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进:你是什么样的状态,就过什么样的年
前些日子,在人民日报公众号里看到一条推送,说是25日,河南洛阳降下暴雪,汽车站发往各县的公交停运。60岁的赵大爷不舍得打车,于是背着凉席、电扇和棉被等徒步回80里外的老家。
当被问到这样走不冷吗?
赵大爷说:“没事儿,越走越暖和。”
他说:年龄大了,挣钱不容易,一个月2000多工资,工钱还只给了一半。省下些路费,过年给老伴买件新衣服穿。
话说看到有人比我早放假,并且己经走在回家过年的路上时,我这个全年无休的打工者坐不住、不淡定了,我人在岗位,心不附体了。人家赵大爷这回家的决心和勇气,咱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不行,我要向赵大爷学习,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回家的决心,我也要回家过年。
前些日子,我被一标题不错的文章吸引,不料最后却被文章结尾措手不及的广告击中。前文的铺垫和普及让我也想给自己买一件像样的羽绒服过年,再说了人家配图的款式我也喜欢。于是上网一查,我看中的那一款标价4800。4800啊,这让我又想起那篇文章下的一个跟帖,人家说她每年总要拿下两件的。还两件?我活到现在也没买过一件这么贵的衣服。这真是哑巴吃黄莲,哑口无言了。
简书上有一篇爆款文说的是2018年的梦想清单,我清清楚楚记得两条。
一条是:极简生活主义,断舍离,注意收纳整理。
另一条是:给父母10000元+压岁钱,用于他们日常消费。
把这两条一结合,我不由自主的笑哭了,作者说的太对了,我把这么多钱给父母,我绝对过的是快吃土的极简生活。
我想知道4800一件的羽绒服在中国一年的销售量,我也想知道收到子女给的一万的日常开销的父母有多少对。
我这么一说,亲爱的读者肯定知道我拖了国家的后腿了,我是一个家庭里没有出息让父母失望的孩子,我是一个私企里没有能力的不被老板看好的普工,我是一个生活来源全靠工作立足在社会上的底层平民。
记得以前穷困潦倒的那些年,父母一直替我着急,他们反对我没钱还买书看,建议我把看书的时间花到想办法做事挣钱上,我不听他们的。有一回母亲气极了,把书从我手上抢走扔掉,说以后别买别看了,我看你读书一点用都没有,还不如把买书的钱省给孩子买零食,让孩子解一回嘴馋。
我不恨母亲这样的做法和说法,我当时就是读书无用活生生的例子。父母太强烈的希望我快点过上好一点点的生活,填饱肚子是一个家庭最重要最基本的事情。离开这个条件,那些人生中的诗和远方,都是无稽之谈。母亲又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我又有什么错?穷困潦倒中,我只有在读书中知道了“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是如何努力工作的,他们是怎么积累财富的,他们是怎样对待家人的?他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住的怎样,他们八小时之外又在做什么?他们开挂的人生我连看看都不行吗?
世界就是这样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好哪里有尽头呢?“别人家的孩子”能世界各国的飞,我只能周边游;我能在老家买房的时候,人家能把父母接过来,单独给父母再买一座房;我有点小存款沾沾自喜的时候,人家实现了财务自由。我继续忍苦含泪工作活不到半年,人家几辈子不愁吃穿。我难得出去看一场电影,人家观看各种演唱会习以为常。
过年,真是个奇怪的节日。它让你收获失望又给你希望,它给你希望又不给你答案。它让分散的人们团聚又分离,它让人舍不得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我也承认,每一年我都过的很俗,因为我就是一生都走在为生存求名利的道路上,却始终追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不论是从小时候的盼过年,还是到人至中年的烦过年,年轮己经对我们的父母越来越不留情,我除了放弃奢望一夜暴富能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梦想外,我想我能做到并且应该做到的事是,面对现实,凭自己的能力给他们我能给的,然后我每一年都回去,从不例外,过属于我们自家的年和日子。
这个道理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告诉我的,是我读书读来的。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努力仰望和追求的高度,但请别忘了命运在自己生活中的宽度和深度。
所以,你是什么状态,就过什么样子的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