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名校导师最新研究重点别漏网,临考与陪你跑到底 | 新传论文速递10
◎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3级QQ群:53608193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 小编 | 可可 ◎ 责编 | 雕雕总有人嘴上喊着“躺平”,却依然在后台求论文。
懂了,四大刊都不能满足大家了。
注:图片源于网络
胡师姐看大家后期复习确实忙到家了,天天喊我们抓紧写稿(bu shi),把能用好用的都送给大家。(文末即可领取本期四大刊完整院校最新论文包~)
自第九期改版的新传四大刊栏目也将继续陪伴大家,虽然《国际新闻界》已经首个休息未更新了,但咱们新传论文栏目陪跑是认真的!
本期院校及老师目录
(姓名首字母排序,不分先后)
❶ 北京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王维佳
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
❷ 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研究员唐俊
新闻学院副教授郑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涛甫
❸ 华东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副教授甘莅豪
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陈虹
传播学院副教授路鹏程
❹ 厦门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宫贺
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宣长春
❺ 中国传媒大学
《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刘俊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曾白凌
❻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唐绪军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
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学
❼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玥
传播学院教授罗自文
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沙垚
❽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研究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曹昂
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研究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梁萌
❾ 其他院校及论文
重庆大学:《健康风险认知中的女孩疫苗”话语——基于对知乎HPV疫苗话题讨论的幻想主题分析》
兰州大学:《世界·心灵·守望:西北城市流动人口短视频实践》
南京大学:《机器人走进生活:老年人对社交机器人的外观刻板印象与风险感知》
上海交通大学:《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农村环保传播性别差异实证研究》
四川大学:《旧技术物的重生”一个线上平台的iPod二手实践》
云南大学:《“抖音之家”:新技术与家庭互动的文化阐释》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模型构建与信息治理——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谣言分析》
浙江大学:《日本模式电视剧在中国青年受众中的接受比较分析》
浙江传媒学院:《呈现方式与建构特征:推特上中国减贫话语议题关联的质化话语分析》
(上下滑动查看)
1
北京大学
1.《规制与扩张的 “双向运动”: 中国平台经济的演进历程》王维佳 周弘
➤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中国信息主权规制的变化历程和中国平台经济兴起的历史背景,探讨平台的发展如何内嵌于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全球资本流通的脉络当中,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信息化建设传播话语和产业格局的转变。同时,文章以涉及社会发展领域最深入、最广泛的几家平台企业为例,分析其如何通过高管演讲、政策建议、行业研究等各种形式的传播话语和形象打造,将平台经济塑造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以及这些理念如何汇聚成一整套推动国家行为转变的路线图,并在国家的政策法规中部分地获得呼应和实现。更进一步,以数字化为依托,平台企业逐渐转化为规模庞大的社会运行中枢系统并形成现实的垄断局面,而国家在面对平台带来的媒体、金融、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种种挑战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反垄断规制,从而形成平台与国家之间的 “双向运动”。
