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评价医生这么难?

2015-12-24 刘伟奇 健康点healthpoint

▲ 关注“健康点”轻阅读智库



健康点专栏作者 刘伟奇

同心医联创始人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员


不同于其他行业,患者(服务的消费者)对医生(服务的提供者)的直观感受仅能评价医生服务态度,难以评估医生临床水平。


由于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和社会资本办医,很多传统行业的老板们认为高端医疗服务大有可为,希望找几个“名医”,开个诊所,吸引高端患者就诊,做一个长线稳定的事业。


然而患者看病绝大多数是“认庙不认和尚”,医生的个人品牌是依附医院的,脱离了医院,医生能带走的患者就少了很多,想要靠名医吸引患者是有点缘木求鱼了。同样的医生,在不同的医院,患者对其评价和认可程度是不一样的。


无论医生拥有多高的职称,发了多少论文,医生个人品牌的基础是看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评价医生为什么总是很难?


看病的逻辑


由于人体的复杂性,看病本质上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参见下图,本文主要讨论西医,当然中医看病更是试错过程)。


医生看病的过程,类似于侦探破案的过程,通过不断收集线索,不断提出假设,不断确认或推翻假设,从而推断真实病因。在现实世界,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一个发烧症状,可能是由几万种疾病的任意一种引起的。埃博拉病毒早期发病症状与感冒非常类似,难以发现。症状与体征不能对应(所谓“症体不符”)的情况也较多,例如膀胱出现症状,但实际问题是肾结核。名医在于临床知识和经验丰富,试错过程较短即能找到问题症结,误诊率相对较低。医学之路漫长艰难,医生年纪越大擅长领域愈加专精,并不愿意治疗一般性疾病。患者仅通过简单的表面症状来“点选”专家看病,对于医患双方都是效率很低的。当缺乏有效的分诊体系和医生评价体系时,门诊挂号制度是对优质医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医生评价体系的障碍


基于以上的看病逻辑,加上现实中的各种复杂因素,衡量医生水平高低就变成了一件极难的工作:


1.不同于其他行业,患者(服务的消费者)对医生(服务的提供者)的直观感受仅能评价医生服务态度,难以评估医生临床水平。现实中医生的服务态度往往是与临床能力成反比的。一个医生态度和蔼可亲并不能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而且患者缺乏客观医疗数据,主观对于治疗效果的感受经常不准。例如在中国民间流传着“放血”的治疗手段,对于疑难杂症,江湖郎中均归因于“废血”导致,患者在放血早期往往能感觉到症状缓解,所以对这种治疗手段趋之若鹜。而实际上放血一开始能够刺激人体造血机能,给人体带来愉悦感,让患者感觉病情缓解,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种错误的主观认知,往往给江湖郎中留下了欺骗的空间。


2.西医的特点是专业化分工,越专业的医院将专业分的越细,但疾病往往是复杂的,所以现代医学提倡跨学科协作,例如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医院组织架构并不是以传统的科室为导向,而是以疾病种类为核心构建医疗团队。分工越细,越需要多名医生间的团队合作,在此过程中,分辨出个体医生水平高低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患者认庙不认和尚的原因之一。


3.古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知识分子评价历来很难,医生自然不例外。


4.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疾病不光是生物学因素导致,还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患者个体性差异很大,难以通过单个患者是否治愈来衡量医生的临床水平。


5.由于患者缺乏健康档案,病情发生时,医生都是基于单一时点数据进行诊疗,误诊率较高。患者在第一个医生医治无效时倾向于找第二个医生进行诊治,第二个医生基于第一个医生诊疗试错过程中的经验,找到了正确的路径治疗好了患者。我们难道能说第二个医生比第一个医生更优秀么?


医生所在的医院、职称、论文数量等都无法衡量医生的临床水平,就像我们无法从职称和论文评判大学教授讲课水平一样。那么如何评估医生水平呢?



现实的解决方法


建立医生评价体系有两种方法:同行评议体系;或者以疗效/成本衡量指标为基础的医疗大数据评价体系。


同行评议体系:作为同行,医生之间是最了解彼此的擅长领域和临床水平的。通过医生之间互相引荐,可以将患者有效分配给更为合适的医生。这个同行评议制度能够奏效的前提是建立合理的医生协作和利益分配制度,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文化。国外医疗管控组织或者责任医疗组织起的就是这个作用。否则医生无论患者病情如何,都倾向于将高利润低风险的患者留给自己,而将风险高收益低的患者以“推荐更合适”的医生名义推出去。


医疗大数据评价体系:评价医生临床水平最有效的指标是疗效/成本。医疗行业的特点是医疗成本是可以无上限的,好的医生在于用合理的诊断治疗成本取得不错的疗效。成本衡量和追踪相对容易。但疗效的衡量指标就较为复杂,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建立不同的临床路径,以及疗效衡量指标。例如中风,需要考虑生存率、复发率、戒烟情况等一系列指标来衡量医生治疗的疗效。单一患者的疗效/成本可能有偏差,但是当积累了足够量的数据后,大数据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分辨出医生在不同疾病上的临床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患者分诊和医疗资源投入。


前一种方法是传统医疗机构常用的方法,后一种方法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哪怕从单病种入手,建立起有效的追踪疗效/成本的医疗数据,可以鼓励医生追求疗效更好,同时成本更低。在医疗这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如何能够建立可靠的医生评价体系是分级诊疗的前提,也是建立医生自身品牌的基石。目前这两种方法在中国医疗环境都缺乏实施条件,但不建立医生评价体系,分级诊疗将是空中楼阁。


- end -

明天见!


- 精彩回顾 -



点击上图看创业者有何奇招?



点击上图看基层智慧有何奇招?


尝试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

移动医疗 | 分级诊疗 | 社会办医

医药电商 | 网上药店 | 医疗改革
刘谦 | 赵衡 | 曹健 | 汤晨

回复“呼叫来福君”勾搭健康点嗷~


-END-

财新健康点出品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号caixin-life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健康点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