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冬奥场馆为大家所熟悉,它们背后的故事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首体园区总体规划师、“冰坛”主创建筑师卢鹏接受了澎湃新闻“我和冬奥”栏目专访,将首体园区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以下为澎湃新闻报道内容。冬奥会的主角从来不只是赛场之上的运动员,冬奥属于中国每一个普通人。从申办冬奥成功至今,7年时间,冬奥和冰雪运动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他们是冬奥裁判、技术官员,是冬奥志愿者,是城市服务者,是千千万万个热爱冰雪运动的你和我。在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的门户位置上,一座伫立于此的“冰坛”,让来往的人们总忍不住向其投去目光。方圆结合的外形、宛如冰场上冰痕一样的立面、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的整体设计……这一系列因素,都让这座场馆分外抓人眼球。这座被称为“冰坛”的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是北京冬奥会首个完工的新建冰上项目场馆,其让人眼前一亮的外观,其实蕴含了诸多实用考虑。而在未来,这座场馆也将成为被所有人享受的冬奥遗产之一。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首体园区总体规划师、“冰坛”主创建筑师卢鹏就将这座场馆背后的故事与理念,娓娓道来。
从“百米冲刺”到十年“马拉松”
北京冬奥会赛时,“冰坛”将作为短道速滑项目的训练场馆使用,赛后则可以满足冰壶、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国家队的驻训任务,同时也将向大众开放。而回想起“冰坛”从落笔蓝图到变成现实的经历,卢鹏也不禁感慨万千。因为从最初接触到这一任务,到最终看到这座场馆伫立在了所有人眼前,整个时间的跨度竟然长达十年。
“最开始是在2010年的春节前接到标书,参加设计竞赛,当年四月底得到中标的结果,随后在2011年的年初,我们将初步设计上报给了国家体育总局。”卢鹏对澎湃新闻记者回忆。彼时,这座场馆还没有和“冬奥会”这个概念产生联系,随后由于首体园区设施建设重心的调整,卢鹏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整个北京首体园区的总体规划工作,“冰坛”这座场馆的设计,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已然暂时“冻结”。一直到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的消息,让“冰坛”成为了冬奥会相关的工程之一,设计工作也重新启动,从2016年8月收到重新启动设计的正式函件,到2020年5月竣工,卢鹏和团队成员们可谓是不敢有丝毫放松。而其间的辛劳和压力,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最开始在开始投标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设计是一场百米冲刺,没想到结果是从冲刺变成了‘马拉松’。但在按马拉松节奏跑的时候,我们从中途又要开始再度冲刺,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建造,都是在冲刺。”“2016年重启(设计)之后场馆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从国家队训练基地变成了训练基地复合冬奥场馆,使用的要求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对设计任务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对已经完成的初步设计做了相当幅度的修改,很大程度上就是重做,仅仅保留了外观和总体布局。”
自东南望向冰坛 王俊杰 / 摄
正如卢鹏所言,“冰坛”是首批开工的冬奥工程,也是首批竣工的冰上场馆,作为场馆建设工程的“先锋”之一,自然不能有丝毫懈怠。然而在这个“先锋”任务上,卢鹏和团队遭遇的却是一场影响因素众多的极为复杂的战役。他说如今自己的一头白发,就是为了这座“冰坛”而熬出来的。冰坛位于北京市的繁华城区,因此地形大小的限制就显得尤为严格。“在城市寸土寸金的中心区,本身的场地就很狭小,而且还不规则,是一块类似五边形的地形。”卢鹏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道。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在这一块不大的空间里,“冰坛”不仅要提供专业运动员训练、治疗恢复、居住这些复合功能,还要同时向市民公众开放,满足大众冰雪运动健身的需求。
上层冰场——短道速滑 岳意贺 / 摄
其次,周边的环境也带来了苛刻的要求。“北京是一座具有现代风貌的古都,所以‘冰坛’的整体外观也要符合城市风貌的要求,不能太夸张。同时周边还有明代的真觉寺,还有文物保护上的色彩和高度的要求……”的确,除了历史古迹之外,“冰坛”还与众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建筑相邻,比如首都体育馆和国家图书馆等等。在不要太过“张扬”的同时,又体现出新时代的风貌与冰雪的内涵,并不是个容易的任务。除此之外,地铁线路的经过也带来了设计上的挑战。“我们最开始做设计的时候(场馆附近)是两条地铁线,重启设计以后又才收到资料,说还有第三条(地铁),场地的设计难度一下子就上去了。三条地铁线交会,要在一个狭窄的用地去做多样的功能,加上地铁带来的减振等因素,又给工程设计带来了困难。”面对种种挑战,卢鹏和团队迎难而上。“而且我们还对项目组的结构设计师提出要求,不希望出现类似建筑中普遍存在的抗震变形缝,这样可以保证冰车运行的平稳,保证运动员的使用不受限制,但这样一来又提高了结构设计的难度。”
