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考评,说“变脸”为时过早
高校及学科的全国性评估,才是高校教师考核评估的真正指挥棒。如果前者重“量”轻“质”,却单方面要求高校进行教师考核制度改革,很容易遭遇抵制。
这些年,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考核评价急功近利等现象,几乎是众所周知,尽管饱受诟病,却仍大行其道。近日,教育部终于对上述现象开刀,新印发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应该说,这是顺应民意之举。
不过,指导意见只定了大方向。经验表明,政策由上而下的传导,有待细化和落实;长期形成的惯性和惰性,也不可小觑。比如8月初的科研经费管理松绑政策,曾让一线科研人员欢呼,但时至今日,身在高校的笔者尚未感受到任何变化。因此,断言“唯学历唯职称将成历史”“教师考评变脸”或许为时过早。尤其是,政策落实尚有一些需要理顺的关系。
首先,高校教师考核制度的改革,不只是高校的内部事务,更与全国高校制度的整体改革息息相关。高校及学科的全国性评估,才是高校教师考核评估的真正指挥棒。如前者重“量”轻“质”,却单方面要求高校进行教师考核制度改革,很容易遭遇抵制。事实上,上半年刚结束的全国创“双一流”学科评估,就颇多量化指标,对教师的海外经历和海外发表论文也颇多强调。因此,新制度的落实,需要有顶层设计,还要做好不同评估体系的衔接和转化工作。
其次,重视教学是新制度的“亮点”,但既往经验表明,细化执行不易。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精确衡量,因而,难以在职称评聘或岗位晋级考核中起到有效区分作用;另一方面,目前可申请的科研项目经费层次来源较多,资金相对充裕,而教学方面的项目经费相对较少。而且,教学业绩对学校或学科排名的贡献相对间接,学校缺少克服困难的主动性。由此,如何通过制度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需要主管部门的智慧。
再次,科研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同行评议机制,是国际惯例,在国内部分一流高校也有一些成功经验,但要全面推广,可以预见到会产生新的问题——如何克服中国人情社会打招呼、跑关系的痼疾。即便是现在,各级项目和职称材料评审,各类学术评奖,乃至论文发表,均深受其扰。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同行评议”如何独善其身?
因此,改革高校教师考核制度离不开有效的外部监督和惩诫机制。如此,才能有效保障一线教师的利益,也才能对学校可能的不作为或不正之风进行独立调查。
当然,无论如何,“指导意见”已经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至于能走多远,就要看落实了。
来源:京华时报
想到加拿大曼省--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