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渊明:我本自由,不受桎梏

2017-04-26 60万学者已加入 壹学者

◆ ◆ ◆

 温馨提示 

轻点右上角,Aa调整字体大小

本文为 壹学者作者原创  ,转载授权请联系 壹学者。


说起陶渊明,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那篇《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那里住着最干净、最光明的自己。

我们小心翼翼地守护这方净土,使它不被黑暗的洪流所污蚀。

陶渊明便是如此,他坚守了一生一世——那份高洁和真实。

备受后人推崇的,不单单是他的才华,更多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坚贞气节、文化修养以及生活态度。


简单真实的自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古往今来,也唯有一个陶渊明而已。

——前言

【 少年:心有壮志,亦爱丘山 】


影响陶渊明一生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曾祖父陶侃,另一个是外祖父孟嘉。 

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盖世,官至大司马。

只是后代不济,家境日渐衰微。

陶渊明自幼立志要像陶侃一样大济苍生,名扬四海。 

孟嘉则是江州一带有名的儒士。

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孟嘉便将他接来照顾。

孟嘉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其人清逸温雅,淡泊处世。

桓温曾问:歌妓弹唱,为什么听起来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歌喉之声?

孟嘉说:那是因为逐渐接近自然的缘故。

这些品行深刻地影响了陶渊明。

 

四年后孟嘉去世,留下的遗物就只有一室经书。

家境微薄,陶渊明只好半耕半读。

“猛志逸四海,骞翮(hé)思远翥(zh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一个是建功立业,一个是崇尚自然,

两种不同的思想在陶渊明心底扎了根。

【 仕途:洁身自好 辞官归隐 】


东晋取士按“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陶渊明空有文韬武略,苦于出生寒门,迟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直到年近三十,才得以初仕。

江州刺史王凝之赏识陶渊明的文采,邀他来做别驾祭酒(官名)。

 

陶渊明满怀壮志来到江州,本以为可一展身手,却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王凝之潜心修习五斗米道,整日烧香磕头。

江州诸事,他非但不闻不问,还将公款挪作他用。

 

一次,王凝之用于加固湓浦口长江堤坝的钱,用来修建自己的道观。

陶渊明知道后心急如焚,

冲进了王凝之的房中:“明公,你要将修固堤坝的钱用来修道观?”

王凝之正忙着跳大神,眼皮都没抬:“嗯。”

陶渊明赶紧说:“堤坝不修固,万一上游江水暴涨,会危及百姓生命啊。”

王凝之瞪他一眼:“我掐指算过,今年有旱灾,江水不会暴涨。”

他将修建道观的事扔给陶渊明,又去烧香拜鬼了。

陶渊明悲愤不已:自己就算不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也绝不违心替他修建道观!

他拂袖离去:“我不干了”。


王凝之呢,最终死在自己的信仰之下。

一回叛军来犯,诸将劝他赶快逃跑,

王凝之自恃有神灵庇佑:“不怕!我有天兵天将!”

叛军冲进来,一刀斩了他的头颅。

尽管初仕受挫,陶渊明不减其志。

他投奔荆州刺史桓玄,当了三年幕僚,

后又去刘裕那做了一年参军。
可桓玄和刘裕终非明主:

桓玄谋反,身败名裂;

刘裕篡晋,倒行逆施。

 

政权更迭、争名逐利下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眼见田园荒僻,饿殍遍野,

陶渊明既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又痛恨统治者的荒淫无道。

忧悲之余,已有辞官归隐的想法,遂递上辞表。

 

叔父陶夔(kuí)劝他:“你不做官,怎么养活一家老小?我举荐你去做彭泽县令吧。”

陶渊明虽不情愿,但想到妻儿,也只好听叔父的安排。

义熙元年八月,陶渊明带着朝廷诏命去往彭泽。

 

十一月,督邮刘云前来彭泽县巡察。

刘云性恶好贪,狡诈无比。

县中诸吏都劝陶渊明:“我们当备好礼物,穿盛装,恭敬迎之。”

陶渊明怒道:“吾不能拳拳侍乡里小儿!”

