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战上岸20北大汇丰财经新闻专硕:如何避开弯子冲破考研大军?

小米粥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2-12-1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1

个人情况介绍


本科就读于河南某211学校,三跨考生,今年第二次考研。一战报考中山大学,总分395落榜。二战北大初试397,终于上岸。两年间伴随着多次的考试、出成绩、等成绩,情绪上也经历过无数次大起大落。这篇文章希望拨开考研路上的心酸与感慨,也暂时搁置新传的专业情怀,从赤裸裸的应试技巧角度给考生一些建议。


2

复习进度安排


我本人二战备考是从2020年8月中旬正式开始的,一战落榜后从5月份开始在一家数据咨询公司实习了3个月。从备考时长来说,不建议考生模仿任何一位上岸学长学姐的备考时长安排。有的声音会告诉你清北复交这样的学校至少要从大二开始花两年时间备考,也会有神仙告诉你他是花了几个月备考就考上了。


每个人的基础和背景不同,以我个人为例,因为有一战备考的底子,所以我“放心地”给政治、英语安排了更晚、更短的复习时间,但是真正备考时却发现大片的知识遗忘得非常彻底,要重新看书、从头听课,占用比想象中更多的时间。


我以为就像一战一样,专业课参考书目一周就能读完一本并整理好笔记,等到11月背笔记就可以,但实际诸如《网络社会的崛起》等较为难懂的书目,一周是不可能读完的。


我发现如果自己整理全部的笔记,时间上完全来不及,于是入了现成整理好的新传笔记来解决燃眉之急。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千万不要只抱着现成的笔记背,你依然要做自己的笔记,你通过任何渠道获取的学习资料将成为你考试战场上的有力武器,但不应该是你的全部铠甲。


总之,如果你现在还有半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备考,那么恭喜你还有很多时间去挖掘甚至设计自己的优势。但哪怕你现在还有不到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从当下开始立刻认真着手备考也不会晚。



3

应试技巧与思路训练


备考建议从真题出发,不要从参考书出发(并不是说参考书不重要)。我在二战中曾走过这样的弯路,官网的参考书看了很多本,经验贴列出的书单也看了很多并整理了笔记,但是拿着真题依然茫然,感觉自己明明已经看了很多书,但不知道在答题中该如何使用。因此建议考生,备考从研究真题开始。


1.英语📒



我的二战备考是直接从英语一真题开始的(我考的是英语二,一战83分,二战79分),单词优先背真题里的生词,直到真题里的生词背熟,再背考研单词书里的单词。但是光有单词量是远远不够的,无论英语一还是英语二,都会有单词都认识但题就是做不对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答题技巧出了问题。


关于具体的答题技巧,建议考生听唐迟的阅读课和刘晓燕老师的课,B站上有免费的,或者去闲鱼查查。把阅读技巧一条一条记录下来(一共就10条左右),在做题时有意识地去运用。


整理自己的错题集。我会把长难句、英语错题、对应的原文段落抄录在A4纸上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做错?是原文单词不认识导致整个段落理解都有问题,还是单词全都认识但技巧出了问题?如果是技巧的问题,和自己记录的技巧笔记去对照,用网课里的应试技巧重新做这道题能不能做对?如果是单词的问题,有没有可能通过逻辑词、句子结构的提示等方法在不认识单词的情况下也把这道题做对?毕竟考场上一定会出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


当积累了一定量的错题之后,就开始思考 这些错题中哪类错误是最多的?有没有哪几类题见一次错一次,这些题的错误选项是如何设计的,导致自己当时觉得它特别像正确选项?


