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区与繁华都市相伴 与创新策源共生 与美好幸福共舞

深圳光明 2022-12-01


鹏城之北

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

光明

这里北联东莞,南接福田、南山

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在时代的浪潮中,光明奋力前行,蝶变为策动原始创新的“理想地”、科研经济涌现的“新泉眼”、一流人才宜居宜业的“梦家园”。正如“光明”二字,拥有无限未来和希望。




布局科学重器

创新要素汇聚成链


根据2021年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结果显示,光明区常住人口为109.53万人,10年增长近130%,是全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区之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才奔赴光明?

这与光明科学城所带来的

创新力和吸引力密不可分


将指针拨回2018年,在建区之初,光明区就被赋予“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重任,此后又被赋予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荣使命。到2035年,将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科学城。


立足全球视野,光明科学城全力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信息、生命、新材料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打造世界级大型开放原始创新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枢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



既做基础研究,也做应用基础研究

相对偏向应用基础研究

这是光明科学城最鲜明的特点

为此,光明区高起点搭建

光明科学城规划的“四梁八柱”

布局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目前,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材料基因组设施正加快设备购置及平台搭建工作,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 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正加快推进,年内将开工建设

  • 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等设施正加快前期工作。



“脑科学在光明科学城是作为产业的核心策源地,在全国全世界脑科学、生命科学方面的仪器是最全的。”在今年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表示,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大科学装置加上P3实验室,将会构成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生命科学最重要的一个利器



为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

光明科学城还布局

10个科研平台、2家省实验室

2所研究型高校等

重大科技创新载体


其中,深圳湾实验室成为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深圳基地,入驻科研团队90余支、科研人员1000余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已正式启动,目前已组建12支科研团队,入驻60余人。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等3个国家质检中心高效运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成使用,深圳理工大学(筹)永久校区正加快建设。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新赛道

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沿着南光高速一路向北行驶,迈瑞、宏发、尚智、南太云创谷等产业园区鳞次栉比,产业创新高地雏形已现。


在2022年光明招商大会期间,国内200家企业代表来到光明,洽谈签约40个项目。


“光明科学城布局的产业跟企业的发展十分吻合,希望借助光明科学城把产学研结合起来。”鸿辉系统集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现场签约的企业之一,该公司代表刘云燕坦言,将非常看好在光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光明

与光明共成长

光明也涌现出华星光电、贝特瑞、

欣旺达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据统计,建区以来,光明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从483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年均增速达9.5%,高于全市年均增速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847家增长至1735家,国高企业从987家增长到1703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62家。2022年上半年,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614.71亿元,同比增长6.3%



立足产业基础

结合光明科学城研究方向

光明区明确重点建设

“8 +5”产业集群


  • “8”为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传感器、精密仪器设备、安全节能环保、现代时尚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5”为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 今年上半年,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额比重为5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作用凸显。

  • 为充分保障“8+5”重点产业集群项目引进,光明区还规划打造凤凰、马田、玉塘、公明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未来将供给555公顷产业用地。



此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光明区积极构建科研经济引领型“3+2+3”现代产业体系


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为例,光明科学城探索了0~1~10纵向融通重构和10~100横向跨界整合的“蝴蝶模式”建立了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为未来配套的产业园以及更大的产业集群,打造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实现了科学与产业一体设计、一体推进。



目前,全国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已有33家企业进驻光明,融资总额超10亿元,估值超94亿元。




优质民生资源集聚

托起满满幸福感


漫步茅洲河畔,潺潺流水,悠悠碧空,水鸟乘风翱翔,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森林覆盖率达27.28%

279个公园星罗棋布

人均绿地面积达30.9平方米


光明区坚持“蓝绿本底”,实施光明“山水连城”计划,高水平打造田园都市新风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第一名”等多项国字号招牌不断擦亮生态底色,绿色之美惊艳绽放。



与此同时

光明区加快补齐公共基础服务短板

加强民生福祉建设



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开花”

光明区现有区属中小学48所,幼儿园88所,可提供学位约14.5万个。累计与11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名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累计引进6所市直属幼儿园合作办学,努力打造教育发展高地。




高水平医院正待“上新”

中大附七医院二期、国科大深圳医院新院区、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光明区妇幼保健院项目、光明国际中医药港正加快推进建设,稳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其中,中大附七医院、国科大深圳医院双双通过三甲评选,明区实现三甲医院“零的突破”




艺术体育精彩纷呈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深圳科技馆(新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科学城体育中心等大型文体设施拔地而起,马术、赛艇、网球、山地自行车等品牌赛事精彩可期。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

建区以来,光明区高标准规划建设“2+2+6” 轨道网络,构建“30分钟交通圈”。“三横三纵”高快速“八纵八横”主干道路网汇集,轨道6号线和赣深高铁开通运营,轨道6号线支线(一期、二期)、13号线二期(北延)线全面建设,轨道18号线争取纳入深圳市轨道五期建设规划,轨道26号线、29号线已完成光明区线站位前期规划研究。




住房品质安心宜居

光明是深圳人才住房最大建设区和供应区之一,市考核区安居工程任务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十四五”期间,光明区计划新增公共住房4万套,今年预计分配公共住房8000余套



与繁华都市相伴

与创新策源共生

与美好幸福共舞

光明,正以科学共享、

海纳百川的姿态,拥抱世界



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编辑:麦泳妤

校审:赖飞扬 陈圆圆 邓红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一周事速览!党的二十大隆重开幕,央视新闻关注茅洲河治理,更多热点请戳……


② 光明区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③ 南方日报|“拓荒牛”在光明科学城奋力奔跑



赞一下你最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