➤ 关键词:平台经济 信息主权 互联网治理 数字经济
2.《县级融媒体中心舆论引导的三个核心问题: 对象、内容与方式》谢新洲 杜燕
➤ 摘要:媒体融合发展已进入“深水区”,舆论引导力不足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痼疾”。从基层舆论引导的各要素———对象、内容、方式———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基层媒体舆论引导力成为关键。基于对县域网民群体特征及媒介使用习惯的调研发现,在引导对象方面,需重点关注青年及“城乡两栖”群体; 在引导内容方面,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平衡好严肃议题与生活化表达的关系,贴近基层群众需求,激发情感共鸣。在引导方式上,建议通过占“点”、联“线”、布“网”、拓“土”、结“盟”的引导策略,实现引导方式差异化,建立符合县域社会特点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 舆论引导 深度融合 网格化管理
©freepik
• 院校研究热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县级融媒体
• 北大新传 MJC 题目风格稳定, 除了某些题目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有较高难度,但大部分可以说对考生比较友好。这两位老师的新论文也是学术界目前的热点方向,特别是谢老师,一直在县级融媒体有所建树,而王老师此次的重点转移到了平台经济的演进,同学们可以重点关注准备。
2
复旦大学
1.《“底层主体性时代”:理解中国网络空间的新视域 》郑雯 施畅 桂勇
➤ 摘要:中国网络空间正在经历深刻的底层化过程。着眼于互联网的整体转型,本文尝试以“底层主体性时代”这一相对系统的解释框架,探索网络舆论场意见表达的时代特征与网络空间深层重构的长期趋势。研究发现,底层价值取向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立场基准,成为网络空间好感度最高的指标,成为各类社会思潮争相取悦的对象;底层群体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意见群体,正在以其声量和影响力,形塑着中国的网络舆论场;“底层客体性时代”向“底层主体性时代”的转变,成为理解网络空间演进方向的新视域。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多级信息生产、平台商业逻辑与网络空间底层三者互动而成的深层网络机制。
➤ 关键词:网络空间 底层主体性时代 底层化 关键价值取向 关键意见群体 多级信息生产机制 平台商业逻辑
2.《技术激进主义应慎行》张涛甫
➤ 摘要:新传播技术制造的超联接彻底解放了人类行为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宿命。因有“元技术”的加持,人类的行为可以跨越实体世界的约束,在虚拟世界建构新的交往场域,催生新的交往行为,缔结新的社会关系,形成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相生互动,虚虚实实,衍生出超于人类能力可及极限的复杂网络系统。而这些新生的复杂网络建构了人类新的在世之在,进而反作用于深陷其中的个体和群体,“加速”且“加厚”了人的生活。
当下的技术如此深刻地影响人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于是乎,对于技术激进主义就不能不慎重,须防止技术“保险丝”的失控、失守。狂奔的技术不能无人驾驶,就像在城市空中轨道上奔驰的列车,不能处在无“人”驾驶状态,稍有不慎,脱轨翻车,其后果“细思极恐”。
3.《理解尼科尔斯: 述行模式纪录片的观念与合法性》 唐俊
➤ 摘要:在美国纪录片学者尼科尔斯的模式分类体系中,述行模式( performative mode) 由于吸纳了实验影像、动画片等非纪实主义创作方式,在我国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甚至合法性也被质疑。结合文献研究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尼氏述行模式的观念可从主观、情感和想象三个维度构成的框架来进行整体性认识和把握,其艺术化、实验性表现手法亦与此密切相关。纪录片美学形态的演进、实践层面反映“精神世界”的需要以及尼科尔斯对索引性纽带和社会主体性的主张,为此类纪录片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但尼氏述行模式也存在较为芜杂之弊,其模式分类学说仍需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 关键词:尼科尔斯 述行模式 展演 精神世界 索引性
