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妈妈,请别看
话说许多许多年前,当手机和电邮都还不普遍的时候,我有位朋友担任某男生中学的训导主任,为了防止学生交女朋友,他使出了各种手段。所有由校外寄来的邮件,训导处都要抽查,看是不是情书。
有一天他接到一封厚厚的信,拆开来,全是肉麻的句子。问题是没写收件人的班级,名字显然也是假的,因为他查遍了全学校学生的名单也找不到。这训导主任很鬼,他把信重新封好了,钉在学校门口的布告栏,再躲在远处,看哪个学生会去拿,到时候可以人信俱获,好好修理。
他等了一天,没人去拿,心想学生恐怕还没看到,于是把信收回,第二天钉回去,再偷偷地看,还是没人拿。主任还是不死心,第三天又钉出去,等了一天,又没人拿,这时候有学生来找主任问事情,这主任才答完,转头发现信不见了。
还有个故事!每年到了四月初,美国高中的毕业班学生就会心神不宁,因为申请大学录取的通知单就要寄到了。
据我女儿说,常常有同学才下课就接到家里的电话,立刻就跳起来尖叫,想必录取了好学校,但是接着那学生又可能在电话里跟打电话的人不高兴,为什么?因为他怨家里人拆他的录取通知书,那信是寄给他的,别人怎么能拆?就算爸爸妈妈着急,也得等他自己回家再拆啊!
第三个故事也很有意思。有一对母女大吵,跑来找我理论。原因是有一天女儿不在家,妈妈擦桌子,抹布碰到女儿的电脑,屏幕一下子就亮了。妈妈好奇,低头一看,是一首写得非常棒的情诗,心想是哪位名家的作品。继续往下看,才发现是她女儿写给男朋友的。于是骂女儿,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
女儿说:“不管那是不是情书,总之,妈妈不能偷看。”
妈妈则说:“不是我偷看,是电脑自个儿亮了,被我看到。”
女儿骂回来:“你不看,怎么看到?你看,就是侵犯我的隐私,就是没有道德!”
经过我调解,母女二人总算和解。那妈妈临走时居然对我笑道:“我女儿的情诗写得可真好耶!要不要我背几句给你听?”
上面这三个故事很有意思吧?请问你认为谁对谁错?
那防着学生交女朋友,拆信的主任错了?他可是为孩子好哇!打电话告诉孩子录取的爸爸妈错了吗?笑话!那是报喜耶!又或是那妈妈错了?她没存心看女儿电脑,搞不好,她对电脑根本是一窍不通,只是碰巧被她看到了。就好像别人换衣服,她不小心推门,看到了,能说她有错吗?
如果您问我的想法,我要说:那些主任和家长都有错。就算初衷没错,只要侵犯青少年的隐私,就不能说对。好比法律案件,当你非法搜证,就算证据是真的,主审法官也可以不采用。
或许有人要问,明明证据是真的,如果不采用,不是可能放掉一个罪犯吗?没有错,确实可能让坏人逍遥法外,但是从法律的观点,宁可错放一个,也不能让侵犯隐私的行为泛滥,对社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今天的时代不一样了。过去你可以翻孩子书包,看里面有没有**书刊;今天他打开电脑点几下,就出现一堆**网页。过去他交笔友,你可以查信;今天他交网友,一天接上百封,你也不知道。
今天不是不能管孩子,而是要从心理建设下手。如果做父母师长的想尽办法也抓不到十分之一,却可能侵犯孩子的隐私,让他觉得受侮辱,或者因此不再写日记、不再相信大人,甚至也去侵犯爸爸妈妈或朋友的隐私,不是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吗?
看过我励志系列的朋友或许知道,当我儿子到了青春期,我特别为他的卧室装了一把门闩。因为我发现他奶奶虽然会先敲门:“孙子,奶奶能进来吗?”却一边说,一边早已把门推开。
而青春期的孩子有他们的私密世界,总是提心吊胆,怕有人随时推门进来,潜意识的伤害很可能影响一生。
大概又有保守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抗议:“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非锁门不可?”那么我要说:“请大家自己想想,当你青少年的时候又如何呢?”只要用同理心想想就成了。
尊重别人的隐私是基本道德。譬如进门之前先敲门,如果门已经开着,要出声或放重脚步。当别人正写日记或者是上网写信聊天的时候,你就算要说话,也要站远一点,或站到看不见电脑屏幕的那一边。
如果你从来不讲究这些,你的孩子也因为受你影响,不注意这些,很可能未来进入社会,造成问题。
台湾地区近几年的经济情况不太好,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很有进步。譬如你在台北坐出租车,车上如果有音乐,而你手机响了,司机八成会把音量关小。当你在提款机上输密码,后面的人多半会把脸转开。还有一次,我因为背伤到了去治疗,突然手机响了,只见治疗师立刻冲了出去,我当时还纳闷,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说:“因为你要接电话,我应该避开。”
如果您去过日本日光的“东照宫”,一定看过那门楣上著名的猴子雕刻。一个捂着双眼、一个捂着耳朵、一个捂着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中国先哲早教给我们的。
今天一样,而且因为现代社会变化多,大家要变得更敏锐。现代父母对孩子也应该有更多的尊重,就算孩子未成年,父母师长有理由看他们的日记和信箱,也应该避免。“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换个角度想,孩子也会因为被尊重,而更知道自重,并且尊重别人。
我们希望有优雅的下一代,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以优雅的方式对待新新人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