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质变重庆”的“职教杠杆”
一座城市的质变,最离不开的是人。
而对于人的培养,职业教育必须挑起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重庆市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培养产业和市场急需人才,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城市质变的脉络才变得更加清晰。
站在发展的风向标下,撬动“质变重庆”的“职教杠杆”越来越有力。
现象一
2015年6月9日,重庆市政府与教育部正式签署了共建现代职教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的协议,这标志着重庆市现代职教体系已纳入国家职教的改革重点。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总体发展居全国中上水平、西部前列。
与城市发展“共话改革” 政策加码,深入城市肌理的职教谋略
在去年年底的全国“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纪念职业教育法公布实施20周年”上,重庆市作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为全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探索经验。
重庆职业教育有什么底气能面向全国发出“好声音”?
事实上,这完全得益于重庆市将职业教育发展深入到城市肌理中,全方位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共话改革。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推进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推动重庆市职业教育总体发展居全国中上水平、西部前列。
“十二五”时期,重庆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涉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队伍建设、财政投入、质量保障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文件。
为了能让一个个“蓝图”成为现实,重庆市还在财政投入、土地供给、师资配备、学生资助、人才待遇等方面综合施策,仅是2016年就遴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建设项目8个,安排建设资金1.6亿元。优质学校比例、生均设备值、校均规模都在西部地区居于前列。
可以说,职教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与作用得到凸显。
去年,重庆市更专门出台《重庆市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使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在全市职业院校得到了全面落实。
更完善的制度、更规范的办学、更特色的活力、更高效的质量……重庆市职业教育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实现了明显提高。
现象二
16个职教园区、27个区域性行业性职教集团、200多所职业院校与7000多家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举办企业冠名班200多个,近3年订单培养15.4万人……产教融合在重庆走向了“本土化”的深化。
与产业升级“共话创新” 连接经济,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探索
重庆发展亟待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力,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重庆职业教育也将发展触角与经济连接,围绕产业布局职教格局。
将主城区作为职教核心区,打造出万州、永川两大职教基地,并形成涪陵、黔江、江津、合川4个职业教育区域中心,职教与产业的距离被拉得更近。
围绕产业布局学校以外,重庆市还提高了专业对接产业的“匹配度”。
据统计,中职学校168个专业有36个与重庆市“6+1”支柱产业对接专业,有18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有74个与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对接,有17个与现代农业对接。而高职院校的312个专业也同样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的专业结构体系。
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连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的探索还不止于此。
为深化产教融合,市政府还专门印发《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通知》,加强教育与产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大型骨干公司、企业及企业集团的协调与联系,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教对接。
企业需要什么人,重庆市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人,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将人才培养提档升级,从而更进一步满足产业需求。
在“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的基础上,重庆市启动了“五年制”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和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3+4”分段培养改革试点。同时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全市近90%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均能拿到“双证”,实现了更好的就业与发展。
此外,重庆市还印发了《重庆市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等文件,并通过强化德育工作、强化校企合作、强化质量检测、推进信息化建设、组织技能竞赛等举措推动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
从学生到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再到高级技师……职业教育的培养链条日益完善,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搭建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实。
现象三
“十二五”时期,重庆市中职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71.9万余人,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4.4万余人,城乡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的比例超过了63.5%,助推了全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70余万人。
与社会服务“共话民生” 心系人人,职教惠民足迹遍及山与城
一名职业院校的学生这样说:“我毕业后要当农民,但是是新型农民。”
的确,梦想不一定要在城市才能得到安放。在农村就好业、有前途也成为重庆市很多职业院校学生的新选择。因此,重庆市中高职院校开设了42个涉农专业,涉农专业在校生超过2.5万人。
不仅仅是学生,为了让更多“田坎上”的人在农村留得住、过得好,重庆市还通过采取送教下乡、模块化教学等方式帮助他们在农村学技术、增收入。
与社会服务“共话民生”,职业教育才能更有温度、更有高度。
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职教扶贫”,让职业教育释放出更强的民生味。
有数据统计,“十二五”时期重庆市城乡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的比例超过63.5%,助推了全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70余万人,全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达到了29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接近30%。
另一方面,重庆市还重点对进城农民、三峡库区移民、扶贫开发对象、高山移民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乡劳动者提高素质、充分就业,累计助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800多万人。
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也能极大推动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力的提升。
为此,重庆市建立起市内学校与市外学校、城市优质职业学校与农村中职学校合作办学机制。近5年,先后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中职学校建设实训基地55个、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0个、国家和市级中职示范校19所。
早在2006年,重庆市就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五类困难学生”全额资助学费、包干补助生活费和住宿费政策。2012年秋季开始更将免学费政策覆盖全市所有中职学生,外地来渝中职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此外,建卡的贫困户家庭中职学生每年还有3000元的资助生活费。
也就是说更多学生在家门口就能读上有品质的职业院校,但更让这些学生“心动”的是,他们不仅有书读,还能免费读,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这正是重庆市用职业教育撬动“城市质变”最温暖的杠杆力量。
链接
这些职教“福利”:@所有人
近日,重庆市发布了《重庆教育“十三五”规划》,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布局。“十三五”时期,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学生乃至企业可以得到哪些发展?又有哪些“福利”和“礼包”需要领走?
