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与建筑共舞!光明这个国之重器设计图曝光!

深圳光明
2024-09-07




依山就势、临水而居

建筑与自然融合共生


檐廊院落、工整灵秀

彰显国之重器与岭南气韵


本期的光明sight

跟着光明君一起来探访

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





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聚区,毗邻莲塘水库、楼村水塘,背靠白鹤岭,具有依山傍水的独特生态优势。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6.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一个实验工艺集约、兼具岭南特色的山水生态园区。



项目重点建设四大院所中心,即计量基标准技术研究所、量子计量与传感研究所、精密仪器集成技术工程中心和计量技术扩散应用中心。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计量科技创新前沿交叉平台,构建量子时代精密测量技术、标准、装备全球创新中心。









设计团队将模块化格网体系

作为项目实施的基础逻辑

全面统筹场地布局

功能要素与工艺环境


功能布局以实验工艺为核心,将4大研究所15个研究室根据防震等级、废气排量、空间需求以及使用联系等方面建立基础的底层架构,并基于场地自身地貌高程、主导风向等物理条件,实现动静分区、洁污分流。


理念构思示意


建筑布局从岭南传统地域建筑中汲取智慧,根据深圳气候环境特点与区域风环境进行修正,因山借势,融于山水环境,院所平台错落有致,架空檐廊、中庭院落等岭南传统空间在园区环境中随处可见。





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01


基于深圳的气候环境特征与场地地貌条件,设计团队提出一种围绕绿色低碳正向生成的设计方法,依次按场地研究-总体布局-形态生成-空间节能-功能行为-围护界面-构造材料的顺序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通过动静分区、建筑填空、生态覆绿、平台架屋、山水贯穿、面水导风、能源再生等方式,最终获得一个因山就势、生态友好、高效共享的研究院所。



融于自然的科研院所02

景观示意


设计方案顺应山水廊道,最大化地面向水库景观,引导通风。山野环境在景观廊道间穿过,让科研工作者更加亲近自然。进入计量广场后即可“开门见山”,随着地形平缓攀升直至白鹤岭脚下,建筑与山林相互渗透,原生态景观出门即享。

























景观示意


北侧与白鹤岭山体交接处采用边坡生态一体化修复,让自然山林无缝衔接院区场地,桩锚支护、截洪沟、生态绿篱等硬性安全措施被设计巧妙隐藏到景观界面以下,实现生态的无痕恢复


边坡生态一体化修复示意




岭南独有的空间气韵

03

空间组织过程


岭南传统建筑关注气候与环境的融合。计量院在空间组织过程中,有意地通过建筑的体量错动形成外挑檐廊,结合平台层的局部架空空间,连接成一套完整的半室外廊道系统,遮阳挡雨方便使用的同时,鼓励人与环境的交流。 

























建筑体量的穿插


核心实验区通过建筑体量的穿插组合,形成三面围合的半敞院落,面向城市的界面连续规整,彰显建筑体量标志性。面向自然的界面架空开敞,让山林景色映入院区。


计量科普的主题公园

04

互动景观雕塑布局示意


建成后的计量院将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重要的计量科普产学研基地,也是光明区最具代表性的科普院区。因此设计团队在开放的院区内部根据七大计量元素分别设置了“时间之泉”“空间之标”“光电之芒”“物质之场”“热力之境”“重力之丘”互动景观雕塑,让计量文化与知识更容易地向公众科普推广。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

深圳市光明区大科学装置集聚区

科学家谷莲塘水库东南侧

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使用方: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内容来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

编辑:李可

校审:靳峰 陈圆圆 林秋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① 台风黄色预警生效!全市停课!


 凝“新”聚力,光明区亮“新”招!


 光明,还是太全面了!这个有奖征集别错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光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