他愤而辞官,隐居不出,彻底告别了黑暗的官场。

辞去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的转折点。

他清楚地意识到:

十年仕途是尘网,世事与本心相违。

无论是为了建功立业也好,养家糊口也罢。

东晋的官场至上而下已是污浊不堪,自己再也不想呆在这里了。

唯有平静安宁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的乐土,才是心灵的归宿。 


陶渊明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节选) 


人的一生有两个选择,

一个受外界的影响,选择拼命生存,

一个受自己的影响,选择享受生活。

生存身不由己,生活随心所欲。

 

彭泽挂印,千古绝唱。

身不由己的陶渊明就此死去,

随心所欲的陶渊明涅槃重生。

 

褪尽凡胎,洗尽铅华。

这一天,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隐逸诗人——陶渊明诞生了! 

【 生活简到极致,趣味在于心中 】


南山,一个清雅宜人的地方,

陶渊明选择了这里作为隐居之所。

 

盖起的八九间茅草屋倒是宽敞,

可是只有三十亩薄田,养不活一家人,怎么办?

陶渊明大手一挥:“走,开荒。”

南山下荒地有的是,一家老小齐出动,

开辟好后种了桑麻,豆苗。

不过周围的草,怎么长得比豆苗还旺?

全家再次出动,起早贪黑地除草,

家人累得一沾枕头就呼呼大睡,

陶渊明却诗意大发,写下一首《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旁人总是心随境动,陶渊明则境随心动,

他总是淡然随性,淳朴悠闲,

于是周遭环境也跟着明亮起来。

可是生活再明亮,也会有灰暗的时候。

归隐第三年,陶渊明家遭遇了火灾,

赖以栖居的八九间茅屋被烧了个干净。

幸好一家人都平安无事,暂时住在了渔船里。

火灾是个沉重的打击,

面对烧成灰烬一无所有的家园,

陶渊明目光灼灼,低吟道:

贞刚自有质,乃石乃非坚。

火灾击不垮我,只会让我的心愈加坚定。

 

不过居住在渔船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陶渊明找从弟陶仲德商议,

仲德说:“就在南村重新盖吧。”

陶渊明点点头。

大家齐心合力,抢在立秋之前盖好了新居,

火灾的劫难终于过去了。

新居前,陶渊明种了一大丛菊花。

也吟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将陶渊明超凡脱俗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评价:

陶诗如其人,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因而后世喜欢陶诗、崇拜陶渊明的人数不胜数,

他最大的粉丝苏轼就说: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还说,自己并不只是好陶诗,更是仰慕陶的为人。

 

宋陈师道《后山词话》中是这么写的:

渊明不为诗,写胸中之妙尔。

 

是的,陶渊明不写诗,

他只是将生活过成了诗的模样。 

陶渊明好吟诗,也好读书,更有自己的读书之道。 

搬进新居后,一年仲夏,一群老友围坐在陶渊明家门前,

他们正在赏析陶渊明新写的《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妙啊!”读到这里,周续之便喊了起来。

“读书不求甚解而能忘食,才是读书的真趣也!我曾发愤读书,夜以继日,犹未得书中三味,觉得读书乃人生一大苦事,如今看到这几句,方觉读书之妙啊!”


腹有诗书气自华,以读书陶冶情操,才不会辜负了好书。 


一日,陶渊明在家中饮酒,

有位少年慕名而来,请求读书妙法。

陶渊明便将他带到田地中,

指着一株稻苗问:“你瞧,它在长高吗?”

少年趴下看了好半天:“没有啊。”

陶渊明这才说道:

“读书无妙法,全在苦功夫。就和这稻苗一样,你看不见它的变化,可它一直在长高。读书也是如此啊,唯有一点一滴不间断地积累,才能积少成多。”

少年恍然大悟:“学生受教了。”

都说诗人的一生,无酒不欢。

陶渊明便是嗜酒如命,且有雅量。

嗜酒到什么程度呢?

讲几个他喝酒的趣事。

 

做彭泽县令时,要耕作自己的职田。

陶渊明满脸堆笑:“全种秫米,酿酒喝。”

妻子翟夫人数落他:“不正经的东西,就知道喝酒,要是荒年怎么办,不许种秫米!”

