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留校:美丽的辛酸
对于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留校工作一直是一个常见的就业渠道。然而,对于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这却成为了一种奢望。
由于学历门槛、难以解决编制等问题,“留校工作”这条看似普通而常见的就业道路却显得十分遥远,他们和他们的母校往往需要付出更多,才能续写学生对于母校的情谊。
“现在最大的限制,就是学历问题。” 胡磊现在是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宣传干事,主要负责学校新媒体运营工作。今年6月,他刚从这个学校毕业。
胡磊学的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但他做的更多还是与新媒体运营实践有关。“2013年9月,我跟几个同学创立了学校新媒体中心,挂靠在党委宣传部,我则是这个新媒体中心的负责人。”胡磊说。
2014年9月,在中国青年报出品的全国职业院校微信公号排行榜中,胡磊的学校第一次进入排行榜。“并且是以公号第6名、单篇阅读第3名的成绩首次进入排行榜。”党委宣传部老师开始赞赏他的工作表现,认为他有很强的新媒体运营能力。
2014年,由胡磊主要负责运营的学校官方微博和微信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微博科技创新奖,这在高职院校是比较难得的。去年,学校还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的优胜奖和科技奖。从此,胡磊就成为学校新媒体宣传工作的主推手。
前几日,胡磊刚刚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资。而这不算多的工资却拿的十分曲折。
“大三开学,学校老师问我愿不愿意留校。我当时考虑了一下后,决定留校。但宣传部没有招聘岗位,只能去其他部门借岗位,在借岗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胡磊说。
“即便后来借到了岗位,学校也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经过第一轮筛选之后还剩5个人进入面试。除了我,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1人是研究生学历,经过多层考试,最终我留了下来。”胡磊回忆道。
和大多数公办高职院校一样,胡磊所在学校目前的招聘要求基本上都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我是我们学校近10年唯一留校的专科生”。然而,进得了学校,胡磊却解决不了编制。
“我现在属于劳务派遣形式,工资要比人事代理少三分之二,要转为人事代理特别困难,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要想转为人事代理,需要提升学历,至少本科以上,而且还需要相应的岗位。编制要解决的话,需要考,等学历提升上来之后再考。”胡磊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磊认为,高职毕业生留校工作的阻力主要来自学校的用人机制。“因为学历门槛,我们只能采用劳务派遣形式,待遇很低。”不过,今年胡磊已经开始准备自考本科,提升自己的学历,“这样接下来才能加薪或者转为人事代理”。
姚柳村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的新媒体技术员,目前主要负责学院新媒体运营工作。说起去年的留校之路,姚柳村十分感慨。
姚柳村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于2015年7月毕业后与学院签约了两年的聘用合同,迄今为止工作已经一年多。去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得到了在学校宣传部实习的机会。
“学院一直很重视宣传工作,当时学院也申请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可是没有什么起色,我刚刚接手的时候公众号关注人数才有4000人左右,现在已经3万多人了。”在当时的全国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上,姚柳村所在学校都不在百名内,她通过各种优秀专题,阅读量一路飙升。“不到1个月,我们竟然冲进了第一!后来的排名也基本上保持在前五”。
由于姚柳村的能力突出,毕业的时候,学院党委会议决定将她留校,她也成为学院10多年来第一个留校的学生。
“我们学院现在招聘的老师至少是研究生以上学历,而我只有大专学历。因为学历问题,留校时,校方和宣传部做了很多努力才能实现。”
作为专科生留校,姚柳村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学校最终给我开的工资是2500元一个月,扣完五险一金到手才1900多元,这个工资我领了整整一年。和研究生毕业的新老师相比,我每月足足少了差不多两千元。”姚柳村说道。
学校也一直在为姚柳村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机会。今年9月初,学校再次召开党委会决定,提高姚柳村的工资,按同类人员给予工资发放。马上,姚柳村就要拿到改善后的工资了,而这却需要学校进行多方协调。
学校的努力让姚柳村看到了希望。“现在我一边工作一边读本科,接下来还要读研究生,我打算在念完本科之后再参加学院的公开招聘。”姚柳村说。
而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云磊,正在准备和学校签合同留校。热爱摄影和新媒体运营的他多次帮助本校的微信公众号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微信排行榜榜首,深受学校领导的赏识,为了云磊可以顺利留校并得到同等待遇,学校也给予了不少“特殊待遇”。
“学校目前招聘基本上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去年学校出台了一个文件,获得国家级竞赛A类奖的同学有留校的资格,但前提先是有3年的劳务派遣考核期。如果过了考核期,合格的话,可以转为人事代理,才能与其他老师实行‘同工同酬’的待遇。”云磊说。
“目前,我并没有获得相关荣誉,但由于我曾给学校作出了很多成绩,学校准备给我特事特办,学校领导正在讨论这个事情。然后就是编制问题,因为学历达不到,编制是弄不到的。我现在准备自考,考一个与传媒和新闻相关的本科专业,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云磊说。
对于学校来说,留下优秀的学生为学校工作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为,他们不仅熟悉学校的情况,还可以延续学生对于母校的热爱之情。然而,大专学历却成了学生与学校都不得不面临的尴尬,不少高职毕业生呼吁,学校应给予高职毕业生同等的竞争机会。
云磊表示,“如果仅仅是因为学历问题,而被很多单位拒之门外的话,那就意味着对全国很多有能力的专科生来说,一棒子打死,永远无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用人单位应该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尤其是对于有特别能力的优秀专科生,应该适当放宽些。”
胡磊也认为,身边的同学通常都是在一线操作工岗位上工作,除非后期继续提升学历。“其实,我们的专业技能一点都不比本科生差,但就是因为学历问题,在准入门槛上就已经输掉了。”胡磊说。
对此,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祝木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坦言,学校所有招聘的方式都是通过公开招聘。“按现有有关部门政策要求,专科生留校只能走劳务派遣方式,他们的劳动关系是跟劳务公司签订的,学校再跟劳务公司签订,是一种三方的用工关系。专科生也不能进入编制,待遇跟编制内待遇差距很大”。
祝木伟解释道,学校对劳务派遣岗位是放开的,对学历没有过多要求,看重的还是能力,但要进入编制的话,有关部门有明确要求,必须要高层次人才才能入编。“这一方面是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从学校目前用工形式看,需要考虑整体平衡的问题”。
对于高职毕业生留校工作,祝木伟认为,这对学校发展是有好处的,学生对学校有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他们在工作中更有优势。“我更加看重的是个人的能力,只要适合这个岗位,在同等条件下,我会优先选择本校的学生,因为要是对自己培养的学生都没有信心,那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是值得怀疑的”。
祝木伟认为,这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还需一个过程。“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国家需要改变的,那就是在招聘人员时不要设定学历门槛。目前,专科生到私营企业就业没有问题,但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的话,设定学历门槛是一种歧视性政策”。
而对于非公办高职院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来说,让本校的学生留校就相对容易一些,但院长单强表示,他更鼓励学生去企业工作,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学校。
单强表示,公办高校一般没有用人的自主权,如果受到学历的影响,能够做到“同工同岗位同酬”已经是对自己毕业生的一种尊重。“现在关键在于,很多公办高职院校对于自己毕业生用劳务派遣形式或临时工来使用,是不合适的”。
单强强调,公办高职院校应当在用人方面松绑,否则职业院校留校生待遇很低,很多社会保障也难获得,他们就会没有归属感。“当然,这种不合适是社会大的制度环境造成的。我想我们公办高职院校能够有所改善的话,可以率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尝试,公办高职院校还是以岗位能力来论绩效,工作干得好就应该享受相应的待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想到加拿大曼省--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