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议基于核心利益捆绑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2017-10-20 何力 职教圈

校企合作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说明古人早已意识到任何交往、合作都离不开“利”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延伸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外相哈默斯顿,则把“利益”扩展到国与国之间。他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流传到中国后,则被无名氏修改为:“人与人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让一些利己者为赤裸裸的个人利益,找到了“理论依据”。

不过,无论人们对“利益”如何理解,但合作必定是以合作双方的利益为基础,尤其是校企合作,回避不了“利益”二字,只是校企双方以什么的方式合作才能双赢,而非有一方“无利可图”或成为利益受损方。不少校企合作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双方或某一方,尽管有合作的基础,但没有深刻的理解校企合作中真正维系双方长久合作的,即不是社会倡导企方的“企业社会责任”,亦非校方自诩的“服务企业、为企业培养人才”,而是校企双方的“核心利益捆绑”。

因此,首先我们有必要准确理解校企合作的内涵。

一、校企合作的基因

百度百科认为: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百度百科对校企合作的定义,说明职业院校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是为谋求自身发展,显然是出于“利己”的目的,但只“利己”不“利他”,自然无法与企业合作,所以“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不过百度百科对校企合作的定义,显然忽视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的。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追求更高的企业效益,也就是说“赢利”是企业的基因,所以,我们发现企业对直接卖设备给学校往往表现的更为主动。而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则是为了专业做强做大,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亦即“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基因。

二、基于核心利益的校企合作模式

基于核心利益的校企合作模式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模式一: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将企业引进学校,意即将企业的经营模式或生产模式建在校园内,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模式二:工学交替模式

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三种:一是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跟岗实习,按学期或学季轮换;二是顶岗实习,一个学期或一年时间全在企业。三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课程,到企业进行技能提升训练,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瑞典的双元制模式。

模式三: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

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实操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模式四:"订单"式合作。

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主体作用。

模式四所说的"订单"式合作,其实也是我们今天所推崇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其实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并不局限这四种模式,而这四种校企合作模式亦非泾渭分明,校企合作实际运作,各模式之间事实上互有交叉。只是这四种校企合作模式一直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可和推崇,在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评估、评价中,专家亦基于这四种模式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进行量化评分。

三、基于核心利益捆绑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尽管校企合作是基于核心利益的捆绑,问题是,在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深度而又长久、双赢的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并不多见,绝大多数所谓“成功”的校企合作,基本上停留在“挂牌”和向专家汇报的PPT上,多数教师对校企合作也颇有“微词”,认为企业没有尽社会责任,只是为了挣学校的钱,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似乎只对学校购买企业设备、技能大赛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兴趣。至于师资培养、学生对口就业、课程开发、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等是学校最需要的,也可以说是学校的核心价值或利益,则基本上是虚晃一枪。而由企业主导的技能大赛事实上也是企业为了卖设备给职业学校玩的障眼法,大赛能否得奖,与学校投入在设备上的金钱有关。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即不信任,也不愿在此投入,只是企业出现“用工荒”或需要廉价劳动力时才会想到中职学校。

然而,没有深度的校企合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只能扮演“维稳”和次等教育的角色,也无法让当地政府、企业认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为企业培养技能、技术人才并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是与普通高中不同性质的同一层次教育。

学校抱怨企业唯利是图,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没有长远目标,有个别老师和管理层甚至认为企业老板都是奸商,与企业老板打交道要保持高度警惕。现实中,中职学校被企业“坑”的案例也相当多。

其实,中职学校管理层、普通教师对校企合作的抱怨,虽说不是空穴来风,但对企业缺乏深层次的认知有关。

企业最大的责任是纳税,必须保证员工有工资发,有资本才能运行才能扩大再生产。因此企业第一生存法则是赢利,也就是说逐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因。企业只要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就没有被指责的理由。

学校靠纳税人供养,可以不考虑赢利,也容易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责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没有长远目标”。世界500强的思科、微软、谷歌之所以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是由于他们的赢利能力强,抗风险的能力强,因此他们更有“长远目标”。而中小企业,赢利小,抗风险能力弱,活下去才是他们的最大目标。

因此,利益捆绑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亦即没有利益捆绑就没有校企合作,作为学校不应“耻言利”,而且作为职业技术学校,我们也应思考如何让企业“赢利”。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如希望双赢的校企合作,应重点从两方面去思考和探索:一是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合作前的选择比合作后的经营更为重要); 二是基于利益捆绑的校企合作如何运作?

四、基于核心利益捆绑的校企合作面临双向选择

绝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教师,鲜有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主动去选择企业,而常常是被动的等企业找上门。问题是主动找上门的企业,绝大多数清楚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核心利益所在,但并不太关心或并不知道学校的需求是什么,学校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并且常常利用营销策略说服学校购买学校原本不需要的产品。

企业与学校合作,至始至终的目标就是“赢利”,而学校与企业合作,由于受“政府闲不住的手”导向性指令或校长办学理念的影响,不同时期,利益并不完全相同,亦即校企过作过程中,学校对自己的“核心利益”常常是模糊不清,或者囿于眼界和对市场的陌生,容易造成利益“受损”的一方。

如10年前,国家比较倡导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少中职学校对能提供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的企业趋之若鹜,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陷阱,

下面我们以国内南方几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十年走过的校企合作之路为例,试析职业院校在选择企业时存在的误区。