陶渊明不高兴了:“那,酒也不能不喝啊,这样吧,二顷半种秫,半顷种稻。”

翟夫人拗不过这个酒鬼,只能没好气的走了。 

(葛巾漉酒)

一次,陶渊明酿熟了酒。

掀开坛盖,酒的醇香扑鼻而来,酒面还浮着些酒槽。

陶渊明没找到漉酒巾,又急着要喝,

他直接取下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这便是“葛巾滤酒”的典故。

 

还有一次,慧远法师在庐山讲述佛法,

刘遗民(刘程之改名)又一次邀请陶渊明。

陶渊明皱眉:“上次去的时候没有酒喝,一天下来可憋死我了。要不你问问慧远,如果他允许我带酒去,我就去,不让带那我就不去了。”

刘遗民跟慧远一说,慧远含笑默许了。

陶渊明行事便这般不拘俗礼。

 

旁人总是聚众饮酒方能尽兴,

陶公之欢,只在其心:聚饮亦欢,独酌亦欢,无酒亦欢。

除了酒,陶渊明还爱菊。

尝九月九日无酒,

出宅边菊丛中坐,

久之,满手把菊。

忽值弘送酒至,

即便就酌,

醉而归。

            ——《昭明文选》

“久坐菊丛中”这是多么惬意的情怀! 


除了菊,陶渊明还喜欢琴。

一日在家中,陶渊明和几位老友喝酒到微醺,

他忽然起身,拿起一张无弦琴要弹。

众人哑然失笑:“陶公,无弦琴怎么弹?”
陶渊明以指扣琴,桐木的琴身发出清越的声音,

他悠然道:“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性情便是这般真率超脱。

他一生所好:诗、书、友、琴、酒、菊。

如此简单。

一生所乐:得生之乐、友朋之乐、饮酒之乐、赋诗之乐、天伦之乐。

如此真实。

 

简单到极致,便是大智;

真实到极致,便是大贤。

【 交友:不分贵贱,只重人品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友。

与友人举觞相酌侃侃而谈,是陶渊明平生一大乐事。

 

陶公喜欢交朋友,不分贵贱,只重人品。

 

归隐之后,很多人慕名而来与他结交,江州刺史王弘便是其中一个。

二人的相识十分有趣,缘于“庐山送酒”。

做了江州刺史后,王弘欲结识渊明,让庞遵去请。

可无论怎么说,陶渊明就两个字:“不去。”

庞遵再劝,陶渊明就找借口:

“哎呀,我的风湿又犯了,腿脚不利索走不了路啦。”

“不行不行,我病了,得卧床休息。”

任庞遵磨破了嘴皮子,陶渊明就是不肯去。

王弘呢,又很执着,

他听说陶渊明要去庐山,就让庞遵抬着两桶酒半路去拦。

陶渊明从庐山下来,

看见便问:“通之兄(指庞遵),你怎么在这里?是不是又当说客啊?”

庞遵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我来找朋友喝酒。走累了歇会。哎,陶公,既然有缘,不如一起小酌几杯啊。”

 

陶渊明心知肚明这酒不是白喝的,八成要诓自己见王弘。

可是那酒看得人垂涎欲滴,

管它呢,先喝了再说。

这时,王弘从一旁竹林里出来,

装作碰巧路过的样子:“这不是陶公么,久仰久仰。”

 

陶渊明见王弘衣着朴素,言行举止不似一般官宦子弟那样轻慢无礼;

对自己又以诚相待,倒是个不拘于俗礼的性情中人。

这才同他推杯换盏,畅聊一番,二人遂结为好友。

 

一个刺史要见一个隐士,却要如此费尽心机,

可见陶渊明性情坚贞,让人高山仰止。

而陶渊明能和王弘相交,

也是由于王弘品性端正,又能清廉执政的缘故。

陶公交友看人品,他自己更是真诚耿直,深情忠厚。

一年冬天,刚下过大雪,好友颜延之前来拜访陶渊明。

陶渊明光着脚就跑出来相迎:“我正想着你呢,你就来了。”

