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章明:萧望之墓地巡礼

黄章明 当代作家 2021-01-24

冬天来了,气温骤降,寒风飒人。冬季是严肃的季节,你看她冷冷清清的节奏,冰冰冻冻的情调,怎能不让人产生一丝伤感呢。有时冬的韵律也让人倍感亲切,尤其是这段时间天空放晴,连续半个月都是碧蓝如洗的天,天气也匪夷所思。像这样的好天气为何不去品鉴历史,畅游古迹!今天我就和朋友驱车百里,来到古代四大望族之一的瑯琊萧氏腹地——临沂萧望之陵区。


萧望之是西汉宣元时期的大将,官至太子太傅、 丞相司直等,位及九卿之上,为西汉时期的一代大儒。他是开国大将萧何的六世孙。萧望之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家庭,其祖、父皆隐德不仕,以田为业。萧望之自幼聪颖好学,研究齐诗,师事后仓达十余年之久。太常受业间,又事同学博士白奇,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潜心治学,终招受用。最初汉儒丙吉把他推荐给大将霍光,在霍光麾下,萧望之刚正不阿, 仁义忠信,政治上见解高远,辅上治下, 因不合霍光倨傲之态,《汉书》云“ 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言之凿凿却屡屡碰壁,虽然遭到排挤冷遇,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萧望之那正气凛然,乾纲独断的铮铮铁骨。他身陷劣境,但依然心系民众和国家社稷,钢嘴铁舌般的独到辩驳,一次次为封建统治阶级敲响警钟。也正是因为政治上有像萧望之这样振聋发聩的演说,才能唤醒那些鱼肉百姓贪婪成性的一丘之貉。


萧望之终于在元帝时(公元前49年)迎来了仕途的春天,被委以重任,一年内被提拔三次,官至二千石。时人评论他“有周、召之德,秉公绰之质,有卞庄之威,论其才华可任丞相”。但朝廷并没有任他为丞相,而是让他担任辅助朝政的一个下属职构,其实这是皇帝有意考验其才能作为的方面,但萧望之却不明事理,作风上明显暴露出懈怠之处,当他幡然醒悟明白个中原由,这才表现出积极态度,有时一个优点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成为一个缺点,显而易见从这时起萧望之便与政界威望失之交臂。元帝即位后,因他曾经为元帝教化伴读,对幼主抚育甚佳,有恩在先,在当时受到了官高位重的礼遇,小皇帝待他宽爱仁厚,学识政见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一路攀升成为西汉帝国的一员大将和一代名儒。既使萧望之满腹博学有旷世之才,但他心中却毫无计策谋略,还居功自傲自命不凡,始终没有成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巅峰。在权倾朝野的奸臣中书令面前,仍然直言不讳,我行我素,不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官场游击战,最终招至妒忌嫁祸其身。萧望之走向失败的原因除以上这些弊端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没有囿清封建官场挟朋树党穷治政敌,只是一味地畅所欲言,坚持自己的理论于不倒,虽然他官拜帝师,是皇帝身边的肱股之臣,但仍然无法摆脱被奸佞臣子妄言陷害的下场,堂堂帝国大元却败在宦官门下,含冤自尽,酿成千古悲剧,成为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耿耿忠心的臣子,在王朝更迭的漫长进程中,他们扮演了中流砥柱的重要角色。无论是帝国的太平盛世还是即将土崩瓦解,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高呼“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总是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熟筹深虑,撑起铁肩担道义,奔走呐喊于时事的潮头浪尖 ,救帝国于岌岌可危。忠心犹存,君子之风。君子在空前噩运面前,表现出的凛然之气,震慑一切嗤之以鼻令人作呕的歪理邪说,当他们面对险境疖地,士可杀,不可辱,不知惊醒了多少泯灭良知混沌不堪的事故人情,这是一位忠臣的高风亮节,也是一个时代的英勇气概。但凡事总有相对的一面,有忠义之士,也必有背信弃义的小人。在王朝四海升平繁华一世抑或帝国大厦将顷危急的时刻,朝廷内部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出演了一幕幕见解歧异尔虞我诈的争权大戏,有一些乱臣贼子怀着觊觎主子之位的勃勃野心,举起破坏朝纲替天行道的大旗,坐拥山头自立为王或披上龙胞摇身一变为天子,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诚想,权利之争到头来也就是黄土一捧,闹不好惹来身后骂名,为了啥?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风水轮流转,皇帝轮番坐”的谚语,一朝拥有江山,世代煊赫。江水滔滔,云山苍苍,只是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瑯琊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兰陵属临沂地界,瑯琊萧氏也叫兰陵萧氏。兰陵萧氏在古代是帝王将相家族,绵延数百年而不衰,满门显赫,红极一时。自萧和起承袭世爵,贯穿整个汉室江山,光耀门庭,权倾朝野。到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后梁皇帝萧詧,兰陵萧氏更加发扬光大,家族中又有入官为宰相者多达三十余位,据说辽代萧后也与此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兰陵萧氏在古代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并称“王、谢、袁、萧”四大望族。这四大家族傍钜朝廷,影响朝纲,人脉更是称霸一方,当时乃为名副其实的皇亲贵胄。贵族和王族不可同日而语,说白了贵族就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是本朝的缔造者之一,享有朝廷的特殊待遇,有的贵族出入皇官有皇上颁发的令牌或其它贴身饰物,享受的待遇虽不及亲王,但绝对高于郡王,有的位当极品,不可一世。瑯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是两晋时期声名显赫的两大望族,一句诗道尽了两个家族的巨大影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指的就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王导和谢安,王导是瑯琊王氏的始祖,谢安是陈郡谢氏的开创者。瑯琊萧氏跻身名门显赫之列,数百年来文武相兼,人才济济,所以兰陵萧氏素有“二朝天子,九朝宰相”的美誉。


