古代医学家
战国医学家--扁鹊

2002-18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四组)(2002.8.20)

扁鹊(前407—前310),战国时期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前310)。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东汉医学家--华佗

2020-18华佗(2020.8.19)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发明了麻沸散、五禽戏,被誉为“神医”。《后汉书》记载“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 “断肠滴洗”)。”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

纪92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8-3、8-4(1962.12.1)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宋代法医学家--宋慈

2016-7 《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宋慈》(2016.4.13)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明代医学与药物学家--李时珍

纪33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4-4(1955.08.25)

2018-13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4-1、4-2(2018.5.26)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药圣”。



中国现代医学家


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J173 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4-1(1990.10.10)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著名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曾两次出国,在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回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兼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微生物学家--汤飞凡

1992-19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2(1992.11.20)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湖南醴陵人。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


内科专家--张孝骞

1992-19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3(1992.11.20)

张孝骞(1897年12月28日-1987年8月8日),湖南长沙人,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



外国医学家


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

J74 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1982.3.24)

罗伯特·科赫(1843—1910),德国细菌学家,结核杆菌发现者。曾任柏林大学教授,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发明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首先采用染色法观察细菌的形态,并运用这些方法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菌和霍乱弧菌,同时确证这些细菌与疾病的关系,提出了科赫原则。1905年获诺贝尔奖。


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亨利·诺尔曼·白求恩

纪84诺尔曼·白求恩(1960.11.20)

J50 诺尔曼·白求恩逝世四十周年(1979.11.12)

J166 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中国和加拿大联合发行)(1990.3.3)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医学博士,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人工气胸疗法”发明人。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白求恩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救治大批伤员。1939年11月12日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印度医生、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

J83 柯隶华逝世四十周年(1982.12.9)

柯棣华,印度人,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医学院毕业后,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9月17日到达广州。他到达中国后,要求去延安,而后又到八路军司令部工作,并和卫校教员郭庆兰结婚。他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1942年12月9日凌晨,柯棣华因癫痫病发作在河北唐县逝世,年仅三十二岁。毛泽东亲笔写了挽词。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资料整理/文白

❖编辑/文白



【方寸博览】联合国《团结一致抗击新冠》附捐小全张边纸口罩中的文字

【方寸博览】 “国家名片”上的亮丽浦东

【方寸博览】“邮”览故宫博物院

【方寸博览】世界上最大的邮票

【方寸博览】2020年上半年纪特邮票版票欣赏

【方寸博览】端午划龙舟

【方寸博览】邮票铭党史 锤镰铸丰碑

【方寸博览】世界上最早的菱形邮票

【方寸博览】新中国邮票上的珠穆朗玛峰

【方寸博览】唠唠扬子鳄

【方寸博览】白鲟

【方寸博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将发行

【方寸博览】国外新邮·英国新邮票(普票)

【方寸博览】新中国植树邮票欣赏

【方寸博览】2019年版式二、版式三发行资料&欣赏,建议邮友收藏!!!

【方寸博览】《中国剪纸(二)》特种邮票发行背景

【方寸博览】聪明的鼠

【方寸博览】盘点2019年的异形邮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