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洋学子(451)| 漫谈本科科研之旅——2016级本科生谢韬林

谢韬林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 2021-09-26

编者按:谢韬林,共青团员,2016级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生物方向本科生。曾获2018-2019学年中山大学学术创新奖学金,2019年7月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水平期刊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发表论文《Molecular cloning of Y-Box binding protein-1 from mandarin fish and its roles in stress-response and antiviral immunity》,2018年12月参加珠海第一届大学生海洋环保论坛获一等奖,2019年11月参加第一届粤港澳三地动物学学术交流研讨会获二等奖。


我的本科科研路线是大一下学期开始的,说实话,当时我还并没有产生多么热忱的科研情怀,更多是出于作为一个大一新生对科研的好奇而参与。我参与的第一个课题是陈义烘老师的课题“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珠海野生水生甲壳动物中的分布调查”。得益于陈老师手把手地带我修改申报书、规范措辞,我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就获评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虽然这个课题相对简单,大致内容就是在珠海各地收集生物样品,取组织保存在RNAlater缓冲液中,提DNA后通过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是否携带WSSV。因此并没有花费我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但也并不是说这个课题是“划水”过去的。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初步掌握了基础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技能(提DNA、PCR等)以及中文科研写作的规范与技巧,为之后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激发了我对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兴趣。


谢韬林参加第一届粤港澳三地动物学

学术交流研讨会并做口头报告


时光在波澜不惊中来到了大二下学期,经历了有惊无险的结题流程和答辩后,我的第一个课题顺利结题了,并获评良好等级。之后,我加入了我的同班同学李霄的科研小组,并合作申请到了我的第二个课题“鳜鱼冷休克蛋白的克隆及其抗病毒免疫功能的初步探究”。不得不承认的是,一开始做这个课题对我来说充满了各种困难:郭长军老师和何键老师的高要求,分子克隆和荧光定量PCR等完全没接触过的实验,大量阅读起来极其吃力、充满我没见过的新概念和实验方法的英文论文,还有和同学在各方面能力上的差距,都让我时刻在感到焦虑。但我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即便会经常因为犯各种愚蠢的错误把实验做砸了而被批评,亦或是提出不切实际的想法被老师指正,即便我内心里会各种焦虑愧疚,但我还是厚着脸皮坚持下去,直到自己慢慢熟悉各种操作,熟练地读完一篇篇生涩拗口的英文论文,可以和老师交换想法、讨论自己设计的新实验……此外,李霄同学在各方面对我的指导与帮助让我可以迅速上手实验,以及她对科研的热情与对未知的好奇,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奇妙的是,现在回想起来,即便当时每一次去实验室非常焦虑和紧张,在南校园412号楼的那段时光(大二下学期期中一直到暑假)仍是我在大学时光中最美好的记忆,并非是因为人对自己回忆的习惯性美化,而大概是因为原本平静而波澜不惊的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起伏、挑战与盼头,如同一幅大片留白的写意式国画被泼上了浓厚斑驳的色彩,热烈到令人睁不开眼睛。焦虑和紧张的感觉在我对实验等科研流程逐渐熟稔后,却慢慢消失了,或许是一切对我来说都如同程序般熟悉,没有之前的挑战感的缘故了。

 

 412号楼后面的休息室储存了许多前辈的毕业论文,

因此被戏称为“藏经阁”。

  

栖身在412号楼门口的野猫,

它和另外两只猫陪伴了我们以及许多研究生师兄师姐的青春。


到了大三,实验室搬迁到了东校园,我们的小课题也从之前的分子克隆等基础工作,和不断尝试不同方向的“试错”,变成了有清晰主线和思路的研究,我也开始逐渐体会到科研的乐趣所在——当我的猜想被一个个实验逐步证实的时候,那种感觉如同自己发现了上帝在人间留下的秘密一般,有一种玄妙而不可名状的快感,这种快感足以超过打游戏等各种娱乐活动。虽然它出现的频率很低,但我却如同上瘾一般为之着迷。综合研读的大量文献的结果,我们开始从调控应激基因的功能、调控核因子-κB先天免疫通路的功能、以及对不同水产病毒增殖的影响等方面着手,探究我们研究的目的基因在机体中扮演的角色。终于,在经过一系列“艰苦繁杂”的提RNA、反转录和荧光定量PCR实验后,我们终于收集齐了足以写成一篇高水平论文的数据。那一刻让我忽然感觉自己像是实现了一个久违的梦想般——我犹记得大二时听2017届毕业的乐遥师兄讲他发表3篇高水平论文的经历,当时觉得高水平论文似乎离我那么遥不可及(因为缺乏概念),但在一年后,自己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伙伴的帮助和老师的指点,一步步地实现了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花了一月余的时间成文,又经历了两个月的漫长修改后,文章终于投出去了。不久便拿到了审稿意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与审稿人的“拉锯大战”,这篇文章只拿到了一个小修(minor revision),补齐审稿人要求的实验后便顺利接收了。


经历了这些后,我个人觉得做本科科研训练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是很必要的——并非是说以后就一定要从事这些,而是可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行业,而非盲目地被人群裹挟,盲目地参与或远离。于我而言,这段经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做实验、读文献、写文章等科研能力,或是写在个人简历上的publication和研究经历,更让我找到了“内心的安宁”——换句话说,便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人不再漫无目的地活着,而有了笃定的追求并为之努力时,TA会感到内心的充实,而非每天游手好闲胡思乱想,最后在一堆如同打结的毛线般混乱而无意义的想法中消磨掉了时光,却最终一无所获。我时常会想,如果没有加入郭老师团队的这段经历,或许我还是那个每日窝在寝室中过一天算一天的死宅。


最后,感谢我们海洋科学学院及何建国老师团队为我提供了良好的本科科研机会和平台;感谢郭老师、何键老师和组内各位师兄师姐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和我一起完成大创项目的李霄同学,还有两位可爱的师弟詹志鹏、李传瑞一路的陪伴与支持。是你们帮助了我的成长,让我成为了更好的人。


图为作者



推荐阅读:海洋学子(450)| 坚定信念,高效学习——2017级硕士生陈俞任
海洋学子(449)| 做一个榜样——2016级本科生陈俊
海洋学子(448)| 努力,是为了配得上初心——2018级博士生张睿


来源:2016级本科生谢韬林

编辑:张琳玲;初审:林奇琦

审核:汪帼英、韩墨香、李颖、刘亚婷、曾瑛

审核发布:廖喜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