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谦先生 | 诗词吟诵演示录(附采访视频)
现在我鼓励读经界的朋友,如果谁的家乡有老一辈还能回想他小时候读书的声音,希望把它录下来,这种读书的声音收集多了,其中自然的韵律,我们孩子听多了,必有领悟,相信也可以自己发明一套读书的腔调。在台湾我有一个朋友梁老师,十几年来,我跟他一起提倡“汉学”——所谓汉学,就是用“河洛语”来读古书。河洛,就是黄河洛水。所谓河洛语,就是唐朝时所遗留下来的中原古音,这种古音保留在闽南;用闽南读书音来读书,就是用中原的古音来读书。它还完全保留了入声,所以读起文章来,本来就含着抑扬顿挫。如果你内心感受到诗文的意境,你的情感一丰富起来,于是你就不能平平板板地读,你会拉长声音;稍一“长言之”,就很容易变成吟唱。梁老师称为“读书歌”。这是最自然的吟诵法,你只要会念书,就会吟唱了。我现在就用梁炯辉老师的吟唱的模式来唱一首唐诗,王维的《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吟诵示范)
季谦先生:这是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啊。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就是旋律更强些,接近歌唱,但因为不能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编出歌曲,所以渐渐会形成一种格式,就叫“调”,可以套用。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调,甚至一个老师有一个老师的调,遇到五言诗就用五言的调,七言诗就用七言的调;当然其中还有古体今体或平起仄起之分,但几种调式就可以唱所有的诗,只是因着不同的内容,加上点强弱快慢,就可以表达了。比如用“闽南调”来唱杜甫的《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始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吟诵示范)
还有另外一种模式,是编成歌曲。刚才说过,有时古人或现代人会对特定的诗词编定歌曲,比如古琴曲中有李白的《关山月》,是很有名的一首弹唱曲,我唱一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吟诵示范)
我曾经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有个演讲,印度尼西亚政府禁止华人读华文书,禁止了四十年,不仅公众场合不能讲中国话,家里不准有中国书,海关检查得特严,发现旅客行李中有华文书,不但没收,还可能被抓去坐牢。所有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子弟不仅不会读中国书,甚至连中国话都不会讲了,他们很忧心。最近几年才开放,我去的时候刚刚开放不久,我演讲的最后,说这里的华人长久以来远离了中国文化,现在可以渐渐回归了,你们的心情,不是跟贺知章老大回乡时一样吗?我把这首诗念了一遍,讲了一遍,又唱了一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吟诵示范)尤其把“家”字特别拉长……许多人都哭了。
季谦先生:还有一种模式,有些老先生还记得小时候读书的声音,台湾有一位魏教授,他偶尔唱唱小时候学堂的诗,被学音乐的教授听到了,于是编成曲子,让音乐系的学生唱,我也学了一首,蛮好听的,就是《诗经》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吟诵示范)
季谦先生:那我就学一下他们唱的唐朝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据说李煜就是这样唱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吟诵示范)
张:有幸,有幸,老师不要随便给别人听啊!会有人缠着你的。现在的音乐一听就烦躁了,可能人心浮躁了,才会作出那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