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月开始备考,跨考逆袭北大健康传播!合理分配各科时间是我的秘诀!

今天也要加油鸭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3-06-2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胡师姐的话


今年是我从事新传考研辅导的第八年。每年跟着我们学习的同学,一多半都是考上的同学又推荐学弟学妹们来报班的。本篇经验贴的作者也是如此——她去年9月在学姐的推荐下找到了我们,现在已经如愿拟录取北大健康传播



考研除了认真努力,找准备考方向之外。心态也非常重要。9月开始备考确实晚,但是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学习方法,照样可以一战上岸!

希望所有21级想考健康传播的同学,都可以从这篇经验贴里有所收获!希望你们都可以像这位积极乐观,勤奋认真的同学一样,在来年收获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高中理科,大学专业也偏理。没有修传播学双学位,只跨选过几门用于激发兴趣的很浅显的课程,准备考研前大概就处于听说过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水平。


我这次报考的是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业。虽然三四月份就有考研的意向,但大三下课程任务有点重,所以只利用间隙翻完了一本科普性质的《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快暑假的时候忍不住申请了一个出国的项目,然后就被困在学校跑材料、申请签证,肝几门课程的结课大作业……等到一系列事情都忙完,正式开始准备考研复习的时间是九月。



时间线


🌟九月

基本上是处于找感觉的阶段,过程无比艰涩,其间走了很多弯路。专业课的话,看郭书的时候背景、概念定义、意义等等自己觉得有用的内容勾了好多好多(实践表明过多无意义的符号只是在浪费注意力资源,并没有起到辅助理解和理清思路的作用。建议第一遍铅笔勾,学到后面再换不同色荧光笔建立自己的笔记符号体系),不理解的概念还拿便签记下来贴在每章导语(实践表明强迫症不可取,需要容忍模糊度,起步阶段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观,随着学习的深入再不断补充细节)。


然后课后题每道都标注原文页码段落(其实感觉用处不大,后来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过一本郭书配套的课后习题教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没事要多去图书馆,二是踩在巨人肩膀上才能走得更快……现在想来正确操作应该是自己看着题目直接尝试输出,不确定的部分再去求证)。


读刘书的时候有写过一篇读书笔记,但是不理解的概念太多,最后出成了填空题,还是不带答案那种(正确操作或许应该是搭配《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一起食用)。种种情况归根结底就是不会“读书”惹的祸,建议重修《如何阅读一本书》(雾)。英语了解题型分值难度,每天一次扇贝单词。政治的话,在b站找了涛涛的基础班视频扫盲(当时还没决定怎么买书,就光看的视频,当时边听边点头觉得自己理解了,然而听完很快就忘了……)。


🌟十月

学校安排实习一个月,只能见缝插针复习,处于半划水状态。专业课书单真的很长,在背景知识缺乏的前提下推行读书计划举步维艰,再加上每周上课的时候面对老师突然对于某个概念或者理论的提问,都有一种盲生又发现了华点的害怕,所以出于某种不可描述的逃避心理,有点把重心转向不需大脑过度负荷的机械工作的倾向。


英语继续背单词,空了刷微博考研超话的帖子(这种行为不可取,该删的要早删,十一月底才完全卸载了b站和微博qaq)。英语每天背单词。政治刷涛涛的视频顺便勾划小黄书。


🌟十一月

重振旗鼓。专业课逐渐摄入文献,老师带读、分享讨论,在学着扭转死扣细节的坏习惯,转而以整体观的视角审视文章主要论点(写完毕业论文后再反过来思考这段经历,量变决定质变,流程和步骤参考:筛选重点、提取信息、转述总结、形成套路)。


因为一直觉得自己基础不好,输入不够,所以在群里都是潜水状态,围观了各次月考和答题课,迟迟没有练习输出,后来被老师捉住当场体验了一把,十一月中下旬之后的课程我能感受到老师都在有意识让我练习口述,组织表达,即时反馈能让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然后灵活调整。最初入门的时候进展很慢很困难,多亏了妙语还有胡师姐团队其他的老师们一直在鼓励我!


英语继续背单词,网购真题试卷开始刷题。政治买了肖爷爷的书尝试轮着板块刷选择题(正确率奇低无比……),研友之间有时会互抽选择题考点。


🌟十二月

渐入佳境。专业课在两倍速刷视频课,手抄句子到笔记本上总结语料顺便积累手感(强推公众号内搜索的功能),模拟了一次计时的考试(淘宝有答题卡卖,排版行距字体大小都有意在调整,书写避免连笔字迹清晰,切记要找到一支写起来舒服的笔,然后就一直用这个牌子不要变了)。


英语开始准备自己的大小作文模版。政治刷肖八选择题(感觉八套的平均分好像就是我最后的选择题得分),肖四到货(血泪教训,最后一个星期左右应该好好背肖四大题)。


(东门咖啡馆上课)


 各科分配 


英语、政治、专业课 各科的时间精力分配大概是1:3:6
1.专业课  

书单根据胡师姐公众号提供的即可(惭愧地说,我根本没看完,啃书巨慢无比,大家会看书的按照自己舒服的节奏来)。我是很需要及时反馈沟通答疑那种人(听人转述/口述/阐述,专业内容理解起来难度系数陡降),在这里我必须感谢一对一的妙语老师,一直细心地指导我,为我解答



