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海洋大讲堂与师生午餐会系列(2016)

【编者按】海洋科学学院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围绕第一课堂人才培养规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构建了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与协同教学、协同学习、协同管理齐头并进的育人机制,编印出版《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系列出版物15部。包括:海洋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海洋科学学院实践育人、海洋科学专业《形势与政策》指导书、海洋科学学院学生论文集(2册)、海洋科学学院规章制度选编(2册)、海洋大讲堂与师生午餐会系列、海洋科学学院班主任活动系列(2册)、海洋科学学院优秀学子系列(2册)、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微信平台、海洋大讲堂进中学与我的母校系列等。

本书由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陈省平、潘云智,副主编:宁曦、韩墨香、汪帼英、黄盛、谢晓倩、李颖、刘亚婷。书号:ISBN 978-7-306-05983-3,177千字。

内容简介▲▲▲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校首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高等教育必须要实现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使科研成果及早转化为教学内容,将创新资源有效转化成育人优势。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倡导学院、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推进专任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服务者、学生之间“互动融合”,从协同教学、协同学习、协同管理角度出发,实施海洋大讲堂、师生午餐会、双班主任、本科生导师、本科生事务委员会等制度,积极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野外实习实践、精品学生活动等,探讨构建并实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全面促进创新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形成全员化、多元化、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低年级学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利用学科优势,围绕“海洋强国”与“海洋科学学科发展”的主题,打造海洋大讲堂精品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海洋科学领域知名学者对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介绍,平均每月举行一期,截至2016年底已经成功举办37期,主题包括“南海的形成演化与矿产资源”“海洋科学研究——经历与思考”“从印度尼西亚到伊朗:沿着古特提斯洋一路进发”“河海未界 依实求理”“人类与海洋生物、资源及环境”等。讲座不仅涵盖了物理、地质、化学、生物、环境、食品等与海洋有关的各方面,还涉及法律、经济、职业规划等内容。对学生而言,听讲座是一种乐趣,因为演讲者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积累为他们带来了研究领域和行业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演讲者们卓越的理念、充满智慧的教诲更是他们前行道路上的明灯。


师生午餐会作为在校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其轻松活跃的氛围深受师生们的喜爱。在这里,学生可以对学院的工作提出建议,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意见;而教师们则可以介绍学院近期的重点工作、进展,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回应他们关心的问题,听取他们对学院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的建议,思考他们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疑问。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师生们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


海洋大讲堂和师生午餐会,是教师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良好途径。海洋大讲堂为学生和专家学者们交流学术信息,深入探讨海洋科学的发展、留学深造、就业、人生规划等问题提供了机会,对营造学术氛围、启发学术思维、拓展学生眼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师生午餐会则开通了学生反馈意见的渠道,切实解决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导学机制,促进了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相互包容和理解。长期以来,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轻松包容的交流环境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德才兼备、能力出众,截至2016年底,参与课外科研训练的比例达到80%,升学和留学的比例达到65%,就业率达到98%。


本书共收录37篇海洋大讲堂记录、51篇师生午餐会记录,这是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谨以此书对远道而来的国内外学者以及学院全体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推荐阅读:

海洋科学专业系列教材:《海洋科学综合实习(海洋生物方向)》

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海洋科学学院学生论文集(2015) 

海洋科学专业系列教材:《海洋科学专业实习(海洋地质方向)》


编辑:刘芷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