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明高:如此喝茶

马明高 当代作家 2021-01-24


关于喝茶


我是一个贫寒家庭出身的人,一直不知茶为何物?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喝到茶了,喝得是从供销社是买回来的,白底色点缀几片绿叶的纸袋装的黑末末,撕开用手揪出一撮,可以看见有零星细碎的老黄花儿,放进茶缸里,倒开水一冲,就这也是给来了的客人喝的,待客人一出门,我拿起剩下的喝了两口,心想,这也没什味道呀,涩巴巴的,但心疼,怕倒了可惜,还是拿起那剩下的少半杯,咕噜咕噜喝了,倒也有点解渴。这就是那个时候刚刚时兴起的"花茶"。西乡的老百姓叫”圪枝儿茶”,或者叫”梗枝儿茶”。


90年代调到县里工作了,这才真正喝到茶了。当时知道的好茶,也就是那种小墨绿盒儿,烫金着两个字:”银毫”.这就是当时上等的好茶,也是花茶类的,不过是上了档次的花茶罢了。这是开大会时给台上的领导们喝的,我们这些筹备会议的工作人员,把给人家领导沏茶用的剩下的,还是可以集攒起来,带回自己的办公室,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品尝品尝的。


我总觉得孝义在好长好长的时间里,就只有花茶这一种而无其它品种的茶。现在,想想,觉得用"漫长"这个词也不过分。


从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一直至九十年代中后期,都没有什么奇迹出现。仿佛是在走进新世纪的时候,我一次接触除花茶之外的新品种了,这就是铁观音。我第一次喝铁观音是在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办公室喝的,现在都叫老板、总栽和董事长了。我直至现在,都记得很清晰。心花猛然怒放,口里大叫,人家这才叫真正的茶呢!刚一进嘴里,清清爽爽的,似乎微微有一点儿黏味儿,从喉咙里咽下去,渍渍一下嘴,似乎还留有一丝丝一缕缕微微的甜香。这家伙,真是好啊!


大概有隔了两三年的时间,夏天的一个黄昏,我下了班回家路过一个花店,遇到两三个人正在花店门口喝茶,有两个人认识我,说快过来,坐下,喝口茶。我也就放下手中的文件包坐在小板凳了。


那个我不认识的人,给我沏了一杯茶,用的是那种清澈透明的玻璃杯子。我拿起来喝了两口,瞪眼了,问道:这是什么茶呢?朋友说:龙井。我外观平静内心激动地拿起那茶杯看了起来,清清洌洌的热水中,飘浮着数片绿叶,摇摇曳曳地立了起来,嫩嫩的,柔柔的,仿佛害羞的少女。我又拿起茶杯喝了两口,初进口,有股猛烈的青涩味儿,但一旦从喉咙里咽下去之后,留给你满口的是淡淡的清香,仿佛春天清风吹过来的树的绿叶的淡淡的清香,好清爽,好酣畅,好过瘾,好解渴。从那一刻,我就记住了这一种茶了,它就是,龙井茶!



到了以后,见的茶就多了,仿佛世界上一下子就冒出了那么多的茶!有普洱、白茶、金骏眉、武夷山红茶、等等,但我第一爱喝的就是龙井茶。


从我的内心里,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切的东西里,第一觉得茶最好,其次是烟,最后是酒。因为,我觉得,酒尽管可以促进朋友之间的感情,带来欢乐,而烟呢,有凝神緊精的作用,它们都有提神的好处,但它们都不如茶能给人脑筋清醒、修身养性的"清修"作用,还无什么负作用,不像烟和酒那样,不仅给人身体造成不良后果,而且多少有些蒸烟雾罩、臭味相投、同流合污的感觉,尤其是是酒,遇上那些好酒之人,则任性纵情,沉溺于世间肉体的欢乐,甚至可能有纵欲的倾向。而茶却绝对不是这样,因为好茶的人多为清修之士,追求精神领域的精进,修持自我内在的品德,所以,我觉得茶圣陆羽说的"茶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说的最好,肯定是把茶说到骨子里了。


他说的这话,译成白话就是,茶之为用,因性寒,最适合品德端正俭朴的人饮用。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把饮茶提升到道德伦理的精神领域,而且强调其苦涩清澹的本质,赋予茶饮简朴平淡而又端正肃穆韵品位,开创了延续至今的茶道。


也不是我因从小家境贫寒而孤陋寡闻,而是我就觉得,我们孝义是很晚很晚才喝开茶的,甚至,我也觉得,我们北方,就是很晚才喝开茶的,不然,陆羽在《茶经》里开篇就讲,"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后来,看书才知这才知道,在西汉以前,一直是南方的人在喝茶。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里,发现墓葬里面陪葬了"槚一笥",就证明墓主人是会喝茶的。这说明湖南地区在西汉的时候,在贵族中喝茶已经是普遍了。一直到魏晋南北朝,都是南方人喝茶,北方人不喝茶。从书上得知,茶的历史传播轨迹是,先从巴蜀兴起,一直沿着长江而下,繁衍到太湖流域,进而才跨过大江大河,漫过北方来的。