记录下来,思考过后还没完,因为即使是自己整理的东西也会忘记。所以我给自己安排了复习错题的任务,例如一周内把所有错题过两遍来保持题感。坚持到还剩4、5套真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当遇到一道新题时,你会自动联想到它是不是自己的易错题型,自己当时是怎么错的,这道题的选项中要格外留心哪几个地方,它们可能是出题老师设计的混淆陷阱。


(我的英语错题集)


关于英语作文,安利刘晓燕老师的作文课。她会帮助你把历年真题作文分类(其他老师也会,你也可以形成自己的分类),然后提供大量句子素材。


▲ 我个人不建议背市面上的模板,建议考生花一个月时间给整理自己的万用模板(7、8篇左右)。


以上就是我在英语备考中的复习过程。总之高分从你的错题中来(虽然我第二次的分数不高)。


2.政治📖



习题全程肖秀荣,听课跟徐涛。徐涛老师会在课程中帮助大家做时间规划,比我个人的时间安排更合理些。政治备考最苦恼的问题是,第一遍听完知识点觉得自己会了,题也能做对,过了几天发现题又不会做了,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又开始拎不清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一战期间会在去食堂、去图书馆、回宿舍的各种路上在喜马拉雅听徐涛的课,专门挑自己薄弱的部分反复听。徐涛老师的课还是非常幽默的,路上听听还能缓解下心情。


3.专业课🏠



专业课的备考,建议大家不要一上来就啃参考书。我个人备考过程中的第一件事也是搜集参考书,会看到神仙级的学长学姐除了官网指定参考书之外,还补充列出了其他长长一串书单。并不是说读参考书不重要,而是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时间和备考的目的。接下来我会从真题题型的角度,来说明下各类题型考生在作答过程中要准备到什么程度,以及为了准备到这种程度,该如何有所侧重的选择学习资料。


➤ 关于名词解释,你需要在作答时呈现:谁、哪一年、在哪本著作中提出、这个名词的大致内容、特点、评价;关于简答题,你的作答要包含但不限于:是什么、有哪些特点、发展情况、a对b好的影响、坏的影响、评价等。


这两部分的准备,如果时间充足,可以通过自己看书、自己整理,这种方式好处是理解的会更加深刻,不足是耗时很长,而且自己无法确定整理的是否全面。另外一种方式是借助考研公众号或机构。

→→ 点击了解胡师姐20新传考研名解背诵手册


➤ 关于论述题,你需要在作答时呈现:包含权威数据或案例的首段、亮眼的小标题、论述过程中包含丰富数据、案例和理论链引用、包含名人名言或者中规中矩的尾段。这意味着除了阅读参考书目,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数据库、案例库。


比如第45次CNNIC我国互联网用户人数数据几乎可以用在90%论述题中,无论是开头、结尾还是段落中间;又比如媒体大脑作为一个答题案例,它可以用在有关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媒介融合、新媒体题等几乎各种论述题中。


而对于获取这部分学习资料,参考书的帮助可能非常有限。至于到底要不要报名考研课程,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理智选择,这部分会在本文第4部分和大家详细说明。


4

一战落榜教训


我的一战初试成绩是395分,乍一看也是高分,但只排了21名。落榜之后也常常反思,自己亲自整理了所有笔记,光是《社会心理学》44页A4纸的笔记我至少背了11遍,和人家考了440多分的神仙相比,在答题上到底差在了哪里,最终总结了以下几点:


❶ 名词解释不能只回答是什么。谁,哪年,在哪本著作提出的,特点,评价一定要齐全,凑够5~6个得分点。我在一战中,整理笔记时把提出者、时间等信息全部删掉了(我当时觉得这不会是重点),一道名词解释作答只写了4、5行,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傻。


论述题小标题写的太随意,只结合了理论,而且是想到哪个理论写哪个理论,没有丰富的热点案例、数据。直到二战报了课程,才发现原来高分答案是那样的。


(整理自己的答题模板和数据引用)

5

参考书目与学习资料


正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参考书目远远不是万效药,甚至可以不全部读完。很多书目如果不清楚它能在考试中如何使用,但你又很感兴趣,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建议考完再读。参考书以外的资料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❶ 免费资料

关注胡师姐公众号,有任何不会的东西直接在微信搜一搜,你将获得他们已经整理好的版本,以及参考文献。把它们复制粘贴到你自己的笔记中(这个过程比较耗时,可以让男朋友帮帮忙)。比如我自己的传播学、新闻学笔记、热点案例整理,90%复制粘贴、交叉使用各公众号的文章,并以胡师姐蓝皮书作为补充。


