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9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文礼书院本部《65文集》总结分享会

泰顺县文礼书院 文礼书院 2021-07-04

新学期伊始,文礼书院本部所有老生及新生开始全天候密集式学习《王财贵65文集》,或自读或齐读,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诸生至少完成20本《65文集》的学习。11月8日,文礼书院本部全体师生在竹里乡村民中心进行《65文集》研习总结分享会。
 
亲临现场的小编被学子们轩昂奋发的精神、鲜活的生命力、诚恳的分享所感动。也许他们的学问还不够扎实,表述还不够精确,但他们是真诚的;也许他们的发言陈意颇高,不合流俗,似乎与现实格格不入,但他们是真诚的;也许他们看上去还有些稚嫩,没有激情慷慨的说辞,但他们是真诚的。
 
牟先生曾说:无论为人或为学同是要拿出我们的真实生命才能够有点真实的结果。已经饱饫诗书的他们,就是用他们真实的生命在读《65文集》,而经由《65文集》的引领,他们也已然踏上这条为人与为学之路。现特别剪辑上台分享学生的部分视频及文字,分享如下。



地中有山,是为谦。

               ——黄元澍同学分享

牟宗三先生的一生称得上伟大,但在他年轻的时候,梁漱溟先生曾问熊十力先生:这个宗三啊,坐无坐相站无站相,你到底看中他哪一点?熊十力先生说:牟宗三这个人有神解,他读一遍书他看一段内容,他就能马上抓住它的核心。所以“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我觉得我们同学要培养这种能力。


你要把你的学问你的求学之火烧得炉火纯青,在这个地方不能讲“泰山不如平地大”。你要做圣人之前,要先做豪杰,你没有豪杰这种能力是不可能作为圣人的。你的这个火烧得不旺,你是不能够炼铁成钢的,你的这个文火只能烧个草稿纸。但是我们书院的同学肯定不是志在烧草稿纸,我们肯定是要把自己百炼为钢。而刚才说到“泰山不如平地大”,大家知道《易经》谦卦象曰:“地中有山”,首先你要有“山”在里面,你如果没有“山”,你只是平平地站在那里,你凭什么称自己能够谦虚呢?所以我认为学问的本体无所谓谦虚无所谓骄傲。


立定志向,永不退转!

                ——覃诗茵同学分享

这一段时间看书,看到“无事时涵养,有事时省察。”我就往深层次去想:我们经常讲这样的话,但是我们涵养什么?省察什么?我认为是涵养省察自己平常有没有一点一滴时时刻刻地存在——真正的存在。这个存在不是你这个人往这里一站,往这里一摆,你就是一个存在;这种存在是你心里面真真正正地感受到的自己生在这个天地间的这种存在。那这种存在,你是“分秒至焉”还是“日月至焉”?还是“三月不违仁”?亦或是你一辈子都在?所以这就是有工夫可言的。在这里大家当然不可以和我抬杠说:这一步一步的工夫不是孔门之教,你不去注意颜子的这种工夫。当然你在没有达到颜子的境界之前,你是需要曾子的工夫的,对吧?


我们要先立定一个志,我们要先有这个洞见:我们一生当中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哪一些是本哪一些是末?我们在书院里,有这个本体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你在书院学习,纵使你学的再多,但是如果你并没有把握到我们书院之所以异于其它大学的不同的地方,那么你还是在外围的学问上打转。这可能也是先生要表达的吧。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我们要有一个本体呢?这用佛家的话说可能就是有一个“命”在。那这一个命,我有很深的体会,先生有一次讲话说:人身难得;中土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在这一句话当中,就觉得我们在这四个层次里面已经占了三个层次,也就是说我们生在中国,我们有了人身,我们还能读到经典,我们能够接触这些圣人的学问并且还来到了书院。那我们就还差这最后的临门一脚,哪一脚呢?——“生死难了”。当然“生死难了”是佛家的用语,我们当然可以用我们儒家的用语:我们就差这最后的一悟,我们有没有悟上去?所以这就是我们最后一点点,我们可以达成我们生命的圆满的最后一点点路程。我们是不是要去珍惜这个机会呢?