人类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我们也不知道。《茶经》里说茶是神农发现的,但这发现与开始喝茶是两码事。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乱吃,吃了毒草,后来吃茶,才解了毒。但是,人怎样发现、种植、栽培、驯化,把它变成一种饮料,成为经济作物,至今也还不知道是谁呢。


对茶研究造诣精深的郑培凯先生说:"人工栽培的最早产地,可能是在巴蜀。"但到春秋战国开始,史书上就有关于喝茶的记载了。晋代大学者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皆纳贡之。"这段话中的"荼"字,就是茶。因为在唐朝之前是没有"茶"这个字的,《说文解字》里面就没有茶字,到《开元文字音义》这本书中才明确标出"茶"字了,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茶过个字在唐初就出现了。就是说,在唐之前,茶和荼是不分的,荼中含有茶,远古的人,喝茶是生煮羮饮,就是把茶叶摘了,煮成汤,就跟喝菜汤一样喝茶,古人发现,茶有药用,有提神的作用,喝了之后,让人比较舒服,但是苦涩,所以称之为"荼",就是一种苦菜。



武王伐纣灭商是公元前1046年,正是周公辅助武王的重要时期,当时八个小国部落给周武王的贡品列单中,是包括了茶的。茶做为贡品奉上,已经带有隆重献礼的性质。这就是中国史书上第一次正式记录的茶事活动。成书于汉代的《周礼》也专门记载说明了茶在皇室祭祀中的地位和规范程序,与西周初年周公姬旦提出的,以"敬德保民"的伦理思想,"孝、悌、敬"等道德规范相辅相成。西汉末年诞生了第一份茶事文献《僮约》,糸汉代儒士王褒所著,他所提出的"烹荼尽具",已经涉及泡茶煮茶时的规范程序。魏晋时代的文人记事《世说新语》,记录了当时不少文人的茶事活动,多被冠以风流品性的逸人神韵,是文人游离于规范之外的风雅。


自古以来,喝茶大概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前面说的喝法,生煮羮饮。这种喝法,大概到隨唐时代的慢慢没有了,但一些偏远的深山老林中可能还有。第二种就是制团研末,就像现在的普洱茶制作法一样,为了保存摘下来的茶叶,就制成茶饼、茶团,古代的人为了保存好还要糊上米膏,或封上蜡,到喝的时候,刮掉外层,研成粉末,然后才煮,或者调成茶膏,打成茶汤。这种喝法,始于魏晋南北朝,隨唐大盛,宋朝走到顶端。日本人到中国学习茶道的时候,主要是唐宋时期,所以现在日本的茶道主流,还是制团研末,他们现在制茶,干脆就研成茶末,叫抹茶。第三种是芽叶冲泡,这是明朝以后的事情了,就像我们现在喝茶一样,把茶叶从树上摘下来,晾干,杀青,炒青,揉捻,烘干,到喝的时候,再用开水泡开。


在唐朝,已经不仅北方人开始喝茶了,连塞外、青藏高原,甚至吐蕃人也都喝茶了,这史书文献上都有记载。其次,茶马贸易的发展,也推进了茶的出口和推广。因为,那个时候,中国还不大产马,马都在塞外,要用茶来换,这样,茶就在国防和外贸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再次,唐朝设立了专管茶业的机构和制度,有茶政,收茶税,纳入了政府的税收,使得茶有了重要的商品经济价值。还有,就是当时禅寺庙院的普遍饮茶,已经成了民间宗教生活的组成部分了。


禅宗打坐,最重要的是灵台空静,但是,不想什么事情,坐在那里,一会儿就瞌睡了,特别是小和尚们。那怎么办呢?禅师发现喝茶可以提神,打坐就不至于昏睡了,于是禅宗寺院一律喝茶,而且远发展出一些寺院喝茶的规矩和仪式。这样,使得喝荼在全国迅速传播。从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供佛那些茶,诸如唐代壶门座高圈银风炉、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等等都足以说明这些。到了唐末,已经有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了。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在喝茶成为很普遍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习惯的时候,才能出现陆羽这样伟大的人物和《茶经》这样伟大的书。



陆羽是在公元8世纪出现的,他生于733年,卒于804年。从他的自传和《新唐书·陆羽传》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弃婴,是湖北竞陵龙盖寺智积和尚在寺外的水滨捡到的。老和尚把他收养了,应该有个法名呀,就从《易经》第五十三渐卦,"鸿渐于陆"来了他的名字。这四个字的意思是,鸿雁降落在陆地上。他就把陆字变成姓,羽毛的羽变成名,字鸿渐。就像他的自号"桑苎翁"一样随便取得。


他在庙里长大,却不喜欢读佛经,喜欢读儒典。老和尚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管住他,他还没有真正受戒就跑掉了。他流浪天涯,跟了一个戏班子,做了"伶正",就是现在剧团的编导,成了一个在全国各地流浪的艺人。他一生无妻无子,但很聪明,终于被一位郡守发现,收留了他,给他读书进学的机会,奠定了他发挥才学的基础,开始了士大夫文人的高雅追求。


