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病历本 厚厚历史书:给你讲个30年的故事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公司市场梳理报告》出炉,财新健康点、埃森哲联合发声:在医改政策和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推动下,医疗大数据一旦实行互联互通,其商业和科研价值都将不断被开发,以优配六大资源。“老井挖潜,新矿掘金”将成为中国医疗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后的新趋势。
作为世界上保存病案最多的病案室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病案室自1921年至今,共保存超过三百万份病历。老病历与教授、图书馆并称“协和三宝”。梁启超、孙中山、张学良、宋庆龄、宋美龄等历史名人的病历档案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协和病案库中。一本薄薄的病历,可以看到厚重的中国近现代史。
为保证医患双方合法权益,4月1日起,我国将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电子病历的书写、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新规进行。所以无论财富和地位,今天为每一个普通患者保存病历至少30年已成为每一个医疗机构的基本能力和义务。信息保存介质的变化是这一期的前提,巨大变迁的背后是中国疗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各类医疗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医疗机构积累了更多的数据资源。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国在医疗大数据领域积累了无可比拟的数据量优势。
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各类医疗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医疗机构积累了更多的数据资源。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国在医疗大数据领域积累了无可比拟的数据量优势。
针对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发展现状,近日,财新健康点、埃森哲联合对该领域公司市场进行全景式扫描,通过系列研究分析完成《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公司市场梳理报告》,探究在分级诊疗模式推动下中国医疗信息化公司的发展现状,并以万达信息、卫宁健康等上市信息化企业作为案例,分析了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商业模式变迁趋势。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鼓励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进行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信息技术在整个健康服务产业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报告分析了国内医疗健康数据行业参与经营的320家公司,将其分为四类:医疗信息化公司、专科医疗信息化公司、科研类大数据公司、药事服务和医保数据公司。其中医疗信息化公司大约有177家,比重最大,既有大量上市公司/大公司聚集,也吸引了大量创业公司,显示了市场容量巨大。
从地域看,这些医疗健康数据公司多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或许和这些地域原本互联网IT公司众多有关。从这些公司的所在地看,北京是全国医疗健康数据公司发展的重镇,聚集的医疗健康数据公司最多,有59家;其次是上海有26家;圳位居第三,有25家公司。另外,杭州、广州、成都、南京的医疗健康数据公司数量也都多于10家。
当然数量的增长并不代表行业就是一片向好。目前,由于技术、政策、医疗伦理以及市场方面的一些因素,医疗信息化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发布的2015-2016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研报告统计报告显示,在342家三级医院、194家三级以下医院样本医院中,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整体已实施比例低于80%。考虑到在样本医院中,三级医院的数量超过60%,而我国公立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不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优质医疗人才方面,都都占有了绝大多数优质资源。因此,从全国范围看,实际的覆盖率要远低于CHIMA的统计数据,同时说明医疗软件市场远未饱和。
此外,报告也指出,“数据孤岛”是目前我国医疗健康大数据数据共享难题的核心所在。也正因如此,医疗领域数据的商业价值开发还面临着很大的阻碍。造成这种数据孤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各个医疗机构的系统接口不统一,代码和数据结构不同,以及医院共享数据的动力比较低等。归根结底,在现有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下,医院不开放数据对其影响不大,若开放数据,必然会导致患者分流和医院收入透明度增加,从而影响医院和医生的收入。所以,医疗大数据共享的核心是在三医联动下,通过破除以药养医、分级诊疗、医生自由执业等多方政策协同下实现。
报告认为,在医改政策和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推动下,医疗大数据一旦实行互联互通,其商业和科研价值不断被开发,能够对政府、医院、医生、患者、药品器械企业、医保这六方面的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将打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目前,医疗健康数据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医疗机构,其次是政府和社保机构、医生。未来的收费对象主要是政府、医院、药品医疗器械企业、医疗保险企业,以及向医生患者收取一部分费用。
因此,医疗健康数据公司未来可参考的商业模式包括:
1、通过医疗软硬件产品、云服务和数据共享向医院和医疗机构以及政府、社保机构收费。
2、通过数据挖掘获得有关药品器械流通信息、疾病谱分布、临床大数据信息可以向药企和器械企业收费,也可以通过分析临床数据帮助医生科研向医院或医生收费。
3、通过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医保控费、给医保产品设计提供数据向保险端收费。
4、帮助医生多点执业,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收取一部分费用作为补充。
“老井挖潜,新矿掘金”将成为中国医疗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后的新趋势。
目前,中国的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已经初步建成了HIS、EMR、PACS等信息系统,主要集中结算收费药品进销存等财务计费为核心医疗软件市场已经趋于平稳饱和。未来,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IS)建设正在向更细化、服务于流程控制的方向演进,以病人管理为核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系统将成为市场的热点。
新技术则将带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和转化”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内容之一。而去年十三五规划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疗诊断创新”、“智慧医疗”也频繁出现,这无疑都体现了国家对于创新技术领域的高度重视。随着医疗IT的基础信息化基本完成,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医疗IT由基础信息化向人工智能应用快速迈进,未来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一个竞争热点。
以上内容摘自财新健康点与埃森哲联合调研撰写的《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公司市场梳理报告》。戳“阅读原文”免费索取报告完整版本,了解万达信息、卫宁健康、创业软件等公司深度案例及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