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校仍难摘有色眼镜?愿意孩子上职校吗?
日前,教育部公布高校新增的13个专业,其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惹来网友阵阵惊呼,也搅动了职业教育的一池春水。近年来,职校毕业生被哄抢、工资高、缺口大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可与此同时,人们对职校仍然难摘下有色眼镜。你愿意自己的孩子入读职校吗?职业教育有哪些问题?又该怎么逆袭?
观点大PK
支持上职校:一技在手,才能说走就走
很多同学选择进入大学,通过学习知识或实现自己的梦想,或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条条大道通罗马,读大学并不是成功人生的唯一出路,它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已,只要能追随自己的兴趣爱好,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付出时间跟精力用心学习,上职业院校也同样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也就是说,选择到职校学习精湛的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最终成为一名技术技能人才,照样可以成才成功,登上人生巅峰。近年来,职业院校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经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所青睐,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学生开始选择职业院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在校生人数达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已经接近“半壁江山”。
而在广州,通过职业院校实现梦想更加容易,作为培养技能人才“大本营”的广州,除了拥有一批相当高水平的技能院校,技能人才的水平也逐渐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广州不少职业院校在国内外各种技能比赛中拿奖拿到手软就是一个旁证。如去年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选手,斩获多枚奖牌,赢得好评,令人刮目相看。此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举行2017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招聘会,现场华为、广汽丰田、日立电梯、广药集团等知名企业云集,平均6个职位抢1个学生,并且不乏企业砸出万元月薪,足见职校毕业生的抢手程度。
另外,近年来,国家正在大刀阔斧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如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机器换人”,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劳动力也同样面临“升级”问题,很多企业生产技术更新换代,这就需要大量各层次的现代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因此成为一名技术技能人才不但“生逢其时”,而且还是“香饽饽”,每到毕业季,企业到职业院校去“抢”拥有一技之长人才的“盛况”,多少让那些奋斗在毕业招聘会上的本科毕业生们“羡慕妒忌恨”,甚至还有个别毕业生“悔不当初”。
总之,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之所以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关键还是个人拥有一技之长。上职校,有一技在手,才能说走就走。(逸飞)
反对上职校:不想上职校,不仅因为面子
近年来,虽然高级蓝领收入超过普通白领数倍、经验丰富的月嫂到处被人高薪争抢等等这样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纸或网络,但是真正要让孩子去做技术工人、家政服务等工作,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父母可能还是不愿意。对很多家长来说,读职业院校是孩子在升学考试中失利、无法走“初中—高中—大学”这条“阳关大道”时的无奈之选。目前,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我有位初中同学,中考时因为英语“拖后腿”没能考上重点高中,去了一所中职学校。尽管念的是中职,但上大学仍然是他的梦想。不过,他就读的职校并没有开设与高考相关的课程,虽然向我们这些同学借了高中课本努力自学,但是要参加高考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对他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没有上大学,也就成了他一直以来最大的遗憾。
中职毕业后,找工作时他又频招白眼和冷遇,很多用人单位拿到他的简历甚至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不给,就因为他没有大学文凭。他的父母也从来不好意思向别人提起他是中职生,因为在他们看来,儿子是因为成绩不好,是一名“差生”才进的职业学校。经过多年努力打拼,他终于事业小成,但除了知根知底的同学外,他很少会向外人提及自己的学历。他甚至说过,以后无论如何也不会送自己的孩子去上职业学校,因为他不希望他的孩子也遭受自己当年所经历的种种歧视和艰辛。
对于职业院校的冷眼,不仅仅是因为面子的问题。在现今社会资源配比不均的情况下,与大学的相同或类似专业相比,职业院校显然缺乏招到或者留住优质老师的足够能力。仍以我那位同学为例,他在职校学的专业是美术,他求职时那些毕业于美院的竞争者要么是这个大师的弟子,要么是那个名家的门徒,而他的老师却什么名气都没有。
前段时间媒体曾着力报道“大国工匠”,给予高度的关注和赞誉,但技艺精湛的高级技工毕竟凤毛麟角,绝大部分的蓝领无论社会地位,还是待遇收入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若就读职业院校,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仍十分纠结和担心。要想让国内的家长像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家长那样重视和认同职业教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木竹)
畅想双一流职校:考出清华的分数才有资格上
在很多人看来,只有那些成绩不足以上大学的学生才会上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无论从师资到水平也是全方位落后于综合性大学。遗憾的是,这样的“偏见”目前很可能恰恰是事实。
为何在我国一提起职业教育,总给人很low的感觉?关键就在于职业院校的水平上不去,档次上不去。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人为矮化,越缺少资源投入,学校水平越差,“产出”的学生素质越是不尽如人意,形成恶性循环。
可是看看国外的职业教育,才发现职业院校原来也可以不low的。不仅如此,甚至还可以办得相当精英化。
比如英国著名的保姆学校诺兰学院,创建于1892年,是世界一流的家政学校。在这个学校里学习当保姆,除了攻读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儿童护理等课程外,还要学习烹饪、缝纫等实用技能。这个学院走出来的保姆广受欧洲精英阶层欢迎,平均收入接近大学教师,英国乔治小王子的保姆,即是来自这一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听起来又是一所“职业学院”,却与美国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并列排名世界酒店管理专业第一,有统计称全球25家著名酒店集团中有18家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洛桑毕业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试想,假如中国也有这样一批世界顶尖的职业院校,你还会认为职业教育low吗?你还觉得让孩子去读职业学校丢脸吗?
