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系”的我就这样一战考上了北大新传 | 该丧就丧,该玩就玩,照样考上!

巾凡 胡师姐新传考研PKU专列 2019-04-29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个人情况:应届跨考生,本科英语专业,7月开始复习,在这之前学习过一些和媒体相关的选修课。初试的成绩是政治68,英语88,专业课一106,专业课二96

其实这篇经验帖我想了很久要写些什么,相信大家已经看了很多经验帖,相似度也比较高。想了想决定把我这一年最深的感触和最好用的方法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真正得到一些灵感。所以我的分享主要是三个部分,概括一下就是:1.考研过程很丧怎么办;2.专业课的学习方法;3.英语除了做题还能怎么提高。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

 

“佛系”心态接纳自己


个人感觉自己的整个考研复习过程还是蛮佛系的,并没有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该丧的时候丧,该玩的时候可以放松一下。其实在现在这个阶段回头看,考研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和激烈,其实还是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备考期间享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或者为钻研某一个问题而深入思考,都是对自我的提升。我一直觉得只要能力达到目标院校的要求,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我自己而言,最想分享的经验是如何接纳自己。虽然说是佛系,但是巨大的压力仍然会毫不客气地涌过来。自我怀疑是常有的事情,有的时候会觉得理论都看不懂,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思维太局限,有时候还会因为早上起不来而生气。八月复习的时候,我呆在寝室整整三天,把魔卡少女樱的一百多集刷了一遍。这种情况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一开始也会因为浪费时间而懊恼,但是后来才觉得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我就是这样,想看的剧一定要看完,长期的睡眠习惯也让我没有办法早起占座。那我就会把学习时间调整到自己最舒服和最喜欢的时间,比如早上9点半到晚上1点,把每天的计划完成。我觉得心态很重要,学会接纳自己不能像机器一样学习,也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如果浪费了时间就不要再惋惜,之后补回来就好。不要作学习时长上的盲目比较。


但是想强调的是接纳自己不等于放纵自己。即使很丧,心里也要一直有对整体学习计划的把握,并且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学习计划有以月为单位的,也有以周为单位,也会以天为单位。有些只是大概的计划,也有些是落实到每个知识点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一下。就专业课的计划,因为我是7月份开始复习的,而且是跨考生,所以我的考虑是7月和8月看完基础书目,搭建框架,同时选择4-5个专题笔记进行整理。8月-9月熟悉框架,背诵基础知识(因为我有一天发现我脱离了课本连四大奠基人都没记住所以决定提前背诵一下基础知识),继续整理专题,并尝试写几道真题。10月-11月研究真题,理清思路,并且通过论文对专题不断补充。这只是个大概的计划,后来事实证明想法总是过于美好,我其实到了10月才开始接触真题,11月才有点get到怎么写题。计划一直在改变。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也不必要慌张。所以计划的作用就是:虽然有的时候会一整天都不看书,但到了每个月月底也一定会保证这个阶段的任务认真完成了。这样就能够将整体的学习进度往前推进,而不是停滞不前。


最后再啰嗦一句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因为考研到后期压力很大,而且整个战线也很长,所以在早期,比如现在的3-6月份,可以腾一些时间锻炼一下。

 

专业课:思维和框架

然后想谈谈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因为我的政治其实也是借鉴前人的经验,把该看的书看了,最后成绩也一般般,就不赘述了。


专业课对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习过程却很愉快。7月份我主要把基本的书单看了一遍,还去图书馆找了一些补充资料。这里简单附一下我自己的书单,仅供参考:


传播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斯坦利·巴兰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佛林

《传播学概论》许静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

《单向度、超真实、內爆》石义彬

《文化研究导论》鲍尔德温

《传播政治经济学》莫斯可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新闻学: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蔡雯

《新闻写作教程》人大出版社

《时评写作十讲》曹林


广告学:


《广告学教程》人大出版社

《品牌学概论》黄合水

《创意传播管理》陈刚(强推)


其他: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四版)

《新媒介赋权》师曾志

《幻影公众》李普曼

《众声喧哗》胡泳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7》陈力丹

《传播学小王子》

 

在阅读完基础书籍之后,心中对这些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框架。我把北大初试会考的知识分为了七个版块:新闻学、传播学(包括研究方法)、广告与营销学、广电部分、新媒体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热点专题以及北大老师论文。这样的框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搭建。比如新闻学板块下面我就分了名词解释(主要是精确新闻学/调查性报道/众筹新闻等这些我认为不用单独做一个版块的众多概念)、新闻理论、传媒体制、新闻实务等几个版块。框架的意义在于便于自己理解,在做题的时候可以帮助大家迅速找到相关的知识点。


