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108周年校庆献礼片《自行》发布 | 自行路 · 致远方
你还记得
在园子里骑自行车的日子吗?
五分钟从宿舍到教学楼的壮举
上下课高峰期“堵车”的学堂路
只属于一个人的后座
自行车,承载了一代代清华人的青春
三代清华人
都有哪些“自行”的故事?
1
吴瀚(105岁)
自行车上的抗日救国之心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只要勇往直前都会取得胜利。”
1935年,华北面临着沦陷的危机。国难关头,吴瀚和一批清华学子组成“清华大学南下抗日宣传自行车队”,从北平骑到南京向政府请愿。他们从清华园出发,途经天津、沧县、德州、济南、徐州、宿县、滁县等地,直至南京。沿途宣传,号召抗日救国。而吴瀚,是车队唯一的女同学。
在途中他们餐风露宿,历尽千辛万苦,骑过结冰的运河,骑过铁轨的斜坡,骑过坎坷的乡间冻土。从出发时的50人,到40人,最后只留下21人。即使发烧白喉,吴瀚却从未退缩,只应肩负任务,必须前行。如她女儿所说“我一想到她当年走过的那条路,她应该是在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只要勇往直前,都会取得胜利’。”
2
潘际銮(92岁)
自行车上的实践报国之梦
“我们不做亡国奴,我们要做国家的主人,要负担起天下的责任。”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潘际銮院士的歌声带我们回到西南联大时期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抗战开始,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他和同学们立志报国,担负起了时代的使命。他说“面对国难,我们不做亡国奴,我们要做国家的主人,要负担起天下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伊始,潘际銮遇到了一生的挚爱李世豫女士,也有了他们的第一辆自行车。如今两人已经携手走过68载春秋,自行车正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一生只干一件事、爱一个人”,他心中永远不变的是家庭与国家的责任。
不图名,不图利的他,有着老伴的支持,便把所有身心都奉献给了为之奋斗一生的祖国。如今,92岁高龄的潘际銮仍带领三个团队,继续奋斗在祖国建设的第一线。
3
清小华们
自行车上的砥砺强国之志
“自行车是依靠人的力量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从而去到更远的地方。”
不仅是交通工具,自行车还是清华人征服远方、追逐梦想的伙伴。和许多同学一样,曾繁尘是在清华才学会骑自行车的,这种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远方的感觉,正是清华“自强不息”校训的一种体现。他从不会骑车到爱上了骑车,并把去夏威夷参加世界顶尖级铁人三项锦标赛作为自己的追求。
他说:“车到达终点时,能披着国旗冲线,将是一件非常骄傲幸福的事情。”
“作为清华的学生,我们有义务在未来接过科技进步的这把大旗,贡献出一份我们的力量。”
自行车也能成为清华人科技创新的传承者、见证者。“在马来西亚看不见自行车,在清华最震惊的事情是,这边居然都是自行车!”惊叹于清华自行车之多,初来乍到的国际学生李汶轩一头扎进了团队的研究。他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自主研发设计出可以实现无人自平衡驾驶的自行车。
“我们实验室有个传统:一人一代一辆车,到我这儿已经第4代了,虽然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但每一代都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从无人驾驶自平衡车到双足机器人,在清华人科研创新的道路上,自行车与我们一路前行。
悠悠108载岁月
国难临头,自行车见证着清华人抗日救国心
建设时期,自行车陪伴着清华人实践报国梦
发展年代,自行车承载着清华人砥砺强国志
自强不息 行胜于言
自行车不仅承载了一代代清华人的热血青春
更是他们家国情怀的见证
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责任与担当
也许离开园子后,骑自行车的机会越来越少
但在清华园里自行车上的岁月
却是最珍贵最难忘的
人头攒动的学堂路
前框装着知识,后座载着爱情
清华108岁生日来临
带上你爱的人,回到你爱的园子
I love you more than 3000 times
【文末征集】
108年校庆来临,
你是哪一代清华人呢
你与自行车又有哪些不解之缘
你又有什么美好的生日祝福送给母校
欢迎文末留言你的清华故事~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出品
视频制作团队
监制:王展硕 林景
策划:李佳楠
制片:苏程 姜川傲
导演:刘西洋
联合策划:苏心 孔祥昱
联合制片:林子琪 刘宣伯 叶倩 褚文俊
制片主任:戴梦
访谈:刘西洋 刘玲玲
受访对象(按出场顺序):
潘际銮 李世豫 刘爽 曾繁尘 李汶轩 李沛阳 王伯毅
特别出镜:吴瀚
摄影组长:陆越
助理组长:谢日扎提
承制:刘西洋导演团队
音乐合作:厨子和戏子
特别鸣谢
清华大学宣传部
清华大学电视台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档案馆
清华大学校史馆
清华大学物业中心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机器人控制实验室
清华大学土木系绿色交通实验室
清华大学学生自行车协会
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
文案:姜川傲 苏程
编辑:姜川傲
审核:林景 李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