• 院校研究热点:网络空间治理、平台逻辑、传播技术
• 复旦大学这几位老师,同学们可以重点关注网络空间及技术主义方面的研究,像张涛甫老师在近两年除了对新闻学方面的研究,对于传播技术的研究颇深。此次在《新闻大学》的卷首语上依然提到了这一点,可见其重要性。
3
华东师范大学
1.《维基百科机器人群体性编纂过程中的知识与话语权研究》甘莅豪 刘欣雨
➤ 摘要:维基百科全书存在着一个群体性、自组织的线上社区。在这个社区中,不仅活跃着众多来 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类群体,还存在着大量功能、地位、目的和职责彼此不同的机器人群体。这些人类和机器人共同维护着维基社区,通过撰写、修改、讨论、斗争、妥协和配合等一系列编纂行为全面提升维基百科全书条目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机器人不仅是人类力量的增强器,还是拥有独立账户的行动者。它们一方面被人类用户设置了严格的编辑门槛,另一方面依靠虚拟空间赋予的“生理”权力、维基社区赋予的“身份”权力、维基平台赋予的算法权力,在生产、保存、分类、分配知识的过程中,生成了机器自身独特的认知经验,同时逐渐消解着“人类中心主义”。
➤ 关键词:维基百科 机器人 话语权 知识构建 数字社区
2.《北洋时期军阀与记者的合作、冲突与关系调适》路鹏程
➤ 摘要:为制造舆论建构统治合法性,军阀与记者之间建立起一种高度的共生互换关系,但是军阀与记者的职业利益诉求不同又难免发生冲突,这种冲突随着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启蒙和救亡运动的高涨而日益严峻。但是小记者与大军阀两个力量悬殊的群体在博弈之中,军阀会克制,记者会妥协,制约双方进行相互调适的是他们深嵌其中的盘根错节的恩主忠仆体系。这种体系既给予新闻记者畸形的新闻自由,又严重地侵蚀腐化了记者的专业自主与职业道德。
➤ 关键词:新闻与政治 共生互换关系 冲突互适模式
3.《平衡与连接: 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在逻辑与行动框架》 陈虹 杨启飞
➤ 摘要:技术演进不断颠覆既有的信息空间秩序,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被动摇,诸多风险也随之显现。在此情境下应运而生的“新型主流媒体”概念,不仅反映了我国主流媒体观念的嬗变,更映射出国家、社会以及主流媒体自身的深刻诉求。构建新型主流媒体需要紧扣“新型”和“主流”两个核心,平衡技术逻辑、社会逻辑和政治逻辑。秉承开放的姿态,以优质内容的生产、孕育、集纳、分发为出发点,重建与各媒体行动者的连接,进而激活多方关系、协调多元价值、引领社会共识,或可为新型主流媒体提供一种可行的行动框架。
➤ 关键词:主流媒体 新型主流媒体 信息空间 媒体融合
©freepik
• 院校研究热点:数字社区、新闻与政治、新型主流媒体
• 华东师范大学最近在四大刊的产出力量不容小觑,所研究内容也较为令人耳目一新,新型主流媒体作为热点则不多言。甘老师的研究重点一直偏向于符号与话语方面,涉及体育报道、生物社会等等,此次将维基百科机器人作为了新的研究对象,同学们也可以跟随老师去了解其中的数字逻辑。考学硕的同学则可以多关注路老师的研究方向。
4
厦门大学
1.《独白与对话之间: 重新理解“卷入”的概念边界与操作维度》宫 贺
➤ 摘要:伴随社交媒介技术的发展,组织与公众之间对于深入沟通、去中介沟通的需求逐渐增长,传播学界对 “卷入”( engagement) 概念的关注也与日俱增。然二十年间 11 本国际新闻传播学术期刊 91 篇以 “卷入”为题的论文却存在共性问题,如界定模糊、研究琐碎重叠,使这一重要且具潜力的研究领域走入学术对话之困。论文以此出发,重新回到 “卷入”概念的厘清,探索性地从伦理和实践的双重路径界定卷入,并从组织-公众的双向均衡与对话理论出发将 “卷入”界定为发生在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对话性过程,表现为建立在知情基础上的关系建设维系与互动行为。“卷入”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注、关系以及关切的三位一体,是一个极具学术潜力的研究领域,并尝试在中国社交媒介情境下提出“卷入”的操作定义与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径。
➤ 关键词:公共关系 卷入 对话 社交媒介卷入 类社交
2.《广告侵入性对社交媒体广告态度的影响: 不同文化紧密度的差异化表现》 宣长春
➤ 摘要:侵入性是广告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广告研究中重点考察的变量。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广告的侵入性呈现出一些和传统媒体广告不同的特质,亟需学界加以深入探讨和研究。聚焦文化视角,以文化紧密度为切入点,探究侵入性对社交媒体广告态度的影响。在对 4172份全国性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文化类型会调节广告侵入性的影响。具体来说,对紧密型文化地区而言,侵入性会强化负面情感态度和回避行为,而对松散型文化地区而言,侵入性对情感态度和回避行为未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广告侵入性对广告回避行为的影响还受到消费者对广告的情感态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广告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 关键词:广告侵入性 文化紧密度 情感态度 回避行为 社交媒体广告