抽丝剥茧,交出满意答卷
怎样在众多复杂的要求和限制条件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卢鹏提到了四个字:抽丝剥茧。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卢鹏和团队因地制宜,而至于怎样把多功能整合在有限的空间,他们则进行了“归类合并”的工作。在最终呈现的“冰坛”之中,设置了专业竞技在东在上,公众开放在西在底的两套空间体系,两者之间通过可以采光通风的露天内院缓冲,根据开放情况的不同灵活控制。而在面向专业队伍和面向群众的不同区域,也体现了不同的设计侧重,比如正对地铁口的西大厅就被设置为公众出入口,非常方便市民。“针对群众的区域,我们在设计上希望更多地去展示冰雪运动的魅力,所以布置了西大厅,同时也考虑了合适群众功能的配套设施,比如咖啡简餐厅,还有体育荣誉展示区、公众休息室和休息区等。”
“而在专业区域,这边就强调流线的便捷高效,以及服务设施的充足。”除了冰上及陆上训练场地外,“冰坛”内科研、医疗、康复用房、运动员宿舍和餐厅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运动员可在场馆内完成专业训练、理疗康复、餐饮住宿等所有活动。与此同时,场馆内还潜藏了许多一般人难以注意到的贴心小细节,比如对于色彩的使用。
体能训练厅 岳意贺 / 摄
“冰面是白色的,而为了运动员的视觉聚焦,冰场其余的部分也会比较暗,人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理就会有一种失温的感觉。所以我们在非冰的区域就用红色这样比较显眼的颜色去激发人们的热情,补偿在运动空间可能流失的心理温度。”卢鹏介绍道。“理疗康复区域则需要宁静,我们就采用了蓝色、紫色等颜色。这样整个建筑外观是银灰色,比较沉稳,符合城市的气质,但内部其实又有各色丰富的空间存在。”
经过辛勤的设计及建造工作之后,“冰坛”最终在2020年5月竣工,呈现在世人眼前,其宛如冰场上冰痕的外观,一瞬间就抓住了许多人的眼球。但按卢鹏的说法,相比于外形审美上的考量,这其实更多地是考虑到了实用与节能的需求。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卢鹏坦言这样的外观设计的确体现了冰雪运动的风韵,但外形却并非设计的核心:“实际上(外观)是一个结果,并不是我们作为一个追求,或者预设的出发点去考虑的。”
“这一方面是一种对狭窄场地的回应,另外立面的线条其实是因为不同的空间对于采光有着不同的需求。比如运动员居住的地方阳光要充足,冰上训练的地方要阳光稀少,所以就会产生(外立面)宽窄的变化,通过宽窄的变化去实现对光线的调节,这其实都是功能的元素在主导。”
内向休闲露台 岳意贺 / 摄
在卢鹏看来,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化地根据需求利用自然光线。而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设计自然也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这样的理念也和北京冬奥会注重绿色环保的大背景相契合。相比于一些表面上的中国风设计符号,卢鹏认为这样因地制宜,注重利用自然能源的整体设计哲学,其实更能够体现中国智慧的价值观。“我们想展示一个创新的、进取的状态,这也是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所以在这个建筑中,我们也希望能够展现当代中国设计师对‘中国设计’的内涵的理解。”
目前“冰坛”已经逐步进入了实际使用阶段,但卢鹏却说,在冲刺状态下跑完一场持续十年的马拉松之后,自己并没有“冲过了终点线”的感觉。“在竣工验收结束之后,我们还在跟业主和施工方还一起开会沟通,觉得还有地方可以再完善和改进。每次去到场馆里我可能都会想象,这个地方当初我们想的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未来会是什么样,群众用起来之后又会带来什么变化。”
的确,服役于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任务,只是“冰坛”生命周期的开端,未来的很多年里,这里都将持续为冰雪运动国家队以及大众冰雪运动服务。这将是冬奥会带给北京这座城市的诸多遗产之一,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了诸多改变,2022年北京冬奥会同样将成为北京乃至全中国发展的一座里程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很多设施,赛后大家一直使用到现在,比如水立方我们就经常去游泳,奥林匹克公园也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这些都是奥运会的遗产,北京人一直在使用和享受着奥运的遗产。所以我也很期待这一届冬奥会留下新的遗产,能够给北京的市民生活增添一些冰雪的味道。”能成为创造奥运遗产的贡献者之一,也让他倍感自豪。在卢鹏来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来的一方面是设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冰雪运动水平的提升,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也是一种信心的提升,“我们在疫情的情况下也能够举办冬奥会,让各国运动员团结在这场盛会当中。”
“进取和创新始终是中国元素一个很重要的内涵,这也和奥运会的精神相一致。这一届冬奥会带给我的体会和感受,就是要用更宽的视野,去提供中国的方案。”澎湃新闻记者 / 蒲垚磊 马作宇
中国院作品 | “崇台”——冬奥太子城展馆
中国院作品 | 中国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