 

在求学路上,我尝试过很多种可能。回想我之前的经历,为什么那些经历都不能够让我完整地走下去,而是到了现在这样一条路上呢?我觉得这可能真的要说这是我的命。我觉得有这样的命是非常幸运的,所以我也觉得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到了这里,所有的好运你都有了,但是你能不能把握这最后的一点点,你自己在这里能不能立得住,当一个中流砥柱呢?所谓“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在这样一个大时代里,你有没有直下地承担自己的生命的这一种觉悟呢?今天或许你就可以问问你自己,你可不可以你敢不敢就把自己的生命放在这里,钻在这里面?就像苏格拉底曾经讲过的:“我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只要还能动,我就绝不会停止追求真理的实践,我要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那我也以此与大家共勉,希望这一段时间我们立定了志向之后,要永不退转。我们读了这些书之后,要把这股志气长存在心里面,而不是读过了就过去了,我们这一生立志只要立一次就好了。


我的理想世界

          ——周泰同学分享

我的理想世界也是先生的理想,就是目的王国。关于目的王国,我在读《65文集》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非常强烈的感悟。我看到一个词,是从《易经》来的:“见群龙无首,吉。”我看到这句的时候就有非常强烈的那种感受。很多人在读《65文集》的时候肯定是有感受的,那可能就当时读的时候看一下觉得这个词很好,然后就过去了,或者打一个星之类的记号就把它读过去了。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就直接抬起头来了,哇!这一句太透彻了,太完美了,我就不需要用笔来记的,自己心里面就直接有了;这个就是有那个感悟的时候,马上就变,马上就让自己觉醒;那样觉醒和有感受是不一样的。感受好像就是自己觉得是这个好,那我记住,这个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有道理的东西,然后就去记下来。不是这样的!真正让人觉悟的东西让自己有感悟的东西,是马上就让自己变化的,这个时候就是任何东西都控制不了我——是这种感觉,没有办法阻止我的这个感受。这种觉悟才是我们需要的,不然我们读了那么多书,解了那么多经,都是有感悟的,都是经典都是很好的句子,但是根本就没有变化。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没有起来,没有立起来,没有立这个本体,但是好像立本体已经成了一个口头禅。真的有体会的时候才会想说出这种话,因为就是这个话。而不是因为先生说了或是圣人说了,我们才会讲这个话,不是的!真的是自己有这个感悟,有这个体会,真的有这个感受,才会真的能说出来这些从古以来的圣人说出来的那些话,为什么要流传?因为我们都有那个感受,每个人都感觉到:这个真的是很透彻,所以才会讲这个话。(注:周泰同学为日本华侨子弟)

“这是一条‘道’,不是一个跳板。                 ——王姝文同学分享(秋季入学新生)上次分享会上有同学问先生一个问题:怵惕恻隐之心是很纯净的,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够捕捉到的,但是非之心它很可能受到我们的一些经验还有环境的影响,那我们怎么能够知道我们所做出的一些判断是否合乎我们的良知呢?先生说:“人的生命是活动的,他的感动也是不稳定的,只有‘尧舜,性者也!’他的感动可以说是很稳定的,汤武以下都是不稳的。既然我们已经提了这个问题反省到了这一点,那就说明我们是有诚意的,只不过是我们的生命还不够通达,我们的生命是摇摆曲折往前进的,只要我们能够拿出自己的诚意,在这个当下尽心,然后也就可以说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了,这样一个随时尽自己诚意的人也是一个随时原意改善的人。”我当时听到的时候非常激动,因为我很向往于这种人格,这种人格也是很高贵的,很坚强的,这样的人格他才是随时立于不败的。“君子坦荡荡”,我们现实的人生有很多的迷茫和艰难,这些迷茫和艰难与我们的坦荡同时俱在,我们的坦荡才是真正的坦荡,这样的一个人才是能够有勇气不惧向前的。
另外,我在读先生写的他与他的三位恩师那三篇文章的时候,心底也非常的柔软,我相信大家在读这三篇的时候也都有感动。这几篇文章很亲切,它是那种很美好的感情的直接流露。我很感动于先生和他的三位恩师之间的那种情谊,还有那三位师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先生作为学生的时候那种求学向学的精神,都很让我受到触动。我觉得现在的先生对于我们就好像那时候的那三位老师对于先生一样,先生也是拿出这样一颗诚意的心来面对我们这些学子,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拿出一颗同样诚意的心来面对先生,来面对自己的生命。