©freepik
• 院校研究热点:社交媒体卷入、广告侵入性
• 不得不说厦大的老师们对于问题的发现不同寻常,对于国际学术上的研究重点非常关注,如此次他们发现国际新闻传播学术期刊 91 篇以 “卷入”为题的论文依然存在共性问题,而由此去深入探讨。而媒介经营方面以广告侵入性作为探讨点以此更好应用问题。同学们可以好好阅读这两篇论文,特别是对“卷入”还不了解的,可以备上了。
5
中国传媒大学
1.《改版十年: 电视时政新闻融媒创新的制作与传播艺术———基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探讨 》 刘 俊
➤ 摘要:2011 年 9 月 25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开播之后的第二次大改版,至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十年间,该栏目在切入和报尾、播报和配音、报道和现场、包装和视觉、内容和编排等方面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创新。在十年改版的基础之上,融媒时代下以该栏目为代表的电视时政新闻的改革,在传播、内容和理念上还有相当的创新空间。从传播艺术角度说,需要注重“接受而非寻找”时代下苛刻于传播策划是实现内容影响的基本前提,注重激发观众的“自分享”欲并动态更新大数据算法的传播理念与策略。从内容艺术角度说,需要注重在内容叙事中唤起青年网生群体的向心力、在内容叙事中适度有效增加“网感”成分、在内容叙事中释放“真实”和“真实感”。从理念迭进角度说,需要注重理解融媒时代下形式之“变”应成为常态、凸显编辑部策划的创意思维和能动性、增强时政新闻的服务功能和亲和能力、坚守“时”“效”“度”的专业性担当。同时,电视时政新闻的融媒创新也需要各方给予相当的宽容度。
➤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新闻 时政新闻 新闻联播
2.《媒介权力: 论平台在算法中的媒体责任》 曾白凌
➤ 摘要:大数据和算法之下,信息内容的分发(精准推送)与信息内容的采编一样,成为传播权力的核心要素。算法从技术工具进化为人工智能自动决策系统,嵌入社会权力关系并发挥作用。平台的媒体责任在技术“切近性”到来与面对“信息茧房”时显得更为迫切与必要。从媒介权力的角度,对平台在算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传播偏向进行研究; 探讨作为媒体的平台,在意识形态传播和重塑中扮演的角色、作用;追寻法律该如何规制平台在算法中应承担的媒体责任,以应对平台对公民个人信息权利和国家传播权力的解构与重塑。
➤ 关键词:平台 算法 传播权力 媒体责任 个人信息权利
©freepik
• 院校研究热点:媒介融合、平台算法
• 中传依然还是老大哥的作风,研究重点依然没有太大变化,这两篇论文的阅读难度也不高,同学们可以累积一下案例分析的思路,以及补充平台治理专题。当然,别忘了看看老师们的观点是什么,做好金句积累。
6
中国社会科学院
1.《即便像卡珊德拉那样,我们也要说———在平台、技术与传播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 唐绪军
➤ 摘要:数字平台也带来了传播方式和传播实践的深刻变革,以致于我们很难说得清楚,是传播方式的改变成就了数字平台,还是数字平台的发展改变了传播方式。
本次研讨会主要聚焦于以下问题:
❶ 劳动与工作。互联网平台催生了新的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规模迅速扩大,形态种类日趋多样,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变革。这对芸芸众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❷ 技术与治理。新技术形态不断出现,算法、流量、大数据渗透进社会生活,政府、互联网平台公司、消费者的关系结构发生了新变化。这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何意义?
❸ 媒介使用与消费。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平台化,网络游戏、平台媒体的新闻生产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哪些冲击?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的着力点在哪里?
❹ 性别议题。在数字经济的推进中,有没有带来新的性别问题? 如果有,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在数字经济中情感劳动到底有没有价值? 如果有,它应该怎么被度量?
