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预告 | 约等于 —— 王叶子个展

Arbre的小树 一树Arbre 2021-07-07


约等于

Approximate


—— 王叶子个展


艺术家 / Artist

王叶子

Wang Yezi


策展 / Curator

一树ARBRE

Arbre Art Centre


开幕 / Opening 

2021.04.10 周六/SAT 15:00


开幕对谈 / Opening Talk

16:00 – 16:30


导览 / Exhibition Tour

16:30 – 17:00


开幕活动报名 / Sign Up

限30人,扫描下图报名。



展期 / Duration

2021.04.10 - 2021.06.01

12:00 - 19:00

周三及特殊日期闭馆,

请留意公众号通告。


地址 / Venue

(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六街园岭新村74栋103)

Arbre Art Centre
No.103, Block 74, Yuanling Xincun,
Yuanling 6rd R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前言

Preface

刘佳欣


似是而非的世界名景

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悉尼的歌剧院,还是北京的长城、九龙壁,这些景观都在某地「安家」已久,在这基础上,它们亦可被称为「真实景观」。这些散落的世界名景,对于王叶子而言,正是她开启某次艺术创作的原始基础。但实际上,她到深圳景点世界之窗的一系列探访,才是一场图像探索之旅的真正起点。世界之窗作为人为建造出来的「游乐园」,在其园区内收集并建造一系列模仿真实景点的「微缩景观」,并运用「真实景观」的背景知识来解说这一系列仿造建筑物 —— 这样的做法引起艺术家的好奇和疑问,使其产生探寻这些「微缩景观」的冲动。

如果说这次创作的动机是始于寻找真实,那后续的情节发展,也许对于艺术家本人及我们这些观者而言,反而被「真实」所糊弄了。

 
王叶子创造了一套基于自我的「图像构建系统」—— 首先,她在世界之窗拍摄一系列「微缩景观」的原始照片素材,并用谷歌和百度的识图系统对这些素材进行图片识别,得出大量由计算机「赠予」她的图像,在这庞大的图片库中,她为每一个「微缩景观」挑选出50张相似图片。紧接着,她又借助MATLAB编程推演出一组和「原始景观」与「微缩景观」均最为相近的图像。

最初的原始景观经过漫长的「旅行」,从世界各地「集合」到世界之窗,又被记录下来,在网络上进行匹配,紧接着,进入编程系统进行聚合,而后,又被艺术家留存在有限的图像排列组合内,最后,进入了我们的眼中。

 
事实上,在这样复杂的一系列操作下,艺术家将自身视觉感受与计算机的算法融合在一起,对于自己肉眼所见的「微缩景观」,她最初的困惑并未被解答,而是被加深了 —— 从最初的图片识别开始,计算机就参与了「编造真实」的这场游戏,在算法面前,图像被切分成无数的像素点,而互联网中有无数的图像都拥有与之相似的像素分布,原始景观或许藏匿其中,但实在难觅影踪。此外,我猜想,王叶子在为「微缩景观」精心挑选相似图片的时候,会不会也变成「机器人」了,真实的景象在她眼中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相近的主体轮廓、颜色、构图等一系列图像本身的元素?
 
随着这场图像探索的推进,经由程序缜密计算后创建的图像和原先的真实景观在肉眼中毫无关系,但与此同时,它们又形成了新的景观。—— 在此中,「真实景观」还重要吗?或者说,这里被最终创建出来的图像到底代表着什么呢?

王叶子说:「真实景观还是重要的,它是一切的开端。比如有些景观的形成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或是宗教因素;而这些计算后产出的图像更深层的含义是在表达对真实存在景观的解构和颠覆。这些泛图片只因为大量像素点与真实景观相似,最终在显示终端被匹配。最终的图像仍然代表了一种理论性影像,利用图片来进行视觉的批评。」

 
于是,在《约等于》这场展览中,我们也试图将参与这场图像游戏的一部分权利交予你。你可以试着在现场庞大的图像库内寻找或猜想最初的「真实景观」,或是进入艺术家虚构的图像叙事内,欣然接受最终呈现的图像,并主动「割裂」它们与原始景观的关系。作为参与者,你们被允许加入这场图像游戏,在已经存在的图像叙事中找到切入点,继续「创造」新的图像(也许是拍摄,也许是网上搜图);有趣的是,观众在这过程中,你也在某程度上变成了「机器人」。

正如艺术家所言,我们希望观众抱着「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心理来观看作品,虽然做这个作品初衷并不是娱乐,但是希望大众能在「游戏」中形成对于这些「新」景观的见解。





艺术家自述

Artist Statement

王叶子


“现在看到的是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的比萨,始建于1173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塔身和地面的倾斜角度约为3.99度...”