午后阳光明媚,娟秀空灵,车子急驰在宽阔的高速路上,我无心路旁风景,也算大煞风景了,心情却思绪万千:萧望之的墓距今已有二千余年,但他的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学识和思想,将扬名寰宇,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历朝历代不乏有这样才高八斗璨璨生辉的文武于一身的儒士,这些人才是帝国的灵魂,时代的丰碑。车子刚进入省道,我就被远处一排排红墙灰瓦吸引,只见红墙高大森严,古朴凝重,虽然是仿古的建筑,但无不彰显皇家赫赫威严龙腾虎跃之象。这片古建筑群是2011年政府斥资,并得到马来西亚萧氏后人,企业巨擘千万余元资助,总投资额达2200万元,占地八十余亩。纪念园是按《后汉书》和司马迁《史记》有关记载的陵区式样兴建,最大程度恢复了当年庄严肃穆的景象,园区于2013年11月底向游人开放。


一进景区大门,刻有二龙戏珠的牌坊凌然耸立,“天下萧氏一家亲”几个烫金大字在阳光和煦的照耀下发出灿灿金光。牌坊为传统样式打造,造型朴茂,寓意深刻。每座牌坊分为三级,每级象征着权利、财富、健康,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产物;中间一层略高,并且顶部有麒麟瑞兽兀自对立的姿态。的确,从远处看,牌坊井然有序的排列,就像三位身着官服的智者并肩而立的神姿。明显这是延续那个王朝的印记,是我国脉脉相传的尊长敬孝优秀思想的发扬……


广场的面积非常大,石狮、石象、石马、石羊等雕像排列有序,蔚为壮观,好似由天宫玉皇派来的瑞兽,每座石兽高约1.8~2米,有站立的,有睡卧的,还有一些呈跪着的姿态,栩栩如生,相映成趣。我又忽然感觉广场倒不怎么像陵园,倒像个十足的王爷府邸的后花园,小桥、池塘、垂柳、花坛,一派曲水流觞,映带左右的自然景象跃然纸上,那未被画上去的槁草萋萋,像上苍挥洒宣纸时不小心洇湿的一块水渍,让人爱不释卷。尤其是这里雕刻精美的石像生,工艺精湛的华表石柱,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颇有几分喧宾夺主的热闹。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死后按生前模样布置?答案不得而解。