建设一流的职业院校,首先不能先入为主地矮化职业教育。在国外,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平起平坐,职业教育的入学门槛与大学教育并无明显差距,毕业生薪酬也是各有千秋。在摆正了这一认识之后,还要逐步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力度。在场地、经费、科研项目方面,给职业教育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环境。更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建设一批有特色的高端职业院校。
去年有媒体报道,北大学生周浩退学转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引来轩然大波,他称自己就是想学习实用技术,退学“毫不后悔,很庆幸”。像周浩这样更愿意在职业院校里钻研,成为某一方面专家的人也许并不少,但无奈没有充足的一流职业院校容纳他们。希望中国早日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可以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保姆、厨师、机械师等精英人才,让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张涨)
专业逆袭:光看专业名字 已经甩了大学好几条街
小时候,痴迷电子游戏必然会被列为“玩物丧志”“荒废学业”的反面典型。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打游戏顺便拿下文凭,这样的“好事”真的来了。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高校新增的13个专业,其中就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惹来网友阵阵惊呼。据介绍,新增专业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将于2017年实行。
很多人感慨“生不逢时”,很多人羡慕不已,还有人畅想回炉再造——一个专业能引起这么大动静,足以体现它的强大魅力。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9700万电竞爱好者,整个行业相关产值超过500亿元。曾经的“网瘾少年”已经摇身一变成为电竞明星,收入不菲;电竞比赛也从闹哄哄的网吧搬到了高大上的场馆,被万众瞩目……电竞的火爆,公众有目共睹,而设立相关专业,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其实,虽然电子竞技抢足了风头,但论吸引力,另外12个新增专业也不落下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公益慈善事业管理、音乐传播、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光看名字,它们就已经“赢”了,这些专业接地气,瞄准了新兴、热门行业,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毕业就被哄抢的“香饽饽”。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过与此同时,它还面临着社会的有色眼镜,甚至不少学生及家长依然认为读职校就是低人一等。对此,从长远来看,职业院校在专业方面“逆袭”可以说是一条必由之路。
一方面,做好专业设置的加减法。对高校来说,部分专业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一直被各界所“嫌弃”,职业院校在这方面则好得多。它们主打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本身更具针对性,一技之长也更有竞争力,比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护理专业等,这些专业够技术含量,所培养的都是市场上的紧俏人才。在这方面,职业院校可以进一步发挥优势,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上根据市场动态主动做加法,更要自觉做减法,让更多专业魅力十足,甚至大放异彩。
另一方面,还可探索更多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围绕产业转、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这是职业院校的一大优势。当前很多院校已经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专业、培养人才,与企业手拉手、肩并肩,也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今后职业院校可以与社会各界有更多互动,更多地走出去、引进来,提升专业实力,进而提高自身竞争力。
还记得小时候,舅舅曾力荐我去学电气焊或者美容美发,被我“轻蔑”地翻了几个白眼。现在回头想想,舅舅对我才是真爱啊!随着一批批引人瞩目的新专业不断“入驻”,随着职场上的优势不断凸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被“打脸”,也会有越来越多学生对职校“投怀送抱”。 (夏振彬)
来源:广州日报
实践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受热捧——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迎来首批本科生, 录取多名第一批次线上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