❷ 付费资料

包括纸质和电子版笔记以及视频课程。我个人研究方法笔记主要使用胡师姐蓝皮书,并自己补充了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中的内容。论述专题部分我有报班学习,对我个人确实有所帮助,但个人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跟班,也不要完全原封不动使用课程里面的提到的案例,避免答案扎堆雷同。要不要报班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 尝试梳理自己院校和其他学校的论述题,把它们归为8~10个专题类别,如新技术类、新媒体类、媒介融合、亚文化等等;


➤ 尝试自己整理每类专题的热点案例和相关数据,找到那些可以跨多个专题使用的案例/数据。


➤ 尝试总结属于自己版本的“万能答题模板框架”和“理论链”,如5w框架、背景内容特点影响启示框架等。如果你在以上尝试中一头雾水,面对很多真题(论述题)仍然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建议报班学习。


(胡师姐蓝皮书,

可作为自己的笔记补充)


6

心态调整


如何对抗遗忘

遗忘会折磨考研的每个人。认认真真读完并做了手写笔记的书,过了三个月之后就像没读过一样陌生;前一天还能完整默背下来的理论,第二天再背已经忘了50%;哪怕是背过七八遍的内容依然感觉自己在遗忘……背不完、背了又忘往往是大多数人考研中情绪崩溃的一大痛点。


面对遗忘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复,刚背过的内容至少在2天之内重新背一遍。要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对抗遗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性地结合使用艾宾浩斯计划表。


但要注意的是,它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在备考中的部分背诵内容上用到,就已经非常棒了,不必过于苛求运用在所有科目的备考上,也不必把过多注意力用于盘点自己忘记了多少内容,你只需咬着牙坚持自己定下的复习频率,时间会把你遗忘的东西都转化成考场上的题感。


如何与负面情绪相处

我个人暴躁的时候会去B站搜一些考研鸡汤视频看,每隔3~4天会给自己留出半天放肆地刷刷视频(这点请谨慎使用,避免短视频上瘾)。情绪不好时往往很难保证高效的学习状态,不如花上点时间整理好心情再学习。


7

结语


作为一个二战考生,“二战太难”与“二战其实也没那么可怕”这样的对立想法其实都会在考研路上的某个瞬间、某个角落突然出现,只要考上了,备考期间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蒙上一层粉色的滤镜。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正在一战或二战的你一些鼓励和方向。祝大家此战成硕!


相关课程速递
 
同款课程1:省心全程班 
胡师姐省心全程班,是我们的教研团队开发的系统性全年备考课程。从培养你的逻辑、带你读入门书开始,囊括五一基础班、逻辑实战班、八月强化班、精批答题班、十一专题班、十二月热点冲刺班,全年系统学习,直到带你冲进考场!详情请戳→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一弹:省心全程班
同款课程2:一对一课程 
胡师姐一对一课程是由一名(或多名)胡师姐团队名师,专门针对一名考生进行的单独授课。我们完全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目标院校、报考方向,量身定制课程。
在授课过程中会将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涉及到的所有知识拆分成为不同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新闻传播基础知识、论文讲解、专题讲解、热点分析、习题课、答题技巧课等等,并提供全程专人跟踪学习、一对一老师笔记且每节课均有课后练习题及作业批改,让你的专业课学习零死角!
同时,胡师姐团队的一对一课程总共分为5个档位,可适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此外,报名35课时及以上一对一VIP课程的同学,还可免费赠送胡师姐省心全程班!一对一辅导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详情请戳→: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第二弹:VIP一对一课程

详细课程安排请咨询Silva或观风


还有疑惑?没关系!
胡师姐团队邀请了
北大拟录取学员
在线上为大家分享考研经验
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
解读北大新传考研
强烈推荐各位有意向考北大的同学
去看下面这场经验分享会的回放
你离北大的距离,其实没有这么远!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观看经验分享会回放)



/END/


小编 | 二喵
责编 | 北北

 推荐阅读 


1. 倒计时三天!学好逻辑实战课,答遍天下难题怪题!

2. 胡师姐全程班低价套餐:首发课程一应俱全,基础知识全面触达

3. 保研上岸,只需三步——胡师姐21新传名校保研课程介绍

4. 省心全程班:帮你找到班主任和同窗|胡师姐21级新传考研课程介绍2

5. 上岸师兄师姐力荐!胡师姐21级五一班基础班倒计时仅剩3天!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逻辑实战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