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心理学

肖飒:如何与“不投缘”的人相处?

肖飒 肖飒lawyer 2023-06-04


人的很多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人欢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倘若真的如此,你会发现世界就变成《哆啦A梦:大雄与天空的理想乡》里的“乌托邦”,人人nice,没有个性,微笑的扑克脸,细思极恐。所以,人与人之间不一样,各自拥有多样化的性格和缺点,其实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那么,造成“不投缘”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三观不同


有人在恐怖袭击发生时,开瓶酒庆祝其反感的国度遭难;有人在看到恐怖袭击的新闻时,有兔死狐悲的人文主义情感。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一杆秤。飒姐不方便揣测谁对谁错,只能客观地说一句,你们不一样。


对于三观不同的人,万不要建立亲密关系,一旦发展为恋人,双方在蜜月期后会有无尽的吵架。这就不叫良缘了,是恶缘。尽快分手,各自安好,别嚯嚯对方了。



二、年龄差带来的认知差


讲真,飒姐还算思想开化的人,但对于当前一些流行歌曲着实有点“听不下去”,欣赏不来。我曾经逼着自己去聆听,但逼迫无效,自动转回自己的“心头好”。


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正如七零后普遍责任心强;八零后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九零后对生孩子没有执念;零零后对谈恋爱没有执念;一零后对于科技的接受能力几乎是天生的。


三、“2:6:2”定律


根据阿德勒医生德心理学分析,人们在人群中受欢迎的程度是:20%的人喜欢你,60%的人对你普通基本无感,20%的人烦你。这是经过多年观察抽象出来的普遍结论,假设其科学性讲的过去,我们就应该知道一个现实,那就是,能够给你支持和正面回应的人,其实最多也就两成。



倘若妄想全世界大多数人都喜欢你,围绕在你身边,把你宠爱成“小公举”,那就是自我欺骗,与孔乙己雷同。同时,还有大部分人其实对你不感兴趣,你在他们的世界里就是背景板和一笔带过的过客。


四、无法共同享受利益的竞争者


“同行相轻”,越是知识分子越是同一个领域的人,越容易出现彼此谁都瞧不起谁的情况。甚至,绝大多数观点都是一样的就是某一个理论的某一个进路的某一个细节不同,都会觉得对方是全世界最大的傻子。


如果你秉承《三体》哲学里的“黑色森林法则”,那么,没有人是善意的,因为资源有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了自保,各个文明都必须向暴露坐标的文明打黑枪,以确保自己的生存权。但人类社会却有不一样的逻辑,如果同一个战壕里的人能够共同分享利益,那么,他们的关系是稳固的,如果在同一个槽里吃饭,又各自为战,那么,他们的关系就只能是制衡。


在某些体系内,一旦A上位成为某层级领导,同一年入职的BCD就都没有上位的机会了。那么,你觉得BCD会喜欢A吗?答案显而易见。


五、纯属巧合的概率


正巧,你在她心情要崩溃的时候,麻烦其帮忙,想想就知道其态度不会好到哪里去。有时候,社会生活就是有很多巧合,比如你现任的前女友是某地的,你就是对那个地方比较反感。或者,你曾经在某个时间段“走背字”,看到在朋友圈秀恩爱的、秀房子车子的就恨得牙痒痒。


或者,偶然上司被电梯门夹了脑袋,碰巧在门外看到了尴尬一幕,boss就是觉得你看见了他最无助和颓废的一面,因此就是想把你轰走。这些事情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有“锅”飞来,不得不背。


说了那么多,如何解决与“不投缘”的人相处问题?


对待前男友、前女友,要像死了一样。


身边总有一些不信命的中青年,觉得那个与自己纠缠了好几年的人,还有“改好”的可能性,自己就是那个拯救破烂灵魂的救世主。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太自负了。人的处事模式8-10岁就定型了,你想要坐时光机回到过去,把人家掰过来,醉了,先找到哆啦A梦再说吧。不适合结婚的恋爱对象,又付出过真心,最容易再次跌入感情漩涡。别惦记人家的人脉关系和才华了,体面say byebye,你最大的道德就是像死了一样,不打扰,不窥视前任的生活。彻底从社交圈割席,自此江湖不见,是最好的办法,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对待有年龄差的人


对待长辈,尤其是姻亲关系里的长辈,不要讲理,只讲感情。哄着高兴,说啥就听啥,人家比你大半个世纪,你还想当姐妹当兄弟啊。实在没有界限的前辈,明确告知爱人现实情况,由其周旋,你该干啥干啥。


对待晚辈,除非你真心想帮他们,否则,不要提任何意见。指导别人人生的人,就是“经验土匪”,此处包括飒姐。经验这种东西就像《小马过河》,每个人对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要想过河,自己有自己的方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行之有效,飒姐又不是警察,没有过问的权利。


