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贾雪莲:小城春迟

2017-04-19 贾雪莲 当代作家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农历正月初七立春,三月初八清明。三月二十那天,小城依然下了一场能埋住脚面的雪。白雪、青松、去年的落叶、今年的草芽儿,构成了一幅幅别样的春景图。


小城海拔2500米左右,年均气温2℃。作为一个全县人口不足二十万的民族自治县城的县府所在地,小城也仅仅承载了三万人左右,规划简洁明了,横平竖直,布局四通八达,直抒胸臆。像极了本县土著民族藏族人民的性格——豪爽、简单、直肠子。


寒冷的天,造就了这个民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鲜明性格色彩。县城周边环绕的马牙雪山和阿尼格念雪山也线条粗犷,棱角分明,一场又一场春雪为它们穿上了厚重的铠甲,回归了格萨尔王时代的战场和年代。



去年冬天不下雪,干冷的空气,让草原烦燥不已,小城也同样显露出了焦灼的模样;牧民盼望一场大雪保住来年的墒情,小城也需要一床雪被温润三万多人皲裂的青春和渴望。


立春之后,雪才姗姗而来。一场又一场的春雪,掩盖了小城所有关于春的讯息。千里山野,一片白茫茫。万里祁连,呈现了驰蜡象、舞银蛇的壮观景色!


城里的雪,晚上下,太阳一出便化了。小城的人们,穿着各种薄厚不同的服饰走上街头。羽绒服有,风衣有,夹克有,裙子也有,男人看女人是“二凉”,女人看男人是“傻子”。几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更是穿着粉嫩的夏装、单薄的牛仔裤,相互比划着,脸上溢满青春的活力和换下厚重冬衣的畅快,真让人羡慕。


农历三月都快要结束了,小城的春,来了吗?



来了。女儿指给我看路边的迎春花枝条,看,打了好多的花苞呀,马上就能开了。还有楼下的草坪,经过几番春雪的滋养,更绿了,更鲜美了。


来了。朋友们在圈里竞相拍下各自所见的春的痕迹,欢欣鼓舞地相互传达,仿佛要以此来抵制寒冷气候的再次侵袭。


从办公室的窗子里看出去,有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每每侧头,都能看见他挺拔的身影。我祈望,下一次等我转头的时候,能看见那嫩黄的芽儿已布满他的每一个枝桠。在某一个早晨,一片油绿绿的叶儿,像小孩子清脆的笑声,忽然绽开,然后是十片、百片、千片,在风中,吟唱出春暖花开、人情温暖的格调和姿态。


小城春迟,我等的有点着急,很想走出小城,去看看外面的春,看带雨的梨花,看娇羞的桃花……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