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方日报:光明科学城以先行示范担当服务国家战略

深圳光明 2023-09-05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从一座边陲小镇,仅用40余年时间崛起成为GDP超3万亿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的城市,以敢闯敢试的勇气开创了中国的特区时代,又在新时期成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典范。


从一片边远区域,短短数年间成长为深圳投资创业的新热土、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光明科学城,这座因创新发展而生的城区,以先行示范的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布局,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着鲜活的“光明样本”




勇者奋楫逐浪高。当前,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



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光明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城市配套、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科学新家园,奋力冲刺“全能冠军”努力为深圳续写更多的“春天的故事”贡献光明力量





锚定“三地建设”

跑出高质量发展光明速度


布新局,谋未来。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之时,深圳抢先谋划,打破路径依赖,发力原始创新能力建设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光明科学城因时而生,乘势而起,秉承着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中一马当先。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



目前,自由电子激光通过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并启动建设,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设施正式入驻并向全球开放共享。截至2023年7月底,全区已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超160个。这些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为科学城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索科研经济先行地

光明科学城“沿途下蛋”成效初显

重点聚焦“8+5”产业发展需求

专项政策、中试平台、

专业园区、科技金融

全方位加速科技成果“沿途下蛋”




以科技金融为例,已落地总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母基金,落地总规模30亿元的光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传感基金和15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同时,推出总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科技金融专项,还即将出台《光明区关于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若干措施》,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得益创新体系的支撑

产业结构的优化

光明区的经济成色越来越亮


202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700.87亿元,同比增长8.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占GDP比重超六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达1947家;专精特新企业达742家;上市企业达32家。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光明科学城汇聚了大批“最强大脑”目前,入驻光明区的科研院所共有各类人才5431人,同比增长21.99%34名科学家入选生物医药领域全球前2%科学影响力榜单。




聚焦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宜居的光明标杆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安康。光明科学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不断将改革开放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让越来越多人拥有获得感、幸福感。



  • 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2019年至2023年,新改扩建30所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4.5万个、高中学位1.11万个。公办园也从2019年的0所跃升至55所,新增超2.1万个公办学前教育学位。

  • 围绕“住有宜居”,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十四五”期间,全区计划新增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万套截至2023年7月,已建成保障性住房项目30个约2.62万套

  • 围绕“病有良医”,布局高端医疗资源。到2025年,光明区总床位数将达到上万张,千人床位数预计为8.43,将为深圳市民“病有良医”贡献重要力量。

  • 围绕“老有颐养”,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目前,光明区养老床位已增至514张,增幅达380%,形成了均衡布局、资源共享的养老及民生服务新生态。

  • 不仅如此,光明区还加快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区。大力推进6号线支线二期、13号线二期(北延)全面建设,推动稳定26号线、29号线、深莞增城际和深广中轴线站位规划。



光明科学城

一座日新月异的科学之城

也是一座温暖人心的幸福之城



守护青山绿水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明家园


徒步大顶岭绿道,呼吸青草树木的清香;

骑行茅洲河碧道,感受鱼翔浅底的自在;

徜徉光明小镇花海,体验田园风光的诗意;

打卡虹桥公园,畅享潮玩活动的精彩

……

在光明区

亲近自然有很多种打开方式



半城繁华,半城山水

创新浪潮奔涌的光明科学城

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典范





“山水连城”生态格局全面铺开

首发《光明区山水连城综合规划》,将通过联通“五园一水”,打造山水连城示范区特色廊道。建成环光明远足径、郊野径59公里,连通大顶岭、茅洲河、光明湖等区域,170余公里绿道贯通全城



“公园融城”品牌效应加速释放

全区公园总数达279个,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试点打造虹桥、明湖、红花山片区“公园+”综合体和潮玩名片,塑造公园新生活方式。



人与自然是否和谐共生,野生动植物有着“话语权”

短短几年间,金毛狗、野生水蕨、豹猫、野生猕猴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频频现身光明,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




生态优,则人才聚、事业兴。


茅洲河碧道试点光明段全长约6.8公里,已初步实现“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的美好愿景。



通过治水、治城与治产相结合,有效带动沿岸滨海明珠工业园、大围沙河工业园等产业升级,落地了深圳理工大学(筹)过渡校区,引进了不少科技企业,成为助推片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肩负使命,光明区在跑出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度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走科学+生态+文化的绿色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生态样板城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光明经验。




内容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罗鹏华

校审:刘越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① 头条留给TA们——光明医者


 点燃“夜经济”!光明这个夜间集市来啦~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光明着力打造幸福社区,共享美好生活


赞一下你最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