1.基于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选择企业存在的误区

10年前,工学交替是教育部最为推崇的校企合作模式。当时,不少贫困地区的学生交不起学费,而政府又没有足额经费给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生存需依赖学生缴交的学费(当时就读中职学校的农村户口学生还不能免学费)。

2005年,当时中国的经济以两位数的增长傲视全球,企业需要大量流水线工人,但成年人,尤其是城里人又不愿意上流水线工作,且工资要求不低。聪明的企业家想到了中等职业学校,于是主动找职业学校,学生的学费由企业出,还为工学结合的学生提供住宿和发工资给学生(工资自然比请成年人要低)。

我们知道,师范学校的学生去学校实习,不但没有实习工资,还要交实习费给实习学校。学生的学费由企业出,不用学生交,而且还发工资给学生,对于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无疑是“雪中送炭”,当地政府也大力支持,认为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表面看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厂,与今天教育部推崇的“现代学徒制”似乎不谋而合,问题是工学交替的合作内容有违教育规律。一是学生到流水线工厂工作,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西方先进国家基本上是由机器人操作),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提升技能,完全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做中学”的场景。二是虽说是工学交替,但实际操作是以“工”为主,以“学”为辅,学生白天工作,晚上上课,类似于文化补习,而且有时为了赶工,企业还要“工学交替”的学生加班加点,作为年龄15至18正在发育、成长的学生,这样的工学交替显然有违学生的成长规律。

表面上,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三年,工作、读书两不误,事实上工作没有误(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也不会容忍学生误了工作),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技能学习则给误了,可持续发展必备的综合素质培养给误了。虽然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前教育部长周济语),但和纯粹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培训是有区别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常常被混为一谈),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话说就是为学生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当年,也有老师对这种所谓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模式提出异议,但被“正能量”的主流媒体所淹没。

不过,这种所谓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模式最终被学生、家长抵制而销声匿迹。当年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模式之所以走入死胡同,原因是没有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校企合作,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成长,忘记了学校的核心利益是“培养人才”。同时也说明长期呆在“象牙塔”的学校老师、行政管理人员,对主动找上门的企业认知不足。

2.基于学校引进企业模式选择企业存在的风险

引企入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最为希望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成功的则寥若星辰。如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校,2010年与某市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将2000多万元的设备进驻学校实训中心,开设SMT专班,产教结合,培养SMT/AI设备操作、维修人才等,给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校带来的利益是:广东省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招生出现困难或专业停办,而某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则一枝独秀,每年仍保持招生220的规模,并且还衍生了其它新专业。可这一引企入校的模式鲜见其它职校成功模仿和复制。说明引企入校选择企业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这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支持力度有关,也与企业的经营者的能力有关。如企业经营不善,诚信缺失,职校很容易成为利益受损的一方。

至于其它校企合作模式,如校企互动式模式、"订单"培养模式等,也同样存在上述校企合作模式选择企业中存在的误区和困境。

不过,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校企合作模式,如**专班模式(全国有近四十间中职开设)则是比较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其成功之处在于:校企合作的定位是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打造“人才蓄水池”(这与职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核心利益吻合),企业并不直接从卖硬件设备中获取利润。但由于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比较“短命”,所以不少打着校企合作旗号的企业,事实上对培养人才并无兴趣,而是直接卖设备给学校获取利益。

3.选择以打造“人才蓄水池”为目的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综上所述,为企业培养基础性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具有积极心态、健康人格的社会人即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存在的价值,也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核心利益。

事实上,学校的核心利益与企业的核心利益并没有冲突,只是不少企业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更看重“眼前”,更关注校企合作眼前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这难免会违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并与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矛盾。总之,作为职业学校必然要选择以打造“人才蓄水池”为目的的企业,事实上生命之树长青的企业也比较看重“将来”,并不会把学校当成“唐僧肉”。

五、基于利益捆绑的校企合作如何运作?

这个问题,虽然不能说是“世界难题”,但实际运作会遇到校企双方都想象不到的问题和障碍。

合作必然面临运作,校企合作只能在运作过程中突破障碍和寻找问题的答案。

首先,作为利益捆绑或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应主动与“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沟通,建议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放在恰当的位置,如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法律、法规,设计有利于校企良性互动,可操作性强的的制度。这方面在职教发达的国家就有成熟、成功的作法,我们只需“拿来”和消化。

其次,学校管理者应深入了解企业,象企业家哪样思考。比如有的职业学校,出于对企业的深刻了解,打破常规,把学校利用率低,老师又不能熟练操作的实训设备放在企业,作为企业的生产设备,并安排学生到企业直接跟岗实习。表面看是学校固定资产“流失”,事实上是让学校的实训设备效益最大化,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的最佳体现。这种属于“另类”的做法,事实上也给学校管理者一个课题:职业学校的实训室是否必须建在学校?

这间“另类”中职学校,由于在基于利益捆绑的校企合作运作中突破传统思维,成为了成功校企合作的典范。

再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企业家也有必要象教育家那样思考。事实上有的企业家就是这么做的,比如,世界著名的计算机网络公司思科(CISCO),免费为职业院校开发和产业对接信息技术类精品课程和免费培训职业院校师资,把支持教育作为企业的公益行为和社会责任,企业除了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也为自身打造了“人才蓄水池”,亦奠定了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


作者简介:何力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大家都在看

加强职教人才培养质量 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

如何让企业爱上现代学徒制

切除2/3肺坚持上班:现代教育不鼓励教师"不要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