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湘西两条重要的“寻梦、寻根”文学旅游线路

2016-09-30 高英伦 花垣视窗


  随着全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 湘西生态文化旅游狂飙突起,即将迎来“井喷期”。笔者历时半年考察发现,湘西有两条重要的户外精品文学旅游线,其一是《 边城》小说“爱情寻梦之旅”,其二是《娘》散文“娘文化寻根之旅”。这一发现,将为高歌猛进的湘西全域旅游,增添两道瑰丽神奇的彩虹。


  从湘西几个重要“人物”说开去


  提到魅力湘西,除了湘西山水引人入胜,人们大多把目光投注在湘西厚重的人文风情里,其实离不开几个重要“人物”,他们分别是两个古人和四个现代人。两个古人,一个是上古时代的蚩尤,中华人文三始祖之一,其后裔苗族部落辗转迁徙到湘西南部武陵蚩尤大峡谷一带,远播四方;另一个是近古时代的土司王,统治湘西北部八百年,连“初夜权”也不放过。因此,形成了湘西“北有土家老司城,南有蚩尤部落群”的土风苗韵格局。四个现代人名噪中国之圭皋,便是宋祖英的歌,黄永玉的画,沈从文的《边城》,彭学明的《娘》。


  如果说土风苗韵构成湘西“北有土家老司城,南有蚩尤部落群”旅游板块的娇美身躯,那么,沈从文的《边城》和彭学明的《娘》所带来的黄金分割,堪称她身上的美丽丝带,奇美无比。


  沈从文的《边城》筑起一座爱情的希腊神庙


  沈从文,湘西凤凰人,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因而称其为汉族、苗族、土家族作家都没有错。他14岁投笔从戎,浪迹于湘黔川边境和沅江、酉水流域,把《边城》写给世界看,成为其代表作。《边城》讲述发生在一个叫茶峒的边远小山城的爱情故事,诗意的笔触,优美的风光,淳朴的人情,凄美的结局。她既是一首圆润灵秀的抒情诗,又是一帧拙朴纯情的风俗画,却隐含着淡淡的悲哀。作品的主旨是要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人公翠翠的文学形象,源于三个女孩,一个是湘西泸溪县绒线铺的女孩,一个是青岛崂山看到的乡村女子,再就是其妻张兆和。与其说翠翠是他要塑造的文学形象,不如说是他的精神伴侣。他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边城》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明确表白过:“有人用文字写人类行为的历史。我要写我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沈从文做到了,他自称“乡下人”、“山里人”,把乡村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写出了人性逼近之美,《边城》为我们筑起了一座爱情的希腊神庙。


  彭学明的《娘》祭起一尊娘的精神丰碑


 彭学明,湘西保靖人,父亲彭文科是土家族,母亲吴桂英是苗族,称其为土家族、苗族作家都没有错。其母亲原籍花垣下寨河(古苗河),其祖父为了躲避抓壮丁而去了保靖梁家寨。因生活所迫,为了抚儿育女,母亲先后为彭学明找了几个父亲,四次改嫁婚姻,有了5个孩子,越走越偏远,越嫁越贫困,遂演绎出他仇视--忏悔--感恩的心路历程。故事在花垣--保靖--古丈这一方苗疆土界里震撼上演,他把《娘》写给世人看,成为《忏悔录》式的泣血力作。《娘》的主人公娘,辗转于社会底层,在饱受歧视、经济困窘、备尝屈辱的情况下,还要遭到来自儿子的误解、愤懑和仇视的凌厉打击与残酷伤害,仍然敢爱敢恨、要强生存,极为艰辛的撑起保护儿女一片天。娘的一生是一部苦难史、血泪史,“字字写来皆是血”。成长中的彭学明给娘带来太多的无情伤害,成人后的他渐渐开始自剖、反思、忏悔,不断地在炼狱中拷问着自己虚无的灵魂。等他明白孝道为大、学会感恩的时候,娘却离他而去。他在娘的灵前独白:“月光醒了,可以再回到天空;鸟儿累了,可以再回到森林;儿女没有娘了,就再也无处安生……我把娘弄丢了。”《娘》的“爱”以卑微、柔弱而异常坚韧的形式表现出来,书写着“大爱无疆”的永恒母题。真是“我不懂事娘爱我,我懂事时娘已逝”。彭学明把自己作为娘的对立面,写出了人性疏远之痛,《娘》为我们祭起了一尊娘的精神丰碑。


  沈从文的《边城》小说“爱情寻梦之旅”


  汪曾琪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沈从文这种民国时代的乡愁,在今天尚未过时,当下国人还在遭受着“现代城市病”的多重折磨,人们试图在乡愁中找回自己失落的精神家园,而《边城》小说的“爱情寻梦之旅”,正好作为湘西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深度体验游的精品文学旅游线路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堪称湘西旅游新名片。


  《边城》小说“爱情寻梦之旅”,是一条“水路”,水韵悠悠。其线路肇始于沈从文的故乡凤凰,顺沱江而下经吉首市河溪镇至泸溪县武溪,勾起人们对泸溪绒线铺女孩的柔曼记忆,该河段可称为“沱江放舟”。武溪与沅江相会至沅陵段,沿途追溯盘瓠神话、辛女传说,可称为“沅江揽胜”。沅陵经借母溪至芙蓉镇段,沿途土风苗韵、追母念慈,可称为“乡土情深”。芙蓉镇至保靖“天开文运”段,沿途苍山送远、曲流怡情,可称为“酉水溯源”。保靖“天开文运”至花垣边城段,沿途清江画廊、爱情寻梦,可称为“边城寻梦”。


  彭学明的《娘》散文“娘文化寻根之旅”


  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一经问世,立即红遍大江南北。这部作品被誉为“一个儿子来自灵魂深处的忏悔录”和“天下儿女不得不读的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读后感慨题记:“母爱是靠山。”曾经翻译过莫言作品的日本著名学者、拓植大学教授、《娘》的日文版翻译立松昇一,被《娘》的伟大母爱所感,要彭学明陪伴讲解,沿着“娘”的足迹,到湘西实地感受母爱和民俗风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0集大型文艺专题片《为时代放歌》,文学成就部分中,专题介绍的作家及其作品的仅有四人,分别是莫言、彭学明、杨红缨和唐家三少。湘西走出去的另一位名人宋祖英在第九集“华章”中出镜。


  《娘》散文“娘文化寻根之旅”,是一条“山路”,山路弯弯。其母源在花垣县下寨河(古苗河),彭学明称“娘”为“蚩尤美丽的女儿”。“娘”的苦难婚姻分布于花垣、保靖、古丈三县境内,地处湘西苗族与土家族交错分布区,串联起古丈县的上布尺、泽土库白寨、断龙乡,经保靖县的阳朝乡至梁家寨、熬溪,溯源抵花垣县的古苗河苗寨,大致与《边城》小说“爱情寻梦之旅”东西向平行,处于武陵蚩尤大峡谷北翼一侧,是湘西目前比较冷僻的独特区域,也是湘西极具扩张潜力和可持续的另一条户外徒步大穿越精品文学旅游线路,堪称另一张湘西旅游新名片。


  我们从远古走来,向未来走去。


  古湘为证!

蚩尤部落群

古苗河“娘文化寻根之旅”

《边城》茶洞“爱情寻梦之旅”

(作者:高英伦,系湖南省花垣县教科所研究员;编辑:麻绍辉;图片摄影:龙秀泽、石明照、黄益明)


阅读推荐:

1.【荐读】疯娘

2.湘西女人——彭学明作品

3.湘西风物——彭学明作品

4.彭学明:湘西年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