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邮类图书的怪象

獨留記憶 鼓山邮话 2022-04-2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闲暇之时,总喜欢打开手机购物软件,买上自己心仪的书籍,然后就生等快递小哥送货上门了。作为一名学生,买书。看书、用书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自然便对书籍的印刷,装帧有了些许的了解。可是,日子久了,总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就是为什么集邮类的书籍定作贵,售价也贵得离谱呢?

是出版社看不起集邮者出的书,故意给他们出难题吗?当然不是,想要出版书籍的人,总而言之就是一个“钱”字打天下,只要资金到位,出版社的服务便是“一条龙”了。

诚然,国内出版社的书号价格普遍都贵,少则一二万,多别四五万。可,这就是作者们高定价的理由吗?那岂不是说那些刚开始发表作品的写非集邮类文章的作者们都要喝西北风了?以笔着今年看的一本《简·愛》为例,四百四十四页的书,定价二十九元!还是精装的!而笔者购买时实际售价仅为十五元……

这时,又有人说了,书的印刷费贵啊!可是又能有多贵呢?上述这个例子便是最好的“反击利器”,我们以定价来算,假定精袭的费用为五元(众位师友所了解的大宗价格应为三十元,但这里很明显不是三十元),那么二十四元除以四而四十……而且用纸还是米黄特种纸!

那么,抛开上述的两点,还有一点就是作者的版权问题。没错,《简·爱》的作者从去世到现在的时间早已超过了六十年,所以出版社可以不用支付版权费。难道集邮类图书的作者的版权费就更高吗?不是!以笔者所了解的一家国内的出版社为例,版权费是百分之八,所以真的可以说是“九牛一毛”了……

很奇怪,中国出版界的书,往往都是“小众”类的图书的定价、售价比较便宜。可为什么到了集邮界(集邮进入“小众”的范围已是既成的事实了)就变了个样呢?凭什么!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文献集邮迟早要凉凉!一本书动不动就一两百的,谁能够不精打细算一番才买?

❖文/獨留記憶
❖采编/文白
鼓山邮话集邮微刊简介

“鼓山邮话”(gushanyouhua)集邮微刊(个人认证微信订阅号)专注于邮票收藏与分享,以“传播集邮文化,倡导健康集邮,分享快乐集邮”为办刊宗旨,设置邮海听涛、戳行天下、点线生花、方寸博览、方寸探微、博客论邮、邮说峰峰、邮记邯郸、集邮剪报、邮品欣赏、邮集欣赏、名家谈邮、自动化集邮、文献集邮、集邮插画;协会传讯、新概念集邮、太行集邮;收藏;磁州窑火、光影峰峰;平台互动等栏目,另外,不定期推出纪念专刊。

不干胶系列邮票近期小幅反弹

产品票热

邮市行情逐渐趋好众盼“秋收”

“浦东”题材邮票市场热度高

特殊小全张售价畸高实在不妥

邮市行情出现转好的迹象

网拍经典邮品 邮人竞购珍邮

十万元成交!特3《伟大的祖国-敦煌壁画(第一组)》原地封创新中国原地封最高成交价

建党题材邮票受到集邮者追捧

今年已发行的全张票市价均高于面值

今年已发行新邮市场表现迥异

官方微店亟待规范

集邮者请“对号入座”

“摇中”信息岂能发错?

【声音】杜绝集邮“假新人”

邮票零售网点更应该增加“青少年集邮柜台”

由《葫芦兄弟》邮票引出来的假想

抗疫邮票引发的争议

我国发行的募捐类邮票

徒有虚名的中国集邮专卖店

集邮网厅别折腾集邮者

别拿不规范、无邮味邮品忽悠集邮者

浅议疫情期间的新邮销售办法

市场垃圾化与垃圾市场化

徒有虚名的中国集邮专卖店

第四轮生肖邮票重回盘整走势

新邮市价畸高 风险急需化解

红色题材邮票或将渐入佳境

新邮上市溢价高 无人问津价下滑

今年新邮减量后的市场表现

部分新邮小幅涨 市场人气缓慢升

第四轮生肖邮票继续跌势难回头

多枚套票续跌势 新邮上市就打折

编年票成交萎缩 老票品拍卖热

2020年邮市回顾:投资新邮难赢利

“辛丑牛”新邮热度略降 邮人显理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