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职“双一流”建设驶向“快车道”

2017-11-29 解艳华 职教圈


当前,本科院校正在积极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后示范”时代如何提升内涵,打造“一流”,完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的任务?在杭州举行的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交流研讨会上,高职校长共同建言谋策。


▲11月25日,在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交流研讨会上,浙江金融学院会同全国十余所高职院校发起成立了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协作委员会。


高职也有“双一流”

“现在大学‘双一流’建设已在如火如荼进行,应用型本科转型进展也十分顺利,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广泛展开,在高职领域最具标志性的和最具影响力的项目就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11月25日,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主办、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承办的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交流研讨会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建松如是说。


2015年,高等教育领域出台了三个文件,《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业内看来,这三个文件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分类管理鼓励办出类型特色的制度引领。


相较于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应用型本科的转型,高职领域的“双一流”极少被社会所认知。实际上,早在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的目标任务。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明确提出,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左右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优质高职项目甫一推出,在高职院校中立即引发关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份公布或公示了202所国家优质校立项建设名单。


在业内看来,这是国家对高职教育进行的新一轮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也是为高职院校开启新一轮综合改革、内涵发展提供的难得战略机遇。


让一部分高职先发展起来

“过去十年,我们通过示范校建设,迎来了社会对高职教育高度赞誉的发展关键期,实现了软硬件环境的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声誉和社会效益得到极大提升。”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崔岩在会上说。


崔岩所说的“示范校”建设,起源于10年前,“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继续加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启动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在全国遴选了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着力推进骨干高职院校进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高。


在周建松看来,示范高职建设作用在于唤起重视、促进定型。“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对突破‘压缩饼干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作用明显。”


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带动了高职院校整体水平的发展,但在新时代,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与现实教育的单一性、同质化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如何扩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对示范(骨干)建设形成的优质高职教育资源本身需要进行规模扩充,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从而扩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总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在会上列举了一串数字,我国普高毕业生人数自2011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而“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将继续保持总体增长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总量将接近普高毕业生人数,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逐渐变成了上好学,对优质高等教育需求不断增长。除此之外,产业转型升级和大数据时代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职院校必须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优质高职院校,就是要以满足人们对优质高职教育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实施特色化、个性化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4月份在唐山举行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推进会上,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从总体上看,高职教育像发展中国家一样,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像学生跑操一样,一个方阵、齐头并进、均衡发展是不行的,必须让一部分学校先发展提升起来,起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学校发展提升。”


与会人士认为,通过工程和项目引领,建设一批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较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成为高职院校再次发力的重要抓手。


优质高职的“地方”行动

那么优质示范校的标准是什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曾提出:“要打造一批‘本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能交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输出中国方案,形成世界标准”;在国家督学、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主席董刚看来,优质校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治理水平先进、师生素养卓越、专业建设一流、社会服务有力、办学特色鲜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科院高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研究员则认为,产教融合是从示范到优质院校建设的主线。


现实中,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崭露头角。据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朱鑫杰介绍,浙江的优质暨重点高职院校建设于去年11月正式启动,今年6月,公布了20所高职重点暨优质建设校名单,建设期为5年。其中5所为重点高职院校,每年投入建设经费5000万元,15所为优质高职院校,每年投入200万元。


山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于今年2月发布了《关于实施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通知》,《通知》指出,将以3年为周期,到2020年,省内要建设6所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20所以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优质高职院校。据了解,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包含机制创新、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技术与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国际交流、质量管理和特色文化建设等8个方面内容。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秀萍介绍,该校利用相继兼并买断的15个校、企及国家职教基地和引多企入校,形成“前校后厂、产学一体,贴近区域、开放办学”内生性的集团化办学格局,目前学校已经实现生均经费1.7万元,政校企多元投入项目资金达4110万元。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方小斌介绍,该校及时调整专业(群)设置,适应产业发展,目前已经覆盖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校办企业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实用新型机车产品,1项填补电力机车配件空白,产品随主机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职院校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周建松说。


走向精细化发展道路

“目前优质校建设有一些误区,第一,很多还在套用示范校建设的标准、语言,如何提供具有中国智慧的方案,大家还没有形成共识。第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目前一些学校不重视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第三,忽视专业建设在优质校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唐山举行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推进会上,马树超曾做过这样的提醒。


一项针对江苏15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示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机构转型发展不同步、部分专业重复设置、专业调整与建设缺乏系统布局”等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优质高职不再是中央财政集中投入支持少数学校发展,而是鼓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重点建设。针对此,基于示范校建设时期的财政管理经验,浙江省财政厅负责人指出,以前的“优”主要是评出来的,而且一定数年不变,经费使用难以做到科学而公平的绩效评估。“今后要通过动态考评和财政奖补的方式,调动学校、院系、教师的积极性,使得专业建设成为自主行为。”


除此之外,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境,比如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王资在会上就表达了希望国家能根据地域特点,给予西部欠发达地区相应的财政补助的期待。


对此,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林宇曾表示,虽然当前优质校建设是由地方先行投入,但教育部也在争取国家层面能加大投入。据了解,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强化了绩效考核,教育部为此制定了一些细化指标并每年采集。三年建设期满后,每个项目要有绩效报告,各地任务和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将作为中央财政改革绩效奖惩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验收的重要依据。


“优质高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获得省级优质立项知识建设的第一步,还需从‘办学水平、综合改革、师生素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办学特色’等方面下功夫、提水平、做表率。”董刚表示。


来源:人民政协报

查名单、找干货、看点评

大家都在看

以“诊改”思维求解管理难题

这些“泥瓦匠”“喷漆工”为何被请进中南海?

辅导员为什么这么让人“讨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