这是我在世界之窗听到导游正向一群游客介绍比萨斜塔。导游口中说到的位于意大利以及800年历史,相较于眼前这个差不多一人高的塔状物,可以说似乎是毫无关系,这也让我开始思考这是什么?
 
王叶子拍摄于世界之窗
 
这些「建筑」试图模仿真实和接近真实,但是和我们熟知的历史以及注解的含义又并不相同——被美称为微缩景观。这个由微缩和景观组合成的词语,我至今也没有找到正式的词典解释,但是它的定义又是这么的通俗易懂:微是小的;缩是由大变小;景观是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

为了寻找这些「建筑」究竟是什么,我使用了Google和百度图片识别系统对这些景观进行查找和搜索,人工智能给出的识别结果却并非是此微缩景观相对应的原始历史建筑。例如图片识别微缩景观的悉尼歌剧院更多的显示为帆船图像,长城烽火台的微缩景观更多的被识别为一种巨蜥。

在创作过程中,我对素材使用了更加理性的处理方式:通过 MATLAB 编程,用余弦算法对微缩景观图片和其相似图片以及原始景观的每个像素进行逐一分析,推演出和图片中景观最近似的一组图像。
 
之所以会选择三面翻广告牌来呈现这一系列作品,是因为它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个用来解释说明的载体。小时候在北京崇文门第一次见到这种广告牌,就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展出的是盼盼防盗门,随着屏幕的翻动,一个个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门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出现在画面中,对「门」、「防盗门」「盼盼防盗门」这几个词语进行了非常简单直白却又让人印象深刻的解释。这种机械的匀速运动让我着迷,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观看 ——每个棱柱在转动的一瞬间,画面就有了新的组合和内容。

记忆深刻的盼盼小熊猫
图片来源:网络
 
各种盼盼防盗门
图片来源:网络
 
正因此,我选择使用电动三面翻广告牌的方式,将三张景观图片匀速翻转展出。这些相似图像在一条条棱柱的翻转中不断的重叠和重组,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崭新的景观,也模糊了该景观最初的定义。





关于艺术家 
About the artist

王叶子

Wang Yezi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学士学位
毕业于费城艺术大学,Studio Art,获硕士学位
目前工作生活于深圳
 
在当代语境下以如何定义一个物体或是某种关系为主要创作方向,试图在作品中构建新客体从而探索美学的剩余价值。
 
参展:

2021   

一树屋邨2期,一树ARBRE, 深圳

2020   

宅生记第一回,La Chapelle,上海 / OCT凤凰花艺术节,深圳 / 14天孤岛-涟-艺术驻岛计划,线上

2018   

OCAT深圳 艺术家驻留项目,深圳

2017   

费城三校联展,Kimmel Center,费城

2016  

 (DIS)亚洲主题展,Levitt Foyer Gallery,费城

2015 

  WIP Exhibition,Hamilton Hall Gallery,费城 / Some Content May Settle,224 Gallery,费城

2014

青年艺术100,北京农展馆,北京

2013 

第三届重庆双年展,重庆当代艺术中心,重庆 / 新媒体三人展,木渡里画廊,北京 / 第八届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1 

低脂,衡庐美术馆,杭州 / Live网络展,FTChinese.com





展览作品节选 
Exhibition Piece

《约等于:长城》,2018-2019

《约等于:歌剧院》,2018-2019

《约等于:金字塔》,2018-2019

《约等于:客家围屋》,2018-2019




展览衍生 
Events


更多活动在路上,请保持关注!
MORE EVENTS ON THE WAY



一树过往展览 Previous Exhibition



期待您的关注与「在看」
这将会给一树带来更多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