两人开怀畅饮,陶渊明拿出了新写的诗《咏三良》赠予颜延之。

他语重心长:“延之,你刚入仕途,官场险恶,切记要韬光养晦,谨言慎行,若是大事可期,当功成身退。”

颜延之十分感动:“多谢陶公,延之记下了。”

“君子赠人以言”。

陶渊明将自己对朋友的真情实意,全都写进了诗里。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庞参军离开寻阳,渊明作诗: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君其爱体素,相会在来年。

                 ——(节选)

殷晋安前往京都做太尉参军,渊明作诗: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节选)

羊松龄出仕之后,渊明写下《赠羊长史并序》恳切忠告: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甪(lù),精爽今何如?

                 ——(节选)

对朋友,陶渊明永远都是:你走,我等你;你来,我就在。

 

因为真诚耿直,深情忠厚,所以陶渊明更能尊重理解,宽容待人。

 

刘程之是陶渊明的好朋友,迷信佛法。

陶渊明深受儒学影响,不信佛法,不受鬼神之说。

即便如此,刘程之与他探讨佛教学问,

他总是欣然应允,十分尊重朋友的信仰。

 

周续之与刘程之、陶渊明并称“浔阳三隐”,三人本立志绝不出仕。

可刘裕称帝后,周续之却应邀去了建康东城外讲学,这是背信之举。

陶渊明知道后也只是一笑置之。

他能明白别人的局限,能理解别人的选择,尽显宽厚之风。

 

不论贫富贵贱,不管信佛信道,不管在朝在野,

只要能保持正直的品行和清廉的节操,

陶渊明都愿意与之交往。

【 为人:真德、真情、真节 】


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陶渊明一生禀行,正是一个“真”字。

不论是与己还是待人,陶渊明始终怀有一份赤子之心,

终其一生,未曾改变分毫。

 

一年夏天,应王弘之邀,陶渊明前去拜访。

不料到了刺史府前,草鞋坏了一只,

陶渊明干脆将另一只脚的鞋子也脱下来扔掉,光脚入府。

王弘见状便问:“先生为何光脚而来?”
陶渊明从容答道:“昨夜赤脚大仙托梦,告诫我若穿鞋出门,定有祸事。所以赤足而来,还望兄台不要见怪。”
王弘装糊涂:“当年可是听闻陶公从不卜卦占梦,怎么今日却信了?”
陶渊明继续胡诌:“此一时彼一时,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
王弘忍不住笑了:“那小弟送你一双如何?”
陶渊明很爽快:“好啊。”

 

既然把王弘当作朋友,自然不搞那些虚假客套。

你送,我就要,不要白不要。

陶渊明就是如此不虚伪,不做作

 

好友颜延之每次来找陶渊明聊天,

因为路途遥远,故总不能尽兴,

他索性搬到了陶渊明隔壁。

两人时常秉烛夜谈,每每喝酒到恍恍惚惚,

陶渊明就躺倒在床上,

嚷嚷着:“我喝醉啦,要睡觉了,你走吧。”(我醉欲眠卿且去)

他完全忘却了世间虚文缛礼。

颜延之深知陶渊明这率真的脾性,摇摇晃晃地起身就走。

 

相聚有时,离别亦有时。

冬去春来,颜延之要离开这里去建康做参军。

临别前,陶渊明送他一首诗,

颜延之想舞剑回赠,可是他没有带剑。

陶渊明家里也没有,他随手取来一树枝,让颜延之舞动。

陶渊明则一边抚琴助兴,一边吟唱自己的诗。
第二日一早,孩子们跑来说:“颜延之没打招呼就走啦。”
陶渊明非但不恼,反而很高兴:“尽兴而别,何必作女儿家缠绵的姿态!”
陶渊明就是如此不拘泥,不客套。

 

做彭泽令那年,家里农务繁忙。

陶渊明便派了一个仆人回家帮忙。

他给儿子写信:“我送给你一个仆人帮忙干活,因为你是我的儿子,可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好好对待他。”

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可见陶公有真德。

 

同年,妹妹程氏去世,陶渊明心中悲苦不已,写了很多悼亡诗;