先生曾说“这是一条‘道’,而不是一个跳板”,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一种很强大的情绪在翻涌出来:就是产生一种替先生委屈的那种感觉。因为感觉很多人不理解先生的理想,不知道我们书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呢?因为我以前也是这样一个很无知的人,我在刚开始读经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把书院当成是自己以后进入社会,开启自己以后的人生的一个跳板。那个时候我也不太了解我们书院的真正的理想是什么样的。很感恩我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有我的父母的陪伴,他们对我有一个非常正确的引导:他们告诉我一定要过一个清明的人生;我现在来到书院,又可以得蒙先生的教诲,可以把我们的境界再提高很多,让我们能真正明白到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有两句非常喜欢的话,一句是陆象山说的:要当轩昂奋发,莫要恁地沉埋在鄙陋凡下处;一句是先生在一次训话中说的:要让自己的人生在波涛汹涌中立下一个永恒的雕像。我觉得这两句话非常的有力量,它们也常常在我的心中冒出来,激励着我自己。我也希望大家都随时保持这样一颗受感动的心,不断地前进,不惧向前!


尽而不尽,不尽而尽。

         ——牛子昂同学分享(秋季入学新生)

我读《65文集》以来也未尽兴,还想再读下去,但现在集中学习《65文集》的时间已经到了该结尾的时候,既然不能再继续读下去,那我就一定要给这次的集中学习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当初我为什么非常喜悦非常激动呢?一是因为我刚入学就可以读先生的文集,体会先生生命的智慧与境界;第二是开学就读《65文集》可以让我体会到我存在的意义,我读经的意义,乃至于我来书院的意义,可以让我在求学的路上立下一成不败之志,更笃定我原先的志向,并且在这条正确的路上昂首阔步坚定地走下去。 在读到文集中《读经与大才》这本书的时候,我理解了“尽而不尽,不尽而尽”的意思,我认为先生不仅是做到了,而且是做到了极致。这句话是说:如果一个人这样做人做事,他就是一个诚恳的人,一个君子之人;一个诚恳的人诚恳到他真的竭尽所能,这个人不仅是君子,乃至于我们可以说他是圣贤。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这样做,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满和谐的世界了。我感觉我们现在在文礼书院,这一片天地就属于我们的世界,经先生一手培育,已经是一个非常完满和谐的一片天地,一个世界。这里每个人都志道向学,时时精进;每个人都笃志力行,勤学不已;每个人都向着至诚无息,终日乾乾去努力,努力达到自学自律,达到“群龙无首,吉”,让文礼书院成为一个目的王国。我认为文礼书院不仅是属于先生的,也是属于全体师生的,是属于中国的,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乃至于是属于全世界。她是永远矗立在天地宇宙之间的,是属于天地万物的。现在我更感受到天将降大任于我们文礼诸子之身,在未来复兴中华文化,融会中西文化的大业,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重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默默立下一个志愿——继学之志,启世之业,我将无我,不负天命!

不要看轻了你自己

           ——王泰恒同学分享

先生给了我们最好的教导。我就觉得一个老师他能成什么样子!有时候就自己想我如果当一个老师我会变成什么样子。他那么想让你变好,一下子变成最好的那种生命形态!这种最好不是他自认为的是,而是整个历史上评判的,历史上最完满最好的一种人格是这样的,他不断地期望你达到,但是他在现实上,又不胁迫你;有的人会胁迫——就是你一定要达成这个样子,你达不成我就要生气,我就要不高兴,我就要逼你要做成这个样子。

