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勇担大任!校长王云鹏与学生共话卓越工程师培养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
6月14日下午
“奋发有为,勇担大任”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2级学生代表座谈会
在学院路校区主楼举行
校长王云鹏
与12名研究生代表深入交流
畅谈卓越工程师培养
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程波主持
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单位负责人
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云鹏详细了解了每名同学入学以来的学业进展和后续入企开展专业实践的准备情况,同学们结合一年来课程学习和与校企导师交流的收获体会畅所欲言。
“在校进行扎实科研素养和专业能力训练,再到企业进行一线工作,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卓越工程师应该在科研一线中开展唯真唯实的研究,才能让个人得到快速的成长。”“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应当紧密结合培养实践不断更新迭代。”“希望能持续畅通师生交流机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环节的设计中。”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苏健,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博士生黄宏扬,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硕士生和振旺、邢瑞,对新时代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专业实践项目应更多聚焦一线、聚焦实际,让学生入企后承担重要任务和科研攻关。”“希望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能够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我对我的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能够进一步明确培养职责,我也希望能有机会把我们的研究技术应用实践在不同的医学场景中。”“我的专业实践项目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定的,我对这个研究方向很感兴趣,也计划继续读博深入开展研究。”“希望能成为学校和企业进一步开展科研合作的纽带。”宇航学院硕士生鲁东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任翔宇,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生眭秋涵、硕士生于跃,就校企导师组协同指导、校企联合确定专业实践选题等改革举措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建议。
“很幸运被未来想去就业的企业录取,对于赴企承担项目任务深感重任在肩,渴望能扎扎实实在实践的领域上做出成绩。”“我将把前期的研究成果跟企业课题进行结合,珍惜宝贵机会、做深做实研究,能真正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让我倍感振奋。”“能够获得导师们的悉心指导对我的研究帮助很大。”“希望能够和导师多多交流,进一步细化选题,持续进行深入研究。”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徐祥博、宇航学院博士生孙俊杰、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郑东尧、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硕士生韩宗瀚,面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地表示,要真正扎进项目中,攻坚克难、不断深造。
围绕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王云鹏结合自身经历,对同学们在校学习和入企实践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并提出了三点嘱托。一是强化系统观念。从全局上把握实践项目的能力素质要求,系统性地开展工学交替模式下的课程学习,重视研读系统论方面的书籍,重视向企业的系统总师学习。二是善于团结协作。积极与校企导师探讨、虚心向同事同学请教,提升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强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发展主动性、坚定发展自信心。三是练就过硬本领。扎扎实实从一线的真问题做起,坚持做有深度的工程创新,锤炼身心、磨炼意志,持续提升自己独有的技术竞争力。
王云鹏表示,学校将持续关注、关心、关爱每一位同学,与联合培养企业一道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坚强后盾。他寄语同学们奋发有为、勇担大任,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征途上、在国家重大工程创新的实践中彰显北航学子的青春风采。
座谈会后,王云鹏同与会师生合影留念。据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北航)是全国首批18个(高校10家、企业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之一。学校高度重视、系统谋划,党委书记赵长禄担任校企招生组组长,校长王云鹏多次主持召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推进会。学院坚持把爱国情怀作为首要准则、把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素养、把实践能力作为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厚植情怀、扎实基础、强化横向交叉链能力和纵向创新链能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产教深度融合,系统搭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型产学研平台,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建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的校企导师组和类企业级的工程师技术中心,实行一生一组、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深化工程硕博士评价标准改革,打造工程教育改革和产教联合培养的“样板间”。
往期推荐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航召开
在北航 | 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联合发布《卓越工程师培养北京宣言》
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峰论坛在北航举办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摄影|邸白鹭
通讯员 | 王涛 王萌 庞泽灵 徐祥博
编辑 | 胡译文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