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关注光明区特色生物医药“工业上楼”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12月19日
央视新闻CCTV13《东方时空》栏目播出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之路:生物医药“工业上楼”
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报道光明区特色生物医药“工业上楼”园区
——卫光生命科学园
有效提供优质产业空间
集聚各类重点实验室、各类技术平台等
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近年来,一些前沿创新的理念层出不穷,比如“工业上楼”,指的是在高层大楼当中进行办公、研发、生产等新型工业楼宇模式,这成为了许多城市拓展产业空间的新打法。
深圳工业上楼的实践开始于2015年,在去年的11月,深圳正式提出连续五年、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的计划,首批涉及到72个项目。
位于深圳光明区的卫光生命科学园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全国首个以合成生物成果转化为特色的专业生物医药工业上楼园区。和传统工业园区相比,“上楼”之后有效提高优质产业空间近2倍,产值预计能提高3倍。
走进卫光生命科学园
一栋栋高楼映入眼帘
从外表上看
这些高楼与普通写字楼没什么区别
而实际上
大楼的内部可是大有玄机
我身后的这个门高达5米,可以实现大型的科学装置从这里运送上楼,许多条生产线就是在这栋楼里进行生产。
这座厂房大楼高接近100米,楼层的承重、走廊宽度、柱距等都是根据工业生产的需求而专门设计。楼层高度最高达8米,楼层每平米可以承载数千公斤的大型科研设备。楼内共有十部电梯,其中包括四部可承重数吨的货梯。
因为上楼的都是生物制药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因此除了配置一般的工业保障设备外,园区还建设了专门的污水处理站,车间内各类废水通过八条不同的管道分类排入污水处理站,经过预处理以及最终处理达标排放。
底下埋设的管道一天将进行1000吨的污水处理,地下室还有24小时的冷冻水。
当记者来到7楼的这家企业时,企业负责人陈阳正在对今天的订单进行核验。几分钟后,她的货单就要从这里发出,从接到订单,到仓库提货出仓,再到货运下楼,整个行程不到100米。
办公室的隔壁就是实验室和产线仓库,从办公室接单、从产品研发、从产线生产再到仓储物流,一站式的科研产品落地活动都可以在这层楼里进行。
陈阳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的生产对厂房承重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想在深圳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并不是容易的事。
卫光生命科学园恰恰满足了我们工厂对于楼层的高度、承重,以及排污需求,这也是我们选择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入驻的企业来说
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效应
以及园区的政府资源和共享技术平台
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园区内还入驻了市场监管局药品科、药品与医疗器械注册指导站、24小时微税服务厅、各类重点实验室以及专业技术平台等,助力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落地。
生物医药“上楼”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它有助于打造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有效地提升了产业链融合效率。
目前在卫光生命科学园一、二期建成的
20万平方米的园区内
共有40家合成生物及生物医药企业
在里面进行研发、生产、落地转化
超百个项目在此落地
“工业上楼”不仅能够让企业
将办公、研发、生产等
齐聚在同一个楼宇内
满足一体化的运营管理需求
而且还能够形成产业集聚
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李可
校审:靳峰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③ 科研、产业、人才汇聚!光明科学城展现强劲“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