2.英语 

扇贝单词几乎每天在过,整体来看没有投入太多时间(最后我的分应该主要是扣在了完形填空……谁又能想得到呢……)。个人经验而言,词汇量+逻辑是阅读的提分关键,词汇量决定读不读得懂,逻辑决定能不能读得通(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题项顺序跟原文段落出现先后顺序是相符的,某些题项会替换关键词变成正话反说),如果能知道一些背景知识可以让文章理解起来更容易(比如英美的政治体系设置)。背单词的话可以选几个APP体验(例如扇贝、百词斩、墨墨),然后选一个用得顺手的坚持下去。还有就是模版一定要自己总结,有个人特色,推荐课外补充阅读《经济学人》。


3.政治    

得选择题者得天下,一直有这么个传说,最后政治的总分即为选择题分数*2。我是看了很多篇经验贴之后选择听涛涛的课+勾小黄书,顺便买了肖爷爷全家桶(除精讲精练,因为太碎了)。


最后低空飘过orz,请一定重视选择题,我好像当时考完对答案发现扣了十多分……大题听大家说都是等12月份肖四出来了再背,但是我当时还在拼命挽救专业课,就考前两三天才开始翻(听大佬们分享过经验稍微有点底,实在不行语料可以从题目所给材料变,要点也可以从里面扣,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前一晚才开始狂勾画重点+看(因为知道没准备好,心虚得差点崩溃,后来视频电话哭诉了一顿发泄过后平静地去考试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需要做好情绪调节工作)。


 各种学习感受 (顺序不代表重要程度)▲血泪教训!抓主要矛盾,先搭建整体框架,寻求整体性的理解,把世界塑造起来,再添补细节。不断、反复修补,从不同信源核实(看不同的人是怎么描述同一事物或者事件的,加深自己的理解)。▲可以不把计划落实到纸上,但是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要本末倒置,花很多时间进行自我感动。我高中的时候曾经花很多时间去给我各科的笔记本做美工,过于在乎外在形式,其实并没有很能发挥笔记本的效用。▲有关笔记,我自己是不擅长整理的,秉持的原则一直是要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胡师姐的内部资料,可不是比自己写质量高很多吗……)。在尝试用电脑做电子笔记的时候,文件夹应该如何分类(按考试题型?专题?)就纠结了半天,文献分类管理也很糟糕(之前有)。后来尝试买了一个a4大小的笔记本手抄积累手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先从模仿学起。▲善于观察和学习,乐于变通(超喜欢尝试新学习方法的新鲜感),从别人成功的经验里发现盲点(雾),互联网时代要学会找资源(考研中后期会有人在微博分享刷题血泪史和各种表格【例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打卡表】,但是一定要稳得住……花太多时间刷微博不划算……)~▲明白目标是什么,你需要达到什么能力水平,现阶段处于什么位置,还有多远的距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弥补。要有复盘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有意识地监控,事后反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节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安排最重要的内容。明白自己的学习偏好,从多种感官进行刺激,觉得怎么学效率高就怎么来。▲追求效率!!!(净)工作量要脱“水”后计算。▲“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老师的格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视野。强推非哥的逻辑课,真的,入股不亏。▲我当时完全找不到校内可以放声读书的地方……在图书馆楼梯间、食堂的卡座、独占寝室的时候都腆着脸读过。(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当时时间太紧了,十二月才开始朗读计划,几乎只能挑重点过一遍,完全没有几轮的概念),基础的应该记忆的东西很不熟悉。▲心理素质很重要,非常重要。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
一路走来,感恩亲亲师姐们、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也感恩研友们的相互扶持。冲鸭!考研人!追求更好的自己!
(操场散步)
 上岸同款课程速递 同款课程:一对一课程(35课时)
胡师姐一对一课程是由一名(或多名)胡师姐团队名师,专门针对一名考生进行的单独授课。我们完全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目标院校、报考方向,量身定制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将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拆分成为不同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新闻传播基础知识、论文讲解、专题讲解、热点分析、习题课、答题技巧课等等,并提供全程专人跟踪学习、一对一老师笔记且每节课均有课后练习题及作业批改,让你的专业课学习零死角!同时,胡师姐团队的一对一课程总共分为5个档位,可适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此外,报名35课时及以上一对一VIP课程的同学,还可免费赠送胡师姐省心全程班!一对一辅导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详情请戳: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二弹:VIP一对一课程
详细课程安排请咨询Silva或观风▼


还有疑惑?没关系!胡师姐团队邀请北大拟录取学员(也就是本篇经验帖的作者)在线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全方面、多维度、立体化解读北大新传考研 还等什么,快来扫码预定吧~参与直播优惠多多,互动中奖更有百元好礼等你来拿!


上课主题

北大专场:跨考如何逆袭北大新传?


上课时间

5月31日(周日)下午

14 : 00 — 16 : 00

 

上课地点

CCtalk

胡师姐21新传考研免费公开课群

群号:87343970


快来扫码预定吧↓





/END/
美编 |习习
责编| 鲸鲸
推荐阅读

1. 20双非跨考北师大新传专硕专业课总分第一:为了上岸我做了100万字的专业课笔记!

2.20级北师大学硕初试总分第二:如果梦想有捷径,那么这条路的名字叫坚持

3.20北大新传专硕总分第一:一名跨考生的良心经验帖,想考北大MJC的你一定要看!

4.VIP一对一课程:清北状元是我的私家定制老师!|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3

5.复试逆风翻盘,胡师姐复试一对一课程,教你用最省力的方式轻松拿高分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逻辑实战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