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平:正在消逝的村庄……

2017-12-01 刘平 当代作家

好久没有骑车锻炼了。周末,我起了个大早,决定骑车到东湖遛遛腿。


天色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中镶嵌着几颗残星,万物朦胧,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苏北路似乎一下子比往常宽阔了许多,偶尔,路边一两个环卫工人的扫地声打破了这少有的宁静。街道两旁仿佛是在一夜之间钻出了许多高楼大厦,使得原本熟悉的街道变得有点陌生。


过了上海城,上了106 国道后,我拐进了一条乡间小公路。突然,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昔日热闹的村庄一一东干城村似乎刚刚遭遇了一场大地震,成了一片废墟,偌大的村子犹如一个大坟场,死一般的寂静。残垣断壁间,一只小花猫趴在一堵坍塌了的土墙上“喵喵!”地叫个不停,不知是被主人遗弃了,还是因为恋家迟迟不肯离去。


“国之干城”、“干城之将”、“不忘干城”,“自毀干城”,这些汉语词汇的意思均是指捍卫国家主权。而“干城”作为地名,始于商代,乃商王的邦国“干国”的都邑,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诗经.邶风.泉水》: “出宿于干”即指此地。东干城村今属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相传,春秋时期“亚圣”孟轲途经干城遇雨,留下讲学数日,人们为了纪念孟子,将村名改为“孟轲”,沿用至今。


在东干城村西南10公里的濮阳市区戚城屯附近,还有一座饱经沧桑的古城遗址叫戚城,与干城一样,同为商周时期卫国城邑。《春秋经传》中有40次提到“戚”这个名字。而记载最多的是各国诸侯在戚频频会盟,使它成为会盟胜地。据《左传》记载,从公元前626年到公元前531年这95年间,各国诸侯在卫地会盟14次,在戚会盟就有7次之多,因此又被誉为“春秋小联合国 "。



《汉语字典》: “干”与“戚”均为古代防攻兵器,“干”即盾牌,“戚”为斧钺。“干城”指盾牌和城墻,也指捍卫国家的将士。《诗经·周南·兔罝》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城,猛志固常在”的诗句。用武器作跳舞的工具,颇有先礼后兵、德先武后的味道。“干”为防,“戚”为攻,人们常用来赞颂国家名将为“国之干城”。扯得有点远了。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城市化浪潮的加剧,中国农村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城乡一体化改革,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整体异地搬近、新农村改造,使得许多村庄在一夜间变成了废墟。


《中国新闻周刊》载 : 据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冯骥才透露,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落10年前有360万个,如今只剩下270万个,短短10年间就消失了90多万个。也就是说,每天有80至100个村庄消失。2012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 截止2011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中国城镇化已达到51%。有一组数据显示 :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约100%的速度推进,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变成市民。按这个速度,50年内,将实现6亿农民进城计划,最终使全国现有的270万个自然村逐步从地图上消失。有人说 : 中国仅用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多年城市化历程。这不仅让人想起了1958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中国速度的城市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担忧。


“村庄”一词,在2002年由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辑的增补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泛指“人口聚居的地方”,特指“农民聚居的地方”,与“村落”一词相通用。由此,“村”与“农”便有了一定的关系,也相互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的地方把“村庄”称“村子”、“村寨”,在方言里,“村”与“屯”又意思相同。因此,“村庄”也叫做“屯落”、“屯子”。


“村庄”的叫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起源和演变应首起于周朝。武王灭商后,在周朝起用了“礼法”。“礼法”相当于今天的“法律”,按照周人的法律规定,王城四野的土地直接属天子管辖,叫做“王畿”。“王城”即天子居住的地方(今洛阳王城公园即东周王城遗址),王畿之民又叫“国人”,国人一般都住在城内,而住在城外的则称“隶农”。每逢春种秋收季节,国人纷纷出城,住进田野里的临时住所一一“田屋”,等农事结束后再回城。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国人居于都 ”的情况发生了改变。中原诸候纷纷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昔日住在城外的奴隶 “摘帽 ”后成了平民,平民“分田到户 ”后,极大的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很快,“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城里的农民开始 “眼红”了,也纷纷搬出城外,置地盖房。于是,城里的人口慢慢发生了结构变化,农耕人口渐渐迁出城外。于是原野中便出现了星罗棋布的村庄,随着历史的变迁,村落便慢慢发展起来,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村庄乡镇。


作为“颛顼遗都”、“帝舜故里”的濮阳,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仅濮阳县和濮阳市区境内就有裴李岗、仰韶、龙山等时期的古文化遗址22处。其中,1987年在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 “中华第一龙”震惊了世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无论在民俗生态、自然风貌方面、还是文化历史、精神意义上来说,都有其传统村落文化的独特性。濮阳有3000多个村庄,一个村庄就是一个族群的发展史、更是一条血脉延续的标记。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村落里,蕴藏着其他地方无可比似的风土资源。


村是社会的基本组织,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精神寄托和文化碎片;村是人们的根,是我们祖先的栖息地;村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村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 “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长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就是村落。很多传统村落就是一本厚厚的古书,而有很多还没来得及翻阅,就这样一本一本的消失了。


一座村庄的消失,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更深远的思索……



▋作者:刘平,祖籍河南商丘,现供职于中原油田。中原油田作家协会会员,濮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