“学校礼包”
鼓励应用科技型本科院校与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合作办学;
重点打造一批示范学校、骨干(特色)专业、优质教学资源;
加大对高职学院高水平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建设;
在已有基础上建设国家级和市级高水平高职院校20所、中职学校30所;
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使其对接重庆新型产业专业点达到1000个;
在已有的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中建设2-4所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
“学生礼包”
加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及优秀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中职公共基础课和学生专业职业能力质量监测;
完善中职电子学籍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
构建从中职、高职专科、应用技术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健全“知识+技能”的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招生办法。
“企业礼包”
支持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骨干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多样化发展的职教集团;
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实行校企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建设一批区域性、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资源举办职业教育,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格局。
声音
谈谈我们的职业教育“获得感”
中职教育和经济发展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关系,所以身为职业学校的校长,我的获得感就是让师生、让学校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从而推动重庆的产业经济也有很好的发展。
作为校长,要不断引领学校创新才有获得。
我们把茶叶专业做成了特色品牌专业,我们开辟了小班师徒制教学,我们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制茶人才,也将民间手工制茶技艺传承了下去,助推着重庆市“茶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
当学生得到了一枚枚国赛、市赛的金牌时,当学生在全国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上一次次得到一等奖时,当学生荷球队代表中国参加亚洲荷球锦标赛时,那种骄傲就是我的获得感。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何仁聘
为了帮助更多职业学校学生和待业人士能够在电商行业创业,我们创办了一个众创空间,让更多人可以在这个“孵化器”中学习、实习、成长,同时也让大足的特色农业产品和五金通过他们创新创业更好地走向市场。
电子商务行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但职业学院不一定都开设有这样的专业,所以我们就联合大足区内的职业学校开展了几次培训,一方面培训电商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培训创业知识。活动下来有学生给我说:“以后就是想开淘宝店也有点门道了。”可以说,学生的获得就是我的获得。
这几年感触特别深,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培育出了很多电商产业人才,产教融合让我们也成为了“受益人”,有技能人才,电商产业发展就有底气。
——重庆市大足区电子商务协会会长 朱金河
那天我们正在外面测导线,还没测完就下起了大暴雨,我们决定测完再走,自己淋着雨却给仪器打伞,这样的场景虽然有点搞笑,但我们几个队员却因此建立起了默契和友谊。就是这些琐碎的收获拼凑成了成长的过程。
我对未来很有信心,职业教育教会我去发扬匠人精神,用执着专注、追求完美的态度学习和工作。就像我所学的测量一样,它是一个有着绝对严格标准的行业,每一次简单的测量都不允许一丝一毫的偏差,所以努力地去追求极致,才是匠人该有的品质。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量专业学生 刘奇
职教大事记
2006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五类困难学生”全额资助学费、包干补助生活费和住宿费政策。
2007年,重庆市出台《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200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重庆职业教育,提出只有把职业教育办好,才可能真正使其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
2012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市政府还印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来渝开展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提出“让重庆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典范”。
2016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与教育部办公厅共同印发《共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试验区实施方案》。
职教数据
目前,全市现有中职学校182所,其中国家级重点53所,市级重点45所;建成国家中职示范学校30所,立项建设市级中职示范学校34所。现有高职院校40所,建成国家示范高职3所、国家级骨干高职3所、市级示范高职8所、市级骨干高职3所。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重庆市中职选手金牌和奖牌总数连续7年保持中西部第一。在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连续7年荣获“组织贡献奖”,并获得“十年成就奖”。
来源:重庆日报
确保各地高考录取率不降低!教育部部署2017高招计划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