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松:当兵这桩事

2017-11-06 郭松 当代作家

细细想来,这“当兵”是个俗称,庙堂是不认的,虽登不上大雅之堂,但约定俗成的意思还是不言而喻的。


查了好几个版本的《词典》,都没见“当兵”这词条,在百度上搜索,只是笼统说“服兵役”,似乎跟当兵人的理解有出入。


古时候,当兵称为“从军”或“从戎”。《史记》东越传记:“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汉书》注表记:“人为卒,从戎也。”现在,书面上称当兵为“参军”或“入伍”,但口头上用得多还是“当兵”。


在古汉语中,“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后是士卒,“兵“和“丁”常是互用的,“丁”是黎民百姓中的成壮男人,古书中常有“丁力”、“丁夫”、“成丁”、“壮丁”之说。如此说来,古时当兵是男人的事,可现在就复杂了,一边是《战争让女人走开》,一边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魏晋南北朝,有个人大名鼎鼎,因生着女儿身,无缘“从戎”,不得已,只好乔装“丁”,当了男儿兵,顶了万夫勇,此人便是花木兰。南宋初,有个主和派奸臣,身为七尺男儿,受着高官厚禄的恩泽,干的却是妇孺不如的事,至今在西湖栖霞岭南麓,还跪在“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墓前,此人便是秦桧。


小时候喜欢“海霞”,出自于任斌武写的小说《海岛女民兵》,走红于吴海燕演的电影《海霞》。这出电影放了又放,引得女青年都以海霞为偶像,竞相当女民兵,包括长我四岁的三姐,打扮得也跟海霞一样,辫子扎得硬硬的,皮带扎得紧紧的,夜间还巡逻警戒。


曾在军队内刊上看过一则报道,是个美国记者写的,说中国除海陆空三军外,还有一支庞大的民兵,人数过三亿。对当时活跃在神州大地的女民兵,毛主席曾赋诗一首:“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小时候崇拜当兵的,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戴上柳条编的伪装帽,像游击队员一样,在街巷喊杀得鸡飞狗跳;或者去掉柳条的叶子,绷在军帽里,仿制大盖帽;或者用半只西瓜皮,做个笨笨的钢盔,威风威风。


那时候,谁有一套军装,那是很神气的,谁还有一枚帽徽,那就更牛了。我哥哥那一批知青都当了兵,有了属于自己的军装和帽徽,好生羡慕。


一九八四年,我从四川大学毕业,有部队招录地方大学生的名额,辅导员征求我的意见,我选择了昆明军区。当时中越正在“两山”作战,母亲有点想不通,一个大学生怎么去当兵,也怕我有个“三长两短”;父亲不吭声,只闷着抽烟,最后说了句“当兵锻炼人!”


我当兵是从学校分去的,老家人武部没有我入伍的档案,门上也没贴“光荣之家”的字样,家里更没享受军属待遇,逢年过节发点慰问品什么的,但父母亲从不计较,逢人就说“我儿子能文能武!”


我当的是“学生兵”,没有“老班长”,只有“老科长”,军旅生活二十三年,跟一茬又一茬士兵待在军营,看到整齐的步伐,听到震天的吼声,感受艰苦的历程。


要是人生可以重来,我可能会修改不少内容,但当兵这桩事不会修改,因为我赞同父母“能文能武”的看法,我因当过过兵,面对困苦和困难,多了坚忍和坚定。



▋作者:郭松,云南省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会长,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两部,获第三届“金剑文学奖”,作品散见《检察日报》《检魂》《云南日报》《春城晚报》《检察文学》等报刊,《中国检察官文联》《中国诗歌》《散文百家》《青年作家》《作家报》《贵州作家》《西部散文学会》《湖北诗人》《陕西诗歌》等微刊。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