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冈
◆ ◆ ◆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有幸参加《湖北警察》杂志的笔会,去了一趟黄冈。黄冈地处鄂东,属“吴头楚尾”,因为在长江边上,也为水岸都市,位于湖北、河南、安微三省交界处。
黄冈这地名算是与苏东坡联系在一起了。尽管苏东坡在那里只待了四年时间,并且是作为一个官员遭贬谪后去的蛮荒之地。苏东坡既是一位官员,又是一名文人。当然,他流传千古的是他的文章,而不是政绩。而且他的仕途并不稳,屡遭贬谪,也就是现如今的话语,越挫越勇。他并没有因为成为百姓了而放弃自己的爱好。他其实也是在以自己的身世向人诉说,这些名呀、利呀的身外之物,可以统统抛开。在黄冈那地方,为了生存,他自己开荒种地,耕田种麦,他开垦的那块地在城东的山坡上,所以他又将名字取为东坡。苏东坡之名由此而来。
我最早理解苏东坡先生,并不是读了《赤壁怀古》的原因,那诗词,我是在学校学习的,老师要求我们把它背下来,内容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不是我一个十几岁年龄的女学生所理解的。背是背了,不明所以地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我最早喜欢苏东坡,是在《中国食品》还是《中国烹饪》的杂志上,苏东坡算是一位美食家。
父亲早年在中国食品大学进修,家里有堆积如山的营养与烹饪的书籍,其中就有中国食品及烹饪的杂志,里面有一个栏目专门讲经典菜式,对菜品的来历,文化、营养、做法一一介绍。有一道东坡肉的做法,类似于现在的湖南的红烧肉,就是任肉在锅里炖熟,不要去翻炒。东坡在黄州的时候,几乎就是农民,所以,他的菜中没有山珍海味,只是农家小菜。“地碓舂糠光如玉,沙瓶煮豆软如酥”这是写豆类的做法。“蔓菁缩根已生叶,韭菜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这里面写的是田中芜青、韭菜、荠菜及青茼蒿的做法。以东坡先生命名的菜品有“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腿”等等。看来东坡先生把自己的平时生活都写进了诗中。黄冈有一句关于酒的民间俗语:“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 东坡诗句里有“酸酒如齑汤,甜酒如蜜汁。”这酒就是黄冈的老米酒。过去的文人把酒雅称为春。东坡先生在广东惠州的时候,也自己做酒。因而惠州罗浮山将他喝的那种就叫罗浮春。这才是最有性情的诗人,能吃能喝。与老百姓没有距离。这才是真正的诗人,把他的情怀与生活裸露在世人的面前,光明磊落。
黄冈城区有一个很大的湿地公园,在里面游走一圈要三个钟头,这湖为遗爱湖公园。遗爱一名就是源于苏东坡在黄冈的一篇《遗爱亭记》,苏东坡曾说过一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他喜欢去的遗爱亭,应该有竹子。在这篇遗爱亭记,有一句话是: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翻译出来就是,这竹间亭很平凡,游而去之,思而得名为“遗爱”。所谓遗爱就是为官一任,他离去之后老百姓都会思念他,也是留下仁爱的意思。以前学对联,听说过苏东坡的故事,也有东坡先生的妙对。苏东坡一直与高层王安石意见相左,所以屡遭贬,有一次,他与王安石看到一房子根基不牢,墙向东边倒,王安石马上出了一上联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苏东坡并不相让,脱口而出一句“是置安石过也”。这些文章与妙对,可以看出一个文人的胸有成竹,是与平时的生活累积息息相关。苏东坡先生能够将每道菜,每餐朋友聚会都写出来,足见他很用心。首先是他善于观察,其次是善于思考。只有观察与思考,才能产生灵光。
真性情出诗人,真情实意地书写才能产生育人的作品。笔会上,我有幸得到我省优秀作家夏凯签名书籍《出息》,该书就是作者发自内心创作的小说,读后几天里,那里面的人物,依然在脑子里盘旋,好像我无比担心又特别纠结,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感觉就是余音缭绕吧。在笔会上,听诗人们朗诵自己的作品,特别兴奋,感受文字与节奏的双重效果。每篇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那些文字就如雪花一样,从天上下来,飘呀飘,飘到房顶、树杈,飘到了尘埃里。它们是回不去的,它们只会润化人心。
黄冈这地方有太多值得书写的内容:全国知名的黄冈中学,在市中心,当地人把那条街称为学生街。就是这个称呼,没有冠名为开发商的名字,也没有选用企业的名字,更没有用名人的名字,就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学生街”。可以看出当地人对学生的尊重,对教育的高山仰止。学生街闹中取静,十分清雅。当地的出租车司机说,车辆在那里走,尽量少按喇叭,以免骚扰到了学子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