在做这些版块的笔记的时候,我的方法是写下所有自己能想到的角度和方面,然后再通过相关理论和论文对其进行补充,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比如说在整理新媒体与社会版块的时候,我发现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思考,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比如说时空关系和概念的改变、社会阶级矛盾是否加深、个人交往行为的改变等等)、社会主体(政府/媒体/个人)、又或者是因果关系,还有批判学派的角度。做笔记并不是把书本的东西或者理论摘抄一遍,我在前期也走过很多做笔记的弯路,后来发现其实都在浪费时间,做笔记还是需要在阅读大量资料之后进行消化和整合。个人比较推荐用电脑记笔记,因为新传的东西是与时俱进的,电子版会更方便随时补充,但一定要记得备份。


我在有道云笔记做的笔记文件大致是这样子:

图1 所有版块分类

图2 热点专题版块


做笔记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观点,比如我了解到后真相时代是什么,如何形成的,影响是什么,我了解了很多学者的观点之后,最终还是需要想想自己对后真相时代持什么样的态度,你觉得这个时代是后真相时代吗。这也是新传很有意思的地方,许多问题没有一定的答案,主动地有逻辑地去思考很重要。北大的风格更是很看重这一点。


论文是我想强调的一部分。我是从9月份开始陆陆续续读一些论文,分为两块,一是在整理版块笔记的时候根据关键词去搜索相关的论文,各个学校的都有,尽可能多看一些观点,也可以了解到学者是如何做研究的。二是北大老师的论文,因为它一定程度上会透露出初试和复试的走向。所以我单独做了手写的笔记。这样也很有利于了解每个老师的情况和关注点,将部分老师的观点用在答题中(不是生硬地套用,还是要和自己的观点结合)。


在后期,出于应试的目的,做题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建立了框架,对知识和热点专题打下扎实的基础之后,需要看看题怎么答。一开始的时候的确蛮崩溃的,因为觉得在3个小时内写10多页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觉得很难在短时间内写好。其实这是个训练的过程,一开始可以先不在意时间限制,把能想到的点写下来,还可以不断进行补充,直到写成一个逻辑框架清晰的答案。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复修改和补充,也可以找研友和学长学姐帮忙看一看。找到感觉之后就可以训练一下写答案的速度。

 

英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因为本科就是英语专业,我的初试英语最后是88分,其实客观题只扣了0.5分,作文扣分令人绝望。在英语的复习上,想分享一些我觉得还不错的方法。主要是两点:一是做真题,二是提高的阅读材料。我从8月份开始准备英语的复习,直到11月份前,都在研究真题。英语(一)的真题做了两遍,英语(二)的真题做了三遍。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两个重点,一是单词,我会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摘出来做成单词本,我用的是欧路词典的我的生词本功能,很推荐,真的很好用。在空闲时间翻一翻生词本效果会很好。第二就是阅读了,如果有哪篇阅读错得很多也会单独做一个精读,分析一下题型和自己错的原因。


到了11月份我就没有真题做了,感觉陷入了瓶颈,买了一本模拟题,但是做了一些之后觉得和真题套路不太一样,所以我就放弃了。后来我又找了一些阅读材料,主要是经济学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英语文摘等都很推荐)。对阅读材料进行精读,主要是分析每一句话、单词和短语的用法、对整篇进行翻译、然后积累一些可以用在写作的好句。这样无论是单词、阅读、翻译还是写作,都可以快速地提高。


图3 部分精读笔记(印象笔记)


大概就是这些啦,有些方法我也是在考研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习惯,比如有些人可能就是喜欢手写笔记哈哈,我觉得也很好。大家可以不必完全相信我的方法,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借鉴就好。


我在考研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我觉得和学长学姐沟通、和研友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事情自己拍脑袋想也想不出结果。我在准备初试阶段很遗憾地没有找到研友,但是在复试的时候找到了很多小伙伴,有了很多交流和锻炼,我觉得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所以我也很感激胡师姐和其他学长学姐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和关心,在此再次表达我的感谢。


希望以上这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能解答一些大家的困惑,不要像我一样走很多弯路。


加油~明年北大相见~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