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期培训,能多听听老师的心声吗?

2017-07-12 职教圈

今日话题:

最热的这两个月里,很多老师原本以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好好陪家人了,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收到暑假教师培训的通知了吧?然而,老师们是否喜欢暑期培训,你们了解过吗?

正方老师们是这样认为的教师培训是件好事,老师们平时工作较为紧张,利用假期充充电、提升专业水平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部分老师在优质的教师培训中有了许多收获,认为这段时光很值得,纷纷为培训点赞;但是也有一定的顾虑:教师培训,想说爱你不容易宝宝想学,内容难懂:



“很多时候,培训内容侧重理论性的概念,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最后还要进行考核。”


感觉自己是学霸:




“不管学与不学都可以轻松过关的结课考试有时候感觉就是在耽误时间。”


仿佛有一台时光机:




“参加了两门教师培训。第一门很多人是抄的,我和另外三个同事却没有任何理由就"不通过"。第二门还没结束,培训通过的证书已经发下来了。”


要上进,先培训


“有些培训强制参加,否则不能参与评优和晋升,这种用晋级裹挟的培训真的让我们很受伤!”


 也有的一部分培训内容和形式固化而机械,常常是把学历教育的课程压缩到教师培训的课堂,希望让老师们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和实际脱节的理论知识;这种短期培训的考核结果实际上并不能全面反映老师的真实水平;参与度、考核情况和将来的晋升、评定挂钩,收获却很小……这些都让一部分老师对培训爱不起来。

反方老师们是这样认为的    教师培训

是否一定要集中在暑期?

暑假原本是教师休养生息的时间。教师平时工作忙、压力大,暑假应该让他们好好放松;或者让他们“行万里路”,外出旅游,读一读社会活教材。


可当下许多教师培训都集中在暑期,培训时间动辄十多天,占用了教师本该休息的时间,也难怪教师会有抵触情绪。如果教师带着抵触情绪“被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我以为,教师培训,关键是内化。教师培训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旨归。培训部门应该根据教师的需要,强化校本培训,打通“教、研、训”壁垒,化整为零、分散安排培训时间,加强过程性管理。


教师毕竟都是实践者,应该把培训嵌入日常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行为跟进、同伴互助、读书学习、教育写作等方式,让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并与考核捆绑,让培训从无序走向制度,从有形走向无形。


教师培训

即便安排在暑期,也一定要接地气。


当下的教师培训,讲排场、摆阔气、请名角等攀比风盛行。看谁培训的人数多,看谁邀请的专家级别高,似乎只有这样,培训成效才会越“显著”?


因此,不少培训部门都削尖脑袋、不惜血本请教育“大腕”;一些学校也纷纷仿效,绞尽脑汁设计培训项目,挖空心思凸显培训主题。这次是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下次就是创课、慕课、翻转课堂……


培训不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不看对象和需求,人家培训什么,我也培训什么,盲目跟风追潮,培训的“翻篇”比翻书还快。


笔者并非否定这些培训的重要性,但我想提醒的是,希望管理者多一点理性思维,从学校和教师的需要出发设计暑期培训,这样才会让教师有参与的积极性。


我以为,教师暑期培训应该帮助教师填补素养短板。教师是培训主体,培训评判权应该在教师手里。其实培训的“米”就在教师身边,我们应该“眼睛向下”,聚焦问题,化差异为资源,多开展“兵教兵”培训。


让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同坐一条板凳”,一起磨课、磨题;骨干教师要多上示范课引领,同时多进普通教师课堂“捉虫”,一起改善教学品质。这样的培训,教师肯定欢迎。


能否在暑期

培训前多做做“热身运动”


要先弄清楚,教师的知识结构性欠缺在哪里?教学薄弱点是什么?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要有好效果,必须打有准备之仗。作为培训部门尤其是学校,当下需要强化以下两方面建设:


第一,加强教师培训个体档案建设。为推进教师培训信息管理现代化奠基,既帮助教师厘清自己的素养欠缺,又帮助培训部门和学校摸清教师个体的素养底子。


第二,加强学校的培训平台建设。学校要利用微信、微博和QQ群等新媒体,广泛征集教师对培训的意见、建议,梳理归纳,提炼出共性问题,使培训有的放矢。


同时我以为,暑假引领教师读书,不失为补短板的最佳路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学校和教师精神成长的书,那就是学校。”朱永新教授也说过:“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阅读的关键人物是教师……如果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无数事实也充分表明,好教师都是阅读炼就的。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就是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最好的备课。


因此,暑期教师培训,不妨从引领教师阅读开始,不仅引领他们有选择、有智慧、有坡度地读经典,还要跳出学科和教育,鼓励他们自由阅读、跨界阅读。让读书成为假期愉悦身心、提升素养的最佳方式。炎炎夏日,让阅读为教师带来一片清凉的精神世界。

您如何看待暑假培训:

来源|中国教育报,有整合与删减,作者不详,内容为作者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德国:“工匠精神”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

生源流失,德国增进职教吸引力

同样是职业教育,为何德国培养出了工匠精神?


中职学生--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