一朝陵寝,千年风水。走过广场缓步来到陵园区,一座小型牌坊突然映入我们视线,此处是景区的第二道门,不过这座牌坊相对前面介绍的简单许多,这是单层牌坊,有重达三吨的石兽麒麟庄严守护,麒麟是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的吉祥之宝,从古至今是权贵的象征。三条立柱顶端雕刻有形神兼备的貔貅,貔貅是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的瑞兽,只见瑞兽仰首咆哮威风凛凛的姿式,仿佛一位身披盔甲的武士保护着陵区,震慑着鬼魅野兽侵扰。牌坊横梁上的“萧公望之陵园”几个金黄大字浑然一体,赫然醒目,分外耀眼。往前走就是华表和金水桥,华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洪荒草昧的年代,那时的先民每逢祭祀朝典崇拜图滕,以神化之。华表柱是古代帝王祈福纳寿的象征,每根枉子盘龙环绕,吼兽怒气冲天,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具说这是预示帝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帝王出游还要“望帝出”,平安回来要“望帝归。”金水桥为汉白玉建筑,桥上雕梁画栋,祥云缭绕,九龙戏珠,一幅龙腾华夏的仙图浮冉而出,桥下是金水河潺潺流过。这里的建筑格局沿袭了明代之风,身在其中,仿佛回到了北京天安门,它们如出一辙, 一脉相成,驻足凝望间,让人平添几分耳目一新。


陵园整体是仿效古时院落设计,并按照汉代厚葬礼制延续,院内有享殿、配殿、思堂、碑亭、神道等几部分組成。在进入陵园大门时,正门中部是专门供皇帝步撵的皇道,文臣武将由两旁的侧门进入陵区,并且严格遵守左文右武的顺序,不得闪现半点纰漏。古代等级森严,官员规范有序,每当举行仪式大典,文武百官列队,普通百姓是不能介入的,而且在高大红墙外有重兵把持,平民百姓是不能靠近的,红墙五十米内,像这样的皇令在先,官府执后,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假如违反,那将引火烧身惹来祸端,更甚者身家性命难保,殃及族亲。


顺着神道向北走,没多远就来到陵园主区兰陵堂,大堂坐北朝南设计,陈列着西汉时期全国形式略图, 萧望之铜像就设在地图的前面,铜像高约五米,萧公睿目炯炯,气势轩昂,站立的姿势让人联想到萧公每每参政议事,深思熟虑,运筹帷幄的风姿。在大殿前面设有焚香的铜炉,每年都有定期的萧氏祭祖大会,这里应该是主祭祀区域;东面是议事国政殿,殿内陈设着萧公与帝王将相谋事的蜡像,形态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具体有汉宣帝、 丙吉、魏相以及刘更生;西边的云霄殿是收藏典籍歌赋的地方,里面收藏了大量的有关西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和萧氏家族的书册等上百部。殿堂四周文化气韵繁郁,散发出书香四溢文心脉脉的诗情画意,令人难忘……


大殿的后面就是西汉帝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萧望之的安息之所。大墓呈卵形,面积约三百平米, 高耸地面近十米,外围是高大红墙,落叶松蓊郁朴茂。这片地当初沒有妥善保护,再加上战乱人为破坏,到八十年代初已是面目全非,野蒿衰草狼藉成片,后经过政府对文物遗址的加固修葺,已是如今的模样。大墓整体坐北朝南,左右有文臣武将守护,中间耸立着写有“萧公望之之墓”的墓碑,沉稳庄重,这正像一位铁面无私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拳拳报国之心。远望大墓威武端庄的形态,也像是从二千多年前帝国走来的一位学识渊博,一身正气凌然的老者,沧桑历尽,穿越寰宇,照耀古今……


景区内游人希逢,少了几分喧嚣,多了些许萧瑟,这也是我去过的景区环境最为幽静的一座,难道在这普天之下只有我俩在与历史对话?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