2.《虚拟社群何以组织化? ——以卡友驿站平台为例》刘 学 任奕飞 刘金龙
➤ 摘要:互联网上涌现出的虚拟社群,往往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研究发现,虚拟社群具有 “广泛性易得,行动力难寻”和 “自主性有余,合法性不足”两项特点,容易导致 “围观现象”和 “极化效应”。但是,通过对卡车司机虚拟社群———卡友驿站的研究发现,构建嵌入性关系、强化社会性激励能够推动其形成组织化的力量,从而跨越虚拟社群组织化的障碍。嵌入性关系的构建,使得驿站平台能够借助社会关系的连带性吸纳机制降低组织扩张成本,借助熟人道德提高施救动机,让卡友 “行动不围观”。同时,采用社会性激励,能够有效降低集体行动的成本,畅通多元制度化表达渠道,缓解自主性与代表性的两难困境,破解 “极化效应”。
➤ 关键词:集体行动 虚拟社群 嵌入性关系 社会性激励
3.《平台作为方法: 劳动、技术与传播》孙萍 邱林川 于海青
➤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技术形态,平台经济的发展正在重塑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平台是什么? 当下的主要研究概念和研究现状如何? 平台化对传播学发展带来了哪些新的议题和机会? 论文通过梳理有关平台、技术和数字劳动的基本理论概念,整合现有实证研究成果,对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平台社会的相关研究进行审视与反思。论文尝试将平台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勾连当下传播学的主要议题,从平台作为媒介、技术和资本的三个路径阐发当下平台经济在传播学领域的主要路径。从全球视野看,中国平台经济的发展模式既有其特殊性也有其普遍性,我们要看到当下平台经济研究“批判多于建构”的现状,如何有效地将地方情境与全球视野进行结合与对比,拓展平台研究的想象力,是当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关键词:平台 方法 技术 传播 数字劳动
©freepik
• 院校研究热点:技术、平台、虚拟社群
• 结合此次研讨会三个重点:平台、技术、传播,你就可以轻松掌握中科院最近的研究重点了,除了这三篇论文,建议去看看研讨会为解决致辞上的4个问题,分别研讨了什么提出了什么?而这对于我们新传考研,包括未来的研究方向都有很大的帮助。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1.《智能媒体的概念、特征、发展阶段与未来走向: 一种媒介分析的视角》罗自文 熊庾彤 马娅萌
➤ 摘要:文章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了智能媒体的概念,进而基于比较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智能媒体算法驱动、人机互动、自主进化的三大特征。从媒介形态演变的角度,基于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两个维度考量,智能媒体的发展阶段,类似于人类个体的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尚未发展到青春期和成人时期的成熟状态。智能媒体的核心是数据收集与算法处理,其中包含的价值判断需要多人协同处理,未来的智能媒体将从技术、符号和人机关系三条路径进行演化,高阶智能媒体将是一种超现实体验、个人信息机器助理、人机融合模式: 人脑阵列+AI算法。
➤ 关键词:智能媒体 媒介分析 人工智能 算法 人机协同
2.《她们为何在同人社群自愿创作: 以群体认同与情感付出为视角》吴玥 王江楠 刘艺萱
➤ 摘要:当前,以原作或人物原型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的同人小说成为了网络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以准社会关系、群体认同及角色认同作为理论框架,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探寻女性同人爱好者在同人社群自愿创作的原因。当同人爱好者对真实艺人或虚拟角色产生准社会关系后,她们浏览同人社群的时间也会增长,后者进一步促进她们对于同人社群的群体认同,群体认同继而提升了她们的创作意愿与行为。同时,准社会关系会直接促进同人爱好者对于同人社群的群体认同,浏览同人社群的时间也会直接提升她们的创作意愿与行为。最后,准社会关系会增强同人爱好者对于喜爱艺人或角色的角色认同,后者也会提升她们的创作意愿与行为。
➤ 关键词:同人社群 准社会关系 角色认同 群体认同 创作意愿 创作行为
3.《舆论监督: 作为乡村治理的民俗艺术——以陕西省 H 县“耍歪官”活动为例》沙 垚
