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测量: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 研究方法02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测量(measurement)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主要作用是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在社会研究中,变量按照取值的性质可以分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定类变量称为定性变量,后三个变量称为定量变量。


变量的解释和运用离不开测量,不同的变量需要相应的测量尺度。史蒂文斯于1951年创立了测量尺度分类法,将测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定类尺度





定类尺度(nominal scale),也称为类别尺度、定名尺度,是用于测量定类变量的尺度,是测量尺度中最低的一种。定类尺度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把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
定类尺度所分的类别必须兼具穷尽性和互斥性,即既要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包罗各种可能的情况。所测量的每一个对象,都会在分类体系中占据一个类别,并且只占据一个类别。性别、种族、职业、宗教、籍贯、婚姻状况等是典型的定类尺度。
定类尺度的数学特征是“等于”或“不等于”。测量给出的数字仅仅是识别调查对象或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的标签或编码,不具备任何数学特性,也不能说明其本质特征。
定类尺度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对称性,即如果甲与乙同类,则乙也一定与甲同类;如果甲与乙不同类,则乙也一定不会与甲同类。传递性,如果甲与乙同类,乙与丙同类,则甲与丙一定也同类。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分类都是基础。其他几种层次的测量,也都把分类作为其最低限度的操作,都包含着定类尺度的分类功能。在社会现象的测量中,大量的变量都是定类变量,分类是最基本的目标和最经常的操作。

定类尺度可分为标记和类别两种

标记


标记可作为一个识别的记号。数字当用作标记时,不表示数量的多少,也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例如,体育运动中用号码区分运动员:3号球员、6号球员、9号球员……但不能说9号球员>6号球员、3号球员+6号球员=9号球员或者9号球员x3号球员=18号球员。


类别


类别可作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类别区分可以说明观测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也可以用数字表示,但这种数字仅用于区分而不能运算。例如在输入问卷数据时,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而不能得出1男性+1男性=2女性。



定序尺度





定序尺度(ordinal scale),又称等级尺度、顺序尺度。一个变量如果能够按照某种逻辑顺序,依操作定义所界定的明确特征或属性而排列等级大小、高低、先后的次序,就适合用定序尺度进行测量。定序尺度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
定序尺度的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比定类尺度的数学特征高一个层次,得到的信息也更多。研究者常用定序尺度来对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工作能力等特征进行等级排列。
定序尺度除了具备定类尺度的对称性之外,还具备不对称性,即甲对乙具有某种关系时,并不等于乙对甲也具有这种关系。例如,大于或小于的关系就是不对称的,甲>乙时,不会有乙大于甲。但传递性依然成立:如果甲>乙,乙>丙,那么一定有乙>丙。
定序尺度不仅能把不同事物区分为不同类别,还能反映事物或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的差异。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研究者往往把这些序列转化成大小不等的数字。这些数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不具有数学中数字的实际内涵和功能,不能进行数学运算,仅仅显示等级顺序、单纯表示“大”“小”,等级之间的间隔也不一定相等。



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interval scale),又称等距尺度、区间尺度,不仅能够把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还可以确定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典型定距变量有智商、温度等。例如甲的智商为100,乙的智商为90,那么可以知道甲乙的智商不同(定类尺度)、甲的智商比乙高(定序尺度)、甲的智商比乙高10(定距尺度)。
在定距尺度中,不仅可以说明哪一类别的等级较高,还能说明这一等级比那一等级高出多少单位。每一等级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可以相加减。不同类别的差别可以比较绝对值大小。
在定距尺度上没有绝对的零点,所以定距尺度中的数字可以相加减,但相乘或相除却没有任何意义。例如,我们可以说水温50℃与40℃之间的差距等于30℃与20℃之间的差距,却不能说40℃比20℃热一倍。
定距尺度的值可以为0,但是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的“0”的含义,不是绝对的“无”,而是以某种人为标准设置的标志值,如水的温度是0℃,并不是指水没有温度,-30℃也不是指比没有温度的0低30℃。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常常把某种特定的定序尺度的测量结果近似看作定距尺度的运用。例如,在调查人们的态度变量时,最常见的取值是“非常赞成”、“比较赞成”、“中立”、“不太赞成”和“很不赞成”,这就是将定序尺度的变量看作定距尺度来使用。
研究者认为,由于这样的变量在测量尺度上的取值基本上是平均划分的,因此可以把这种类型的定序变量作为定距变量对待,以便可以运用更多复杂的统计方法。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处理方法只有在有充分理由确认测量尺度取值的划分是基本等距的时候才能使用。



定比尺度





定比尺度(ratio scale),又称比例尺度、等比尺度,能够测量事物间比例、倍数关系。定比尺度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含有前三个测量尺度的特征,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
定比尺度下的数字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运算结果具有实在的意义。对收入、年龄、出生率、性别比、离婚率、城市的人口密度等进行的测量都依据定比尺度。
是否存在具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绝对零点),是定比尺度与定距尺度的唯一区别。一个变量能否以定比尺度测量,关键在于零点是否是绝对的、固定的。例如,在温度这个变量中,零点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摄氏度中的0是华氏度中的32,所以温度不能用定比尺度来测量。此外还有智商(智力测验为0分不代表没有智力)等。而年龄可以用定比尺度测量,因为年龄有一个真正的零点,即刚出生的瞬间。

在四种尺度中,定类尺度处于最低层,定比尺度处于最高层。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层次依次上升,趋向复杂,水平也不断提高。以下图为例:



从数学性质上看,高层次尺度具有低层次尺度的一切特征和所有功能,既可以测量低层次尺度可以测量的内容,也可以测量低层次尺度无法测量的内容,高层次的尺度还可以作为低层次的尺度处理。反之则不然。


在选择测量尺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社会现象大多只能以定类或定序尺度测量,但有时也可以将某些现象近似视为定距或定比变量,如智力测验。这时要注意这种近似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能出现的偏差
②高层次尺度能够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但调查和分析的工作量更大,低层次尺度则相反。因此,选择尺度要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件
③用较低尺度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尺度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
④一个变量可能适合用各种尺度来测量,选择何种尺度取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
⑤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尽可能选择较高尺度。凡是能用定比尺度或定距尺度测量的,就一定不要只用定序尺度甚至定类尺度。因为高层次尺度包含的信息更多,高层次测量的结果很容易转化为低层次测量的结果。反之则不行。
参考资料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M].华夏出版社,2005.


1.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五一基础课程五月正式上线!免费试听,限时优惠!再不来就真的晚了!

2.喻国明等: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 | 基础书目带读33

3.硬广:拯救读书困难症!新传考研最强读书课来了

4.研究方法的起源、分类与区别 | 研究方法01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读书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