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宝生:穿透故土文学的寻根之旅

汪宝生 当代作家 2021-12-1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早些年,芜湖一帮文人办了个《淬剑池》文学网站,谈正衡是文学版块的大版主。当时,我在温州编杂志,或许是远离故土的原因,内心偶感孤独寂寞。闲下来的时候,我就会钻进《淬剑池》里饱和一下精神。

2008年夏,汶川遭遇了大地震。那年高考后,谈正衡在他负责的晚报《民间语文》副刊搞了一期高考作文试水专版。结合汶川地震,我写了一篇《带着感动出发》的稿子发给了他,这才与他有了一次以文会友的机会。

从报社退休后,谈正衡一直勤奋著书。《芙蓉女儿》是他去年底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围绕陈采薇、李芙初、陶婕、傅菊英等人物开展叙事,小说中几位女性的生活原型来源于谈正衡身边的亲人。随着情节的铺展,作品中的人物也跟着活了起来,小说的真实感得到更进一步凸现,从而更赋有艺术感染力。体现出了作者对故土、对前辈、对当时社会背景和状态的一种感怀。在这种真实写作的背景下,使《芙蓉女儿》成了一部恢宏的、激荡人心的、还原历史本真的非虚构体长篇小说。

可以说,《芙蓉女儿》称得上是一部地方史,也是一部寻根文学作品。是谈正衡倾情打造的一部力作;是一部对南陵地方历史深度叩问和深沉解密的文学作品。是一部作者与故乡、与亲情的一场精神对话。小说经过谈正衡充满深情唯美的叙述,似一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那些曾经熟悉的亲情、乡情通过作者以书写的方式触摸,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血缘关系。

追求真情写作,真实写作是谈正衡一贯的创作理念。《芙蓉女儿》是源于他岳母真实的历史追忆。以女主人公李芙初为叙述视角和人物的贯穿性,通过她的经历和记忆,讲述了抗战时期发生在南陵的历史和身边人物的真实事件。从李芙初牵引出同母异父的姐姐黄浣莲,以及好友傅菊英、陈采薇的故事,堂妹小芙子以及母亲的故事,还有姐姐同事陶婕的故事。反映了几位女性的爱恨情仇和生活苦难。作为小说中的人物,李芙初从少女到出嫁,一直是一个可爱淳朴又有教养的女孩子。身为湘军将领李成谋的曾孙女,在她身上并无一丝骄纵和恃宠的秉性;她经历战争的血与火,在战争的苦难面前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小说围绕李芙初的叙说来构建人物故事的,李芙初的同母异父姐姐黄浣莲是一个性格独立的知识女性,后来成为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到最终成为共产党的圈內人士,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可敬的印象;陶婕是小说中一个形象较为鲜明,长相俊俏的美术老师,一个容易被权欲和钱欲俘获的女性,在抗战中沉沦,成为伪军司令张昌德的姨太太,获得了张馈赠的大量地产和房产,抗战胜利后受到了惩罚,由此变得内心无比失落和颓丧。

小说《芙蓉女儿》通过李芙初的眼光,剖析和批判了人性的沦丧,同时,批判中却又有着同情,内心充斥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同情。傅菊英,爱情的魔力竟然让她爱上了一个受伤的国军排长,她本是一个柔弱的女孩子,为了爱竟义无反顾做出如此惊人之举,从柔弱的性格到做出的刚毅和果敢。其行为令人油然而生出敬意。小说中,采薇是作家描述最多的女性,双眸如秋水,性感且风韵的身材,她的美艳、文才以及叛逆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造化弄人,当采薇毅然扑进她心中的英雄袁佩璋怀中,注定了她人生悲剧的开始,这样的情感结局给读者带来的是内心的悲怜。在作家眼里,小说不应该是虚假编织的赝品,它的生命力依赖于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芙蓉女儿》是一部围绕20世纪四十年代末,发生在南陵大地上的故事为拓展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抗战时期几位女性特别的人生,故事情节既有以竖线为脉络的绵长深厚,又有以横线为密度的经纬交织,反应了小说人物在当时境况下的面临的人生艰难困苦,因此也更增添了《芙蓉女儿》的辎重和厚度。

人物传记和回忆录是一种独到的文学体裁,真正想把这种文学纪实体写好、写的精致、写的耐读是非常有难度的。《芙蓉女儿》是一部根据生活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真实的人、真实的事,才带给读者真实的阅读感。从《芙蓉女儿》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从中梳理出历史、现实和女性这样的关键词。让读者结合个人的阅读感悟进行一番细致入微的思考。

这些年,作家谈正衡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得益于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勤奋的创作实践。在小说《芙蓉女儿》中,作家对小说中的生活场景把握之精到、地域语言运用之娴熟、人物形象塑造之生动,如果没有长期的创作实践和厚重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这般跌宕起伏的好作品。 

厚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是《芙蓉女儿》的突出特点,作者从历史的维度入手,书写跌宕起伏的人物生平,和对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给读者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在创作形式上,为了写好这本书。据我所知,谈正衡也做出了大胆创新,他以章回体或借用民间文学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场景。除了岳母口述提供的写作素材,谈正衡还采访了众多的知情人和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

只要下足功夫,加上手里有面粉,肯定能蒸出一笼你喜欢吃的馒头。我是这样肯定谈正衡的写作恒心和状态,非虚构写作存在的难度就是作家要不要融入到所写的情景场、人物场、生活场景中去?这既涉及到作品的思想深度,也影响到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效果。

读者是很看重阅读体验的,作品的氛围营造,对读者的阅读体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论作品中表现的生活离读者自身的生活有多大距离,好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能把读者带入更深沉的境地,让读者容易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读者会下意识地认为你的写作很客观。一旦读者抱着这种阅读心态看你的作品,那么你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增添很多。

小说《芙蓉女儿》创作特别注重的是人物塑造,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作家并没有以一个旁听者平铺直叙,如果那样将会泛泛无味。而是用“在场”这种方式去叙说,这样就增强一种现场见证的叙事效果,情绪抒发,观点表达,像燃烧的火苗点燃了读者的心智和内心的情感。

《芙蓉女儿》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作品,它的历史跨度大,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前后,勾勒了抗战至解放前南陵历史的重大变迁,不失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部小说大气磅礴,无论其深度、广度和理想精神在同类型小说中,都有其独到之处。小说的语言像一把钥匙,以还原真实的历史现场,行云流水般的情节结构,以及饱含着忧伤的人性之美,引领着读者朝着纵深方向去阅读。





猜你喜欢:

赵艳平:男人的气质

杨俊国:一个站着的灵魂

殷天堂:生活是一种感觉

邹 冰:只有风知道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