自尊自爱可以,别自负自戕


也不知道,有些咖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非要享受被敬仰被包围被崇拜的眼神。如果真有这个爱好,那就团队多招聘几位刚毕业的童鞋,可以享受半年以上这种景仰。但如果想让同辈、前辈都宠爱,这真心是公主病。



其实,遂了她们的心愿,每天满嘴抹蜜,吹嘘和舔狗就能让这些人卸下盔甲,束手就擒。这么简单就破的法门,看不到“有慧根”的样子。关键还怕,戳破窗户纸,她们瞬间从自负的高大纸糊的形象,轰然倒塌,看似心理承受能力大,其实支点一撤,万念俱灰。对于这种人,要是你的底线比较靠后或者没有底线,估计就会利用她们(对女性PUA的男人常常是看破了这一点);如果你有底线,那么就远离她们,井水不犯河水,本来就是一群可怜人。


对于竞争对手,不着急


我的个人观点是:尽量走不一样的盈利模式,做蓝海市场。“走窄门”才能越来越敞亮。在一个线池子里打来打去,最后还很有可能被AI收割了,打了一辈子,让个算法给灭了。


有些想不开的竞争对手,就是非要跟你在一个槽里抢食。若要能换赛道就换赛道,犯不上跟人你死我活。生意无非就是钱,钱是身外之物,天天生气还要提防对方下黑手,得少活好几年。把专业壁垒建设的高高的,不用争一时得失,等你在鸡窝里从瘦鸡仔成长为壮鸡仔时,还会被嫉妒被模仿,等你长成秃鹫、仙鹤、猫头鹰、土拨鼠、黄鼠狼,嗯,就没有以前的同类嫉妒你了,要么成了你的猎物,要么成了不相干的路人。


实在脱胎换骨困难,那就想办法与竞争对手寻找共同的盈利点。不分享存量市场,还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增量市场,你会受到欢迎,而不是谩骂。


注定被厌弃的,那就眼不见为净。


皮实点,世界上有三两个谈得来的人,已经很幸福了。有人反感你,那就保持社交距离。没必要讨好,其实,多数情况下人们遇到无缘无故不喜欢自己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讨好。


飒姐当年不明白为啥跟着一个师父,师姐就是特别烦我,后来才知道,人家家庭琐事繁多,那阵子就是见谁都讨厌。我正好入职,所以第一印象就不好。当年也是各种请客吃饭送礼物,甚至帮忙背黑锅,但丝毫没有作用。那时年轻没太经历过事情,差点抑郁,后来我先生说:你也尽力了,就这样吧。于是,我转头把精力放在案子里,在她和师父开庭的案子中提供了清奇的思路,成功帮助了当事人,自此,我明白了一个职场真理:你得是一个有用的人,否则人家凭什么理你。再后来她很快独立单飞,我继续跟着师父干,也就没什么交集了,相忘于江湖。


写在最后

人生很短,这副肉身又能撑到何时?明天和死亡哪一个会先来,只有天知道。如果你还在问:为啥有人不喜欢我?为什么大家不向我致敬或献媚?请你随便走进一家三甲医院,在手术室门口待上两个小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扯淡,好好活着,健康地活着,然后去爱那些爱你的人,就没白白在世上走这一遭。至于那些“不投缘”的人,他们有他们的“求而不得”,她们有她们的“白玫瑰与蚊子血”,随他去,尽量不招惹,不伤害。人,最终还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索。





获取详细资讯,请联络飒姐团队

 sa.xiao@dentons.cn

【 guangtong.gao@dentons.cn】

飒姐工作微信:【 xiaosalawyer】

飒姐工作电话:【 +86 171 8403 4530】


精彩回顾





原创 | 中国版监管沙箱,未来可期肖飒|深度分析!币圈安全丑闻案
肖飒:NFT交易所,中国合规探索
真实案例|非法集资!BTC是资金?
肖飒:继续挖矿,法律后果如何?法律|允许国人持有BTC的态度会变吗?









肖飒法律团队,一支以学术业务立身的法学硕博团队。垂直深耕于“金融+科技”行业,对创新业务有独特的研究优势和一线实务经验。


团队创始人肖飒女士,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委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首批北京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专业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硕实务导师、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导师、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编委会委员。著有虚拟币规制畅销书《ICO黑洞》、合著学术书籍《网络金融犯罪的刑事治理研究》等。在《证券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财新》《经济观察报》等发表过近百篇署名文章。


坚守法律,让金融人+科技人远离“囹圄”!


办公邮箱:sa.xiao@dentons.cnguangtong.gao@dentons.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