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给我10万亿美元,再造一个绿色地球
“火箭也可以是电动的。”
10万亿的野心
10万亿美元能做什么?
很少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202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是23.32万亿美元。10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一大国半年的GDP,抑或4个苹果公司、6个微软、10个亚马逊。
身为世界首富的马斯克,算了一笔账。他在特斯拉投资者日上宣布,给他10万亿美元,他就能再造一个绿色地球:
“我们找到了一条2050 年前实现可持续能源的道路,而且不需要破坏生态环境。”
这是马斯克“宏图计划3”的核心愿景:带领全世界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
目前,化石能源在人类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了超过80%的份额。而技术狂人马斯克始终相信烧煤、烧石油的方式太过落后、低效且高污染,只有纯电模式才是未来。
马斯克给出了一个五步计划。
第一步是用可再生能源为现有电网重新供电。这意味着大规模铺设太阳能发电板、部署风力发电装置。根据马斯克的计算结果,只需要利用地球总面积的0.2%部署基础设施,就能从太阳处获取每年超46兆亿度电。这相当于目前35%的化石能源消耗。
第二步则是以纯电汽车替换掉全球的燃油车、混动车。这些分布在全世界的纯电汽车能够组合成一个巨大的储能池,能够存储115亿度电。
然后他要使用热泵技术,为家庭和企业供热发电;使用电能和氢能替代人类工业的能源消耗;最后为飞机和轮船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甚至连“火箭也可以是电动的。”
按照马斯克的说法,按照现有的能源体系,要达到同等效果,至少需要14万亿美元。让他来,只要10万亿。
这宏伟的蓝图一出,现场都沉默了。华尔街的反应尤为剧烈:马斯克一边演讲,特斯拉的股价一路下跌。首次特斯拉投资者日,直接让市值蒸发了5%。
对待这个细节模糊、愿景宏大的疯狂计划,有媒体评价道:马斯克的计划混乱、无聊且令人困惑。
在此之前,马斯克已经发布过两代宏图计划。
第一代宏图计划,发布于2006年,几乎完美符合特斯拉日后的发展模式:
打造一台昂贵电动跑车,并以此吸引投资。
用这笔钱打造一辆能负担的车。
用这笔钱打造一辆价格更低的电动汽车。
提供零排放的太阳能发电模式。
目前来看,这份17年前的计划,已经成功实现了前3个目标,马斯克不仅量产了价格上足够有吸引力的电动汽车,还成功将特斯拉缔造成世界上市值最高的车企。
而2017年发布的宏图计划2,距离成功还有着相当距离。这份计划包括了:
创造新式太阳能屋顶,并无缝集成电池存储功能。
拓展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产品线,以覆盖所有主流细分市场的需求。
开发出比人工驾驶安全10倍的自动驾驶技术。
让你的汽车在你不使用它的时候也能为你赚钱。
马斯克曾预计自动驾驶的汽车能在闲置时自动转为出租车,帮车主赚取收入,预期收益甚至能高达每年 30000 美元。但由于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陷入瓶颈,这一目标的实现依然遥遥无期。
还可以看出,在电动车业务之外,马斯克对于利用太阳能发电,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马斯克相信,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存储的需求正在飙升,未来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将超过汽车生产业务。
但特斯拉推出的太阳能屋顶业务则因为安装流程缓慢、价格高昂等因素,项目被砍。5年过去,马斯克的第二份宏图计划,完成度堪忧。这也意味着,这份最新的10万亿美元的计划,暂时看不到落地的可能。
在这次计划中,马斯克宣称,只需要能源240TWH 的静态能源储备和30TWH 的可再生能源,就能满足80亿地球人口的需求。这个方案只用到地球上30%的镍和储量最丰富的铁。
他还承诺,随后将发布一份概述该计划的白皮书,不止面向特斯拉的股票持有者,也面向“地球的投资者”。
大多数人对“画饼式”的愿景并不买账,人们真正期待的,是特斯拉的新车。
目前特斯拉的第二代车型Model 3和Y目前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在4.3万与5.5万美元之间。这一价格已经给了特斯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拿下了美国电动车行业55%的市场份额。
有机构预测,如果马斯克能够将下一代特斯拉的价格降至3万美元,那么他将赢得超过九成的新能源市场,进一步确立电动车行业领导地位。
马斯克也直言,“我不认为会有其他汽车生产商能够接近特斯拉的生产成本。”
这次近三个小时的活动,没有包含任何关于新车的具体信息。但特斯拉也透露了一些振奋人心的信息:
新建墨西哥的超级工厂;不需要使用任何稀土元素的电池技术;更高效的开发平台;更轻便的电路架构和更先进的生产流水线。这些技术优化,有望为特斯拉的新车缩减近半成本。
但对于同行业的竞争者们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今年1月6日,特斯拉吹响降价信号,市场传言,“降价后特斯拉3天卖了3万辆”。在特斯拉的价格武器之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进一步动荡。
从去年年末开始,自游家、威马汽车等品牌开始掉队。价格战之下,中国电动车平台头部的理想汽车在2022年净亏损扩大了6倍,毛利率等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下滑。
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加速了行业洗牌。更多资源向头部集中。而行业内的竞争对手们,只能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并尽力压缩生产成本,以跟上特斯拉等行业先行者的脚步。这样的应对之道,对企业资金储备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竞争加剧之下,更多车企被淘汰几成定局。
铁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