陆羽不愧为茶神、茶圣,他把种茶、制茶、喝茶、茶具、品茶都当成了学问,写出了这本7000字三卷十章的《茶经》。这本书总结了历代喝茶的经验,提升了喝茶的道理,创造了二十四种茶具,规定了喝茶的仪式,赋予了喝茶的文化与审美意义,使得喝茶成为一种愉悦的文化修养过程,可以提升喝茶人的精神境界。


郑培凯先生说,《茶经》对茶文化有四个重要影响。一是审美感觉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陆羽说,喝茶要用瓷器,茶碗是很重要的,茶碗的审美必须配合饮茶,强调青瓷比白瓷好,青瓷的釉色配合茶汤,可以联想到青山绿水,可以感受大自然的色泽,由此体会天一合一的境界。二是讲究择水和择火,要求用"活水"和"活火"。"活水"就是自然界流动的水,流动就清澈,就"活",就不是一潭死水。所以,《茶经》说饮茶要懂水,"其水,用山上水,江水中,井下水","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预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降以前,或潜龙蓄毒于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并取汲多者。""活火"就是要掌握火势的均匀,不可一下子猛烈,一下子消微,水温要平稳上升。要求水沸达到"蟹眼方至,鱼眼未到"的标准。三是强调茶的本色,要有它自己的色香味,不能乱加东西。《茶经》里说:"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杨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所以,过去北方人,也包含孝义家喝的所谓"花茶",以及现在孝义人多在茶中加枸杞、菊花、陈皮、决明子、柠檬干,就是"沟渠间弃水"的"习俗而己"。因为那是在喝药,不是在饮茶。只有强调本色饮茶的"清茶一杯",才是真正的喝茶。四是《茶经》说"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徳之人",讲求质朴,强调俭朴之美,发展出了简约哲学。


除此之外,《茶经》还规范了喝茶的程序与规矩。他特别提到"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又仔细说明:"阴釆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包炭,非水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在陆羽看来,喝一盏好茶,需要澄心静虑,全神贯注,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茶经》里设计了茶席,强调简朴之道,并且还规定了人数。喝茶"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现在的日本,茶道的正式茶席还是如此,这个规矩就是陆羽定下的。


《茶经》论及烹茶,将茶汤倾入茶碗,是这样说的,"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饯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由此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饮茶,讲究茶汤上的沫饽,以为沫饽是茶的精华。这种概念来自提炼醍醐的过程,从牛奶击拂成酥油,由生酥成熟酥,再提炼熟酥的精华成为醍醐。


醍醐是什么东西,醍醐灌顶又是什么?现代的人是根本不知道的。武侠小说里也大谈醍醐灌顶,说老师父按着徒弟的头顶,像输液一样,把毕生的功力灌输过去。错了。其实醍醐灌顶的本意很简单,就是用醍醐来敬佛。但是,唐朝的人是知道的,这是佛教从印度传来的词。在印度,浴佛的时候,是要在佛的头上浇酥油的,那就是醍醐,这也就是醍醐灌顶。


所以,陆羽才在《茶经》上郑重其事地说:"茶之用,味至寒,最宜精进俭徳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如此,啜饮沫饽就是啜饮茶的精华,在味觉上是一种精致的享受,在精神上则在啜饮之中上升到审美的境界。因为,饮者已经从沫饽漂浮在茶汤上的视觉美感,联想到蓝天白云,晴空爽朗,与天地自然融于一体,通过茶饮进入了天人合一的感悟。


所以说,陆羽的最大贡献就是,把原来只有物质性作为饮品的茶,提升到了带有宗教联想的玄思领域,像佛教的醍醐和道教的甘露,成为精神境界的导引,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茶道的开始。


现在,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讲究茶道和茶艺的也多了,茶社和茶文化研究会也有了。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掌握喝茶的核心价值,这就是"茶道"和"茶德",而不是"茶艺"。


晚唐的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提出了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16世纪日本千利休提出了茶道的基本精神:和、敬、清、寂。韩国的茶礼中则倡导:清、敬、和、乐。当代茶人中,大陆的程启坤、姚国坤提出:理、敬、清、融;台湾学者范增平提出:和、俭、静、洁;林荆南提出:美、健、性、伦;周渝提出:正、静、清、圆;还有浙江茶学专家庄晓芳教授提出;廉、美、和、敬,并解释为:廉俭有德,美真和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真的是,应了宋代诗人梅尧臣写的那两句诗了,"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作者:马明高,1963年8月生,山西孝义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影视剧作理论专业委员会理事、山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吕梁市作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孝义市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研班学员。在《人民文学》《中华文学选刊》《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学报》《黄河》《海燕》《青年作家》《当代作家评论》《百家评论》《小说评论》《黄河文学》《山西文学》《名作欣赏》《山西日报》等报刊发表有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六百余万字。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