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之道
最近几天,苏州市职业大学(以下简称苏职大)副校长陶亦亦显得有些忙碌。两天的时间里,他先后参加了三次签约仪式,而且无一例外地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虽然这并算不上是他的“特长”,但陶亦亦自己却忙得不亦乐乎。
在学校,陶亦亦分管着校企合作方面的工作,而此次签约的几个项目又全部属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项目,也难怪他这几天要“痛并快乐着”。
今年是苏职大的“校企合作年”。可以预见,陶亦亦在未来还会这样“快乐”地忙碌下去。
难以“零距离”,但能“很贴近”
与陶亦亦一起忙碌着的还有苏职大校长曹毓民。
曹毓民是今年3月就任苏职大校长的。虽然到校时间不长,但长期浸淫高等教育的经历让他很快进入角色,并开始思考高职院校的育人之道。
对于思考的结果,曹毓民曾用一段很简练的话做了表述:“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2016年被定位为校企合作年,大批合作项目在阵阵掌声中正式落地。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所已经有百年历史的地方高校,苏职大历来对校企合作都是很重视的。比如早在2012年,该校启动工程实训中心建设的时候,就已经提出要吸引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参与到工科实训中心的建设中。
“找有知名度的企业并不是为搏名气,而是这样的企业才可能将最先进的技术带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来。”陶亦亦说,于是,近几年的实践,在这座实训中心的合作企业宣传栏中就悬挂着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苹果、大唐移动等近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院所的标志。
“以前,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校企合作多仅限于邀请企业组成专业委员会,对教学提供意见,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校企的结合却有限。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企业如今更需要‘即插即用’的人才。”陶亦亦坦言,高职教育作为“普世教育”,不可能完全针对某个单位的某个岗位培训人才,这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不可能做到“零距离”对接。但如果能够使企业尽量深入地介入教学,却可以使两者尽量做到贴近。
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深入介入于此呢?
从“点对点”,到“点对面”
在苏职大这几天落地的合作项目中,有一个项目是必须要提到的。这就是该校与苏州市光电缆业商会联合共建的苏州市光电缆行业大学。
作为中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全苏州市共有光电缆、光电通信产业链企业近800家,2015年相关产业总产值将近2000亿元。然而,产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便是人才的紧缺。
“光电缆行业的企业有大有小,小规模企业难有实力培养人才,只能依托大企业帮他培养,这种需求反映到商会,就有了所谓‘行业大学’的需求。然而商会能建大学,却难以办大学,而高校恰恰有这样的师资和学生,这也就有了学校与商会的‘联姻’。”陶亦亦说。
根据苏职大党委书记钮雪林的介绍,在此次“联姻”中,学校和商会将联合组建混编师资团队,建设行业专家库、智囊团。还将联合探索组织开发培训教材、网络资源,创新实施“郑和国际工匠精英培养计划”,同时设立助学、助教、助困教学金以及国际化专项奖学金,推进双方优质资源更深入共享。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是校企间‘点对点’联系,学生的‘出口’有限,而且由于同行业的竞争,一些企业甚至不愿录用高校与其他企业联合培养的学生。”陶亦亦说,由同行业企业组成的商会却不存在这一问题,而且行会内部不同企业也能发挥各自优势,更好推动校企人才的培养。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由‘点对点’到‘点对面’的进步。”采访中,陶亦亦坦言,虽然也有国内其他学校与商会进行过一些合作,但如此次苏职大与光电缆商会这般有组织、有深度的合作,“在我的印象中还没有过”。
在钮雪林构想中,这种“行业大学”的模式,其实只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整体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校企合作首先需要一个载体。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形成小范围教学平台。同时,通过企业学院和行业大学,将平台做大、做强,并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将行业企业、研发单位和高校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有阶梯型的、产教结合体系。”钮雪林说。
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
除了与光电缆业商会合作外,这两天,苏职大还与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江铃汽车华东培训中心的协议。而在签署协议的同时,该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罗琼还带来了一份特殊的“邀请函”。这份邀请函将送给苏职大的四位一线老师。他们将利用暑假时间,赴江铃汽车公司的技术培训中心参加一场专业培训。
“这是一次集体培训课程,”交谈中,罗琼说,他们在之前与高校的合作中发现,很多高校教师对某些企业的具体技术虽有些概念,但在行动上还存在差距。于是,在此次合作中,他们首先想到了对教师进行培训。
“这不是一场‘走马观花’式的‘点到而止’,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专业培训。”罗琼说,这些教师在企业不但要经历严格的学习过程,最后还要由第三方机构对他们的能力进行严格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拿到等级证书。
之所以这样严格,是因为江铃汽车销售公司希望此次与苏职大的合作,可以成为江铃校企合作的“旗舰”,并以此为模板在全国推广。
而这,正是苏职大最希望看到的。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并不新鲜。但很多校企合作却常浮于表面,很难做深做实,我们更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技能提升上去。”采访中,钮雪林如此表示。
为此,在一次会议上,他曾对校企合作工作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直到今天,陶亦亦对此都记忆犹新。
“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考验我们的基础能力如何,比如学生素质、软硬件条件等;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踏踏实实地进行一些制度上的探索,建立与企业的共赢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落到实处。”陶亦亦说。
比如,在不久前,该校就与一家房地产公司共建了一个“混合所有制”的房地产学院,专门培养房产销售人员。“之所以说‘混合所有’,是因为该学院实行的是校企双方共同投入,独立核算,收益共分。而这样的模式在国内同样属于创举。”
“新模式的产生必然伴随双方的不断磨合,房地产学院的建立同样如此,但正是有了这样的磨合,双方的了解才愈加深入。”陶亦亦说,这是一个增进感情的过程,如果感情近了,我们的心就齐了,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就“实”了。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