先生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但是又这样期盼着这些人——我们这些人——什么时候能有点出息啊!就是不要看轻了你自己,我们书院真正培养的就是要有大人格、大心胸、大志气、大才能的人。所以说啊,大家一定要把心胸打开,不要只想着我以后学个技能找个工作,然后赚点钱,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这样就行了。不是这么个情况啊!大家内心里一定要笃定自己,就像刚才那位新生讲的,要有一股轩昂奋发,“莫恁地沉埋在鄙陋凡下处”,要先立乎其大。先生常常讲这个,先生说:“我整天讲这个讲得我自己都烦了,但我还要讲”,没想到我现在也这样了。这是真的——就是说一定要鼓舞我们的志气,你千万别把自己小看了,千万千万别把自己小看了!不妨大胆地想想你以后的样子,看看圣贤的人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阳明先生经常讲:“圣人处此,当复何为?”那我们就每天问问自己“圣人处此,当复何为?”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以上所选只可管窥一斑。而就像他们所背诵之经典,《65文集》亦在其生命中酝酿。

分享会最后,文礼书院院长王财贵(季谦)先生进行总结指导。


 季谦先生在总结会现场讲话


天地间最可贵的就是生生不息。一个人的生命能够持续地成长,不止是身体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身体的成长是有限度的,到一定年龄,身体不再成长,甚至开始衰退。但在身体成长的过程,心灵也在成长,这可能不是自愿的,而是自然的,或者说是被安排的、被引导的、甚至被逼迫的。但心灵的成长能够超越身体的成长,不受身体衰退的限制,可以无限成长,这种心灵才真正代表天地的精神,代表天地的生机。


一方面是希望无限,希望是可以一步到位的,智慧是一霎那之间可以大放光明,所以“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恒易以知险,恒简以知阻。”所以书院有很多险阻。同学们的成长并不是那么顺利,除非是尧舜再生,除非是天纵英明。所以我也感受到责任的重大。这批纯洁的青少年,来到我眼前,我怎么扶持他们长大。所以我肩上的责任是很重大的。我不忍心也不敢辜负各位同学,各位后进。(先生动容)一个人很难“言下当悟”。但各位同学你一定要期待自己可以言下当悟。其实任何一句话,无论是好话,甚至是恶劣的话,都是一个通孔 ,一个机会,你都可以进入天地。所以并不一定是光明的语言可以让你言下当悟。有时候粗浅的甚至恶劣的语言一下子就让你翻上来了。不是让你顺着恶劣的语言做恶事,而是让你从中反省,翻转上来,这也是一种教导。所以天地之间无所不是教导。这种领悟的能力,你本来是有的,千万不要把自己蒙住了。心要是活的。我们书院所教的只是活出你自己的生命。而一切生命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这才值得活。假如你活的只是主观的生命,那个主观其实就是习气。那是假的我。所以你要活出真的我。真的我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乃至于是通于天地的,是绝对的!这句话不是骗人的,都是真的!
我希望我的《65文集》,一千年后还有人读。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曾经就说五四时代的一群人,他们也是一代的才人,领风骚几十年。为什么?

我的学问不如他们,我的口才不如他们,我的文笔不如他们,但是对于人性之真诚,对于文化之见识,对于圣贤之道的真切的向往,我是超过他们的!

(文字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修订)


总结会上师生认真听季谦先生讲话

当日,学子们分享热情高涨,本来预计一个上午结束的分享会,下午又应同学强烈要求,加开一场。
王阳明曾说: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而又何其有幸,恰逢这样一个中西文明直面相见的大时代。文礼书院诸生,所面对的不仅是中国的绝学,乃是东西方之人类所有的经典。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继承道统、会通中西。
祝福他们!


相关阅读:

【含视频】世界大同,天下归仁须得中西文明相会通|己亥秋文礼书院学务报告

文礼书院第三期《王财贵65文集》精修营招生公告

 回归自我,悦乐无限——记全球首届65文集精修营

 季谦先生谈六五文集的三个背景

 3个短片带您了解文礼书院的理想  

 先睹为快!中国第一部拉丁语短片新鲜出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