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9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张丽华谈读经教育的润育之道
张丽华老师
茫茫人海中找到我想要的学问
▌我以前学拳的时候,一位老师告诉我,学拳要成功是不容易的,第一你资质要好;第二要得遇明师;第三你要有好的道伴;第四要有好道场;最后,你要长期坚守,不退转,永恒地练下去。有这几种特质,必定成事。
▌康德曾经说过,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慧眼,要有见识度。我想,我应该还不错吧,第一眼就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我想要的学问,甚至寻寻觅觅,漂洋过海,绕了大半个地球,就为了找寻一门学问,一位明师,真的不容易!学问是求来的。
▌如果不是感到黑暗,如果不是找不到光明,怎么会去找那片光明呢?这就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你一定要为自己,为后代找一条出路。
只有回到经典,除此之外无法可修
▌早上,在师范学校,一群十五岁到十八岁的学生们背诵《孟子.梁惠王上》,从第一句背到最后一句,背完之后都停不下来,还要继续背下篇,我当下眼睛湿润了。这种感动是因为,在一个文化荒芜的时代,我们教给了学生们一个立于经典之上的真学问。我在体制学校也做了七八年老师,从没有得到过这一刻的满足!
▌中国文化断层百年,一代三十年,已经断层三代人,我们中国人有幸还能把断层的经典拿回来。要重回圣贤心灵的时代,只有回到经典,除此之外无法可修啊!我现在在师范学校教的都是十五六岁正青春、叛逆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能让他们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立足于经典,让经典走进他们的生命,是因为他们肯读,老师肯教,还有一个原因是,远在我们接受这个教育之前,有人为此奋斗疾走了二十年,三十年,感谢这个人!如果没有老师走出这一步,就没有后面我们的水到渠成。
即便这种学习是寂寞的,即便你一无所知
▌我在先生《佛性与般若》的课堂上懵懵懂懂听了六年,有一天竟然也有了顿悟的感觉。那个顿悟什么时候来的,不知道。可是,就在你每一天、每一次的听课中,你的用心、知见,潜移默化地被提升了,这完全应和了读经教育理论。
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这里跑来跑去,不认真读,千万不要责怪他,这是他的本性,他读不出来、背不出来的时候,也不要责怪他。他需要的就是在这个环境中浸泡。我听先生课的时候已经是成年人了,快要三十岁了,我自己在读《佛性与般若》这本书的时候是读不懂的,可是六年的涵润浸泡还是把我提升上来,而只要一悟,后面的课程就势如破竹。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浸泡法。这种浸泡法是对于高明的大学问的承接。如果你还没有三十万经典的积累,你一定要守住你的正闻学习,即便这种学习是寂寞的,即便你一无所知。
恰恰因为如此,你更要用功,更要上进。只要你有决心,你的悠久一定会有深层之道。一定要有时间的浸泡,要悠久,传承下去,不要中断了。你在这里只要经声不断,只要心智不断,简单的方法也可以成就高明之道,所以钱穆先生为新亚书院作的校歌中写道: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千万不要功利,千万不要因为短时你看不到成效就不做。看不到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些东西不是你的知识可以理解到的,你用肉眼凡胎看到的只是现实上的东西,智慧的长进、 高明博厚的生命都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的。
▌我愿意一只手接着这些新儒家的学问,一手传递给我的学生。以后世界文化的传人,希望可以由我们培养。虽然我知道我的力量不够,不过相信我们这一代所有的父母、老师心存有志,想想先生那一代人是怎么走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要接棒了,不要只让先生一个人去走,也不要让先生一个人去讲,教育是天下人的事,对于未来,对于我们的教育,我们共同努力!
问答:师范学校是如何做到这么多包本成果的
问:师范学校四个月出这么多包本成果,是怎么做的?
张:教育要有所成,首先,办学者要愿意承担教育护法的责任;第二,父母要发心护持;第三,孩子愿意,有志于学。这几个因缘都是我们在办学中最着重的关键,尤其是孩子的志气。你自己要愿意来读。你不愿意读也可以,悠久见生成,我们可以期待。心法非常重要,首先就是让他自己设立一个“我愿意”,这是为己之学,有了这种心念之后,老师对你的要求你就会主动去完成。从不愿意到愿意,再到用功完成包本,自己要去读,不怕任何困难,而且能从中走出来,自己为此而感到开心。这才是教育之道。
师范学校的办学成效不仅在包本。能够包本的同学是他自己完成的,他自己愿意的。所以我的理念是,十五岁以上的孩子绝对不能用别人的意念去要求他,一定要他自己有自觉,愿意在这里浸泡,他个人的问题他愿意承担,他能愿意把俗气的自己放下,愿意追寻一个脱胎换骨的生命。即便慢,只要他愿意读经,我们都愿意接受。但是如果不好学,不配合校方,我们就不能接受。就读经来讲,这些学生从最初不能读,到能够通读,再到能够包本,这个过程才是让我有成就感的。
师范学校不是单纯培养包本的学生,而是要找那些在最好的年纪能安下心来做学问,而且愿意做一辈子学问的学生。在这里读五年书,至少他读了几本书,并且能够对先生的读经理念和牟先生的文化理想有进一步的熟悉,我们就对得起他了。
问:哪些单位预定了师范生?师范学校的师资情况如何?
张:师范一年班现有学员21个人,而需要量很大,首先我们自己的团队培养有需要,另外,国际学校、文礼书院行政部、北京季谦教育咨询中心……很多单位都在排队。
师范学校的老师团队和大谦学堂一样,带班的是“阿猫阿狗”。现在共十名老师左右。我认为一个好老师有两个条件:一,他要明白这个工作是一个志业,愿意成长。第二,对读经教育的本质和学问的高处,他要有向往和追求,这样才能敬业乐群。要能自我进修,有教育的担当、勤奋。还有就是要乐群,工作中可能有辛苦,但是自己一定要乐。
问:学生退学的机率大吗?
张:一百名学生我们退了二十名左右。初创团队不宜有习气太重的学生,所以,对那些不配合校方的、违反校规的学生,我们就劝退了。家长们不愿意孩子退学,他们有意见,所以刚开始三个月我们很辛苦。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连基本的听话都不愿意做到,我们是没办法教的。
其实,退学不是惩罚措施,而是让孩子知道,生命过程中要知是知非,你不愿意可以去选择更好的,但是不能用“不愿意”来惩罚别人,你的错你自己要承担,如果你“愿意”,师范学校的大门仍然为你敞开。这个世界不会人人事事都顺你的心,你要了解你做学问是为何,如果你真的想来,一定要用对的态度才能走进来。
问:我的小孩子三岁多,他在学堂里读得还不错,但在家里不愿意读,有什么好的办法?
张:不要在意他有没有跟你念,只要读经机放着,大人经声不断,有读经的浸泡就好。不要太过担心有没有读,这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孩子的吸收能力是全方位的,是天生的,可能是你看不到的。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