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丽华:我与河水一起流淌

2017-07-30 张丽华 当代作家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清晨,我漫步在北运河堤岸上,望着河里缓缓地揉着细细的绿色的波浪,心中不禁地泛起对河水的一种柔情。


我出生在的海河边,我的家原住在运河堤上,因而对河水有着一种与生聚来的喜欢,也有着一种奇妙的情缘。这在以后的生活中,我的两次移居都很巧合地居住在临河而居的住所。虽身处斗室,楼前都有一条流淌的河水。说来更巧地是我工作几十年的单位,楼前也流淌一条河水。我一生被河水幸福地拥抱着,是河水把我孕育滋养,是河水傍着我成长。想必这是我生命之中注定与河水的一种缘分吧,要与河水相依相伴,要与河水一起流淌……



在我平淡稍有起伏的岁月里,这河水与我始终不离不弃如影随形。不论我走到哪里,遇到何种情况,河水都在我的世界里静静地流淌着,那潺潺的流水声响慰藉着我沉落的心灵。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条河流会同时间一样那么漫长,从洪荒远古流到缤纷的今天,让我能聆听到时间在河面行走的声音,感受一条河流带给我所有的激动。这是我生命的机体里早就植入的密码吗?抑或是冥冥之中上天的有意安排?那是不是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要注定和一条河相遇呢?这可能是一个庞大的文化命题,在这个春潮涌动的季节里,我不小心触碰了一下。


我浅薄地只知道,从人类发展史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生活在这个星球的先民,都是聚水而居的族类。那对于天津,“河”是天津的血脉,是天津城市的生命线。正是因为有了河,才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因此,天津人称海河为母亲河,我出生在海河,我就是海河的儿女。翻开历史便会知道,“天津”意为“天子渡口”,是明成祖朱棣出兵南下时在此处渡过海河,赐名“天津”,天津的名称由此而得来。这是一个厚重的开始,我怀疑我的起笔是不是太过轻薄或是太过草率。我怎么可以驾驭这条奔腾厚重的河流呢?


记得在1989的时候是我第二次移居,我新家斗室的楼下又有一条河,是一条古老的北运河,感到这真是生命中的天赐良缘。我很喜欢这里的环境,那时孩子还小,每天傍晚吃完后,带着孩子一家人踏着落日的余辉,漫步在古运河畔上的桃花堤,看着孩子欢快地与小朋友们在运河桃花堤上的桃树、柳树等各种树木中穿行跑着,我们欣欣然然地享受着桃花、青草及古运河水的散发着那种清新的韵味,享受着大自然的给予我们这一切的美好。



在运河边生活久了,自然对生活在我身边一直流淌地这条河流和桃花堤产生了眷恋之情。后来得知,我楼前这条河流和桃花堤是北运河历史文化之遗存。根据史料记载:康、乾二皇帝历次南巡时,都曾登临并留下诗句在运河桃花堤。如康熙途径津门之际,不想又见北运河畔桃花盛开,欣然赋就《点绛唇》一首:“再现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是春两报。锦缆仙舟,星夜盼晨晓。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杨老。”清末的诗人梅宝璐,也生动的描绘了此地的美好自然景色,如:“大红桥北是西沽,杨柳楼台金壁铺。隔岸好添上一角,不须装点似西湖。”诗人梅宝璐竟将红桥西沽与西子一湖相媲美,真是令今日的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而感到自豪。现如今,楼前这个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已成为津门胜景之一。每逢清明时节,运河桃花堤上桃花盛开,来此踏青赏花人们真是人潮涌动、络绎不绝。


恰巧,去年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儿子从法国回来了。当我提议去运河桃花堤的时候,他连连说好立即挎起了相机,他说:“一定要去看看他童年生活地方”,(因为我已搬家离开此地)。他带着对童年记忆地向往,再次来到了我们熟悉的河流和桃花堤。儿子像是失散多年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地样子欣喜又激动,他兴奋的举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恨不得把他曾径所有的记忆拍下来。我知道他在欧洲这么多年去过塞纳河,多瑙河等欧洲许多河流,但最为牵挂的还是童年记忆里这条河,这里承载着他童年许多欢乐的记忆,这里是他心中永远流淌的故乡的河。



 岁月流逝,河总是在心头,绵绵不息地流淌着。对于我们曾经生活的地方,仍然有着一种本能的恋恋之情。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最初是不以为然的,然而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运河成了永远的牵挂。好在离开不是太远,有时候我会沿着运河河岸的桃花堤走出去很远,去感受这条河的繁华和霸气,去感受这条河流的脉搏在我身体里流淌时的跳动。我是水的女儿,我的家园如此的壮观与豪迈!我真的要感激这生命之河给予我的一切,也感动一条河的脉搏可以延续同样的生命;一条河的血液可以养育所有的子孙;一条河的命运可以托起所有的坎坷。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河是我的依恋。守护着河近半个世纪,一抹绿意,一缕微风,清淡、静谧。一直独守这份情愫,一直追随这份淡定,独在遐想的空间栖居。追随着、寻觅着,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记录流过的思绪。平凡的生活,不经意地来去,给自己一种恬淡,给自己一点随意。河,就那么潺潺地流淌;树,就那么添着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桃花,就那么静静地绽放;鸟儿,就那么自由地鸣唱。简单的日子,每一天心河都会有阳光暖照。



张丽华

张丽华,女,笔名:丽华心语。天津市人,曾从事政府研究室工作,曾任《溪流文化月刊》网络刊物的副主编。散文随笔作品曾发表在在《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名镇世界》等报刊杂志。也喜好历史人文,有100多篇文章被推荐新浪博客首页和新浪首页。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