➤ 摘要:长期以来,乡村社会治理都具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乡村民俗与艺术实践常常被旅游产业所征用,以求增加农民收入,但其内含的社会治理功能却被忽略或遮蔽了。如果将乡村内生性视角引入治理领域,或许可以解决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陕西省 H 县的“耍歪官”民俗是一个值得发掘的案例,该民俗活动以对联和表演的形式进行乡土社会的舆论监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案例不仅可以打开新闻传播学中有关舆论监督研究的新视野,而且为乡村文化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
➤ 关键词: 舆论监督 耍歪官 乡村社会治理 内生性文化
©freepik
• 院校研究热点:智能媒体、情感认同、舆论监督、乡村治理
• 社科院大学最近的产出量也很高,热点也较为分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老师方向做取舍重点。这几篇论文可以重点去关注智能媒体的发展阶段、核心、未来的演化路径。而同人社群可以结合当下时事热点进行视角的累积。最后一篇不多说,重点在于乡村治理。近两年对于乡村传播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也建议去好好做一下这方面的准备。
8
中国农业大学
1.《买卖不成仁义在: 互联网技术影响下平台家政小时工的社会网络变迁》梁 萌
➤ 摘要:互联网深度嵌入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和生产后,全面重塑了他们的社会网络。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比较平台家政小时工在常态化和疫情中社会网络 (强关系、中间关系、弱关系)的特征及其变迁。研究发现,在常态下互联网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深度使用使流动人口特别是平台劳动者的社会网络呈现两极化特征,强关系更强,弱关系更弱,特别是在城市社会网络中弱关系更表现出解构化的趋势。而在疫情下平台劳动者的弱关系由 “人走茶凉”的经济理性关系转变为 “买卖不成仁义在”的道义责任,从而成为助其渡过难关的主要资源。研究者需要反思社会网络研究既往对各类关系间平行且独立的互动机制的预设局限。
➤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家政小时工 社会网络 平台劳动
2.《城市适应与阶层区隔:流动工人跑步群的媒介仪式研究》曹 昂
➤ 摘要:在传播的 “仪式观”视角下,文章旨在探求流动工人网络跑群的文化特征,及其对工友适应城市生活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发现,流动工人围绕跑步群形成了一种集体主义的跑步文化,是工友们适应城市生活的一种策略; 跑步群里的媒介仪式一方面体现了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规则,另一方面反映了流动工人对于组织生活的需求;跑群的社交活动不断生产了结合政治语言的价值观,强化了个人和集体的价值感。流动工人参与跑群活动的行动虽然促进了身心健康,但这一文化也再造了阶层区隔,且不能为流动工人的自身境遇和社会环境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现阶段媒介技术在流动工人的体育健康事业上,发挥的是赋权和社会矛盾缓冲器的双重功能。
➤ 关键词:马拉松 阶层 新媒体 媒介仪式 农民工
©freepik
• 院校研究热点:平台劳动、媒介技术、流动人口
• 中农最近的研究重点和学界也比较相似,不同的是带了一种人文关怀去看待现实中的一些被忽略的群体,比如这两篇文章中的家政人员、城市农民工。21年中农大就在725论述题出了“乡村传播”,可见对于一些较为边缘的空间、人文上有较大的关注。同学们也可以以此两篇论文进行借鉴、参考。
论文较多,本期先介绍到这啦,福利也将分为第10期完整版与重点分院校版本,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研为定~
福利Time🎁
想要获得【第十期新传论文包】的小伙伴们,你只需动动小手指,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新传论文10”即可领取这些资料哦,快点行动起来吧!
👇🏻 步骤来啦!👇🏻
step1:复制如下口令
新传论文10
step2:发送到公众号后台
即可领取
「第十期新传论文包」啦!!
◎ 声明 :文中部分图片(简介/数据/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点击阅读原文说出你的考研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