其后堂弟张敬远年纪轻轻去世,陶渊明嚎啕大哭,叹息不得见,忧愁满胸怀。

可见陶公有真情。

刘裕簒晋建南宋后,陶渊明改名陶潜,以示绝不仕宋的决心。

当时他家境贫寒至极,生活困顿无比。

檀道济前来劝说:“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忍,有道则至。如今太平盛世,你应该出来做官啊。”
并馈以粱肉,陶渊明拒不接受,挥之而去。

朱熹评价: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全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陶渊明一生清白,固穷守节,至死未曾改变自己的原则。

他曾说:“难道我不喜欢穿又轻又软的裘皮衣服吗?可是如果它不是从正道上来的,我就不稀罕!”

可见陶公有真节。

 

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陶渊明以其耿介正直、孤高伟岸的人格影响着后世。

受他影响的人太多了:

萧统,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高适,李白,杜甫,韦应物,孟浩然,白居易,柳宗元......

【 处事:我本自由 不受桎梏 】


陶渊明归隐后,有一老农前来劝说:

“陶公,你胸有大志,又有文采,

何必要和我们这些农夫混迹在田地间呢?

还是出去做官才能有所作为啊。”

陶渊明反问:“你看你能去脏水里洗澡吗?”
老农摇摇头又说:“那还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啊。”
陶渊明笑了:“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我适应不了。不说了,走走,喝酒去。”

 

视富贵如云烟,钱权如粪土。

宁愿布衣躬耕,也要坚守信仰。

这便是陶渊明的做人哲学:安贫乐道。

 

人人都盼望子孙后代有所建树,光宗耀祖。

而陶渊明《责子》一诗却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他的五个儿子资质平庸,不好读书。

他虽然忧心,但不会强求。

只要孩子们做人正直踏实,做事勤劳勇敢,

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即可。

这便是他的处世哲学:顺应自然。

那次在庐山听完慧远法师讲经之后,陶渊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慧远法师说形死神不灭:人的身体虽然死了,但他的灵魂一定会延续到下一世。

陶渊明却觉得:

人活在世上,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刻,

不要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

生而在世,应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不要因过于忧惧死亡而追逐生命之荣华富贵,

强求功名利禄,想要神魂不灭,

却忽略了当下活着的平凡细微处的每一点体验,

与实实在在的幸福擦肩而过,

这就是囿于尘心迷于妄念。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便是陶渊明的思想哲学:乐天知命。

 

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

陶渊明感叹:子路便是因“不忧贫”才饥寒交迫而死啊。

人的社会理想起源于个人理想,

首先人要为自身考虑,

才能推己及人。

真正的君子,首先是为生存而生存,

不是为功名利禄,不是为名节道义。

若是你没有能力去拯救世人,

那么“独善其身”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不遵先师遗训,躬耕自足。

这便是他的做事哲学:自力更生。

 

能看清现实,能想开俗事。

陶渊明是生活的智者。

 

能放下荣辱,能守住本心。

陶渊明是生活的强者。

【 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


一位伟人曾说:

要么你去驾驭生命,

要么生命驾驭你。

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

谁是骑师。

 

陶渊明耿介狷洁的人格,淡泊名利的心态,决定了他独一无二的人生。

 

他的一生:

能甘于平凡、但拒绝平庸;

能感知幸福、且万般珍惜;

能知足安命、更能创造快乐。

这些都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有句名言:像半神人那样思考,像普通人那样生活。


这在中国古代也有个对应,便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之道原则有三: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陶渊明既拥有高洁真诚的人格、极高极深的文化修养,又能重情重义、真实坦荡的生活,

 

可以说是“中庸”智慧的集大成者。

 

陶渊明留给我们的:智、真、静、和、趣、美,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正是: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作者简介】

青语,资深自媒体编辑。

不娇柔,不做作,一个风风火火的女汉子,以文会友。

个人公众号:倾心青语(ID:qingxinqy)。你来,我煮酒等候。

 ▽ 壹学者精选拓展阅读 



 ✎ 留言小互动 



你最喜欢陶渊明的哪句诗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