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五十三、活跃在妇女活动的舞台上)
亲爱的商家:您可以在这个位置插入您的广告。广告投入可以是一次的,也可以是多次的。具体情况请联系微信号:weiyun0103。
贾力群(德文名:Li Qun Taubert),出生于上海,1982年大学电力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技术及技术情报资料整理及英语翻译工作,1986年到德国曼海姆歌德学院学习德语,之后在中国与德国间从事中德文化交流、构建经贸往来。1995年,应聘美国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培训中心)任教,同时在中国高等学院培训翻译人才。1998年年底后在德国柏林和墨西哥居住。个人兴趣爱好广泛,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现担任欧洲华侨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德国柏林中国妇女联谊会名誉会长等。
本书已经完稿,希望能正式出版发行。有兴趣出版或者能推荐出版的人士请联系作者。邮箱:taubertdlq@hotmail.com
如果错过了之前的章节,请点击:
……
活跃在妇女活动的舞台上
“世妇会”结束后,我得了两个大奖。
一个是由联合国新闻署长官亲自签署表彰我工作出色的,我的上司莱雪尔和外国同事们都夸我,说我是个让他们非常欣赏的中国女人。
获联合国妇女基金会大奖
另一个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颁发的,表彰我的工作对基金会带来的帮助的。
获联合国新闻署新闻长官亲自签署的大奖。
我又激动,又高兴捧着两张奖状和一堆报纸对着迪特又哭又笑又唱又跳。我没有想到这短短十二天的工作带给我如此丰硕的成果,没有想到做社会公益活动会带给我如此巨大的欢愉。而且我还因此认识了一批中外高水平的妇女活动家和组织,其中包括以著名人文学家沙莲香教授捐资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世妇会期间,怀柔那边的非政府妇女大会也开得热闹非凡、丰富多彩,可惜我没有抽出时间去那儿体会一下。
有一天,一位女朋友约我去北京中关村附近的一家涮羊肉馆参加一个妇女活动家的聚会。我认识了曾在怀柔的妇女大会上打擂台的人大教师,中国顶尖的《资本论》学者扬志博士。
被几位年轻女教师称为大姐的她比我大三岁,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但看上去很年轻,气质不一般。我对才华横溢,妇女工作方面经验丰富的扬志很是佩服。尽管我在这方面认识很肤浅,但我还是大胆地和她交换心得。
羊肉还没涮完,扬志端起一碗茶,爽朗地一笑对我说:“贾力群,不管你怎么感觉,嘿嘿,我很喜欢你。来,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要和你交朋友。” 我诚惶诚恐地端起茶杯说道:“扬志,哦,不,大姐,我……”
没有心理准备实在不知下一句话该怎么说。
“好了,好了不用说什么,就这么着了。”扬志说完对我眨了眨眼。到底是打擂台的妇女活动家和大博士,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遮住了我一脸的窘像。
……
和杨志博士(左三)、邓春黎博士(左二)夫妇一起
不久我们又联系上了,真的成了好朋友,还是搞妇女活动的伙伴,我参与了扬志和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的成员们从事的一些项目。
最让我难忘的是作为“中心”的荣誉会员,参与了在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曾经英勇作战的地区的扶贫项目。
位处河北易县的X村生活水准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全村的青壮年男人几乎都去外地打工挣钱,留下的是几百口老人、女人和孩子。由于山区的交通十分不方便,这个村庄几乎与外界隔缘。文盲率很高,大部分的女人不识字,不会算数,不会持家,生活只是一种接近原始的生存。
“中心”的成员们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女专家、教师和女博士及研究生,她们自愿组团定期来到这里开课,帮助妇女们提高文化素质,发掘自身能力脱贫,提高生活质量。在以图画为主的家政课上,女村民们明白了什么叫卫生健康、人畜应分开居住、如何合理支配政府发放的救济金、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等知识。
“中心”成员之一,金融界的一名女总裁集资在山上架起电视接收系统,让这个村庄与外部世界连接在一起。当我参与此活动时,这个项目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所以,当我们再次到该村视察时,我看到来听课的女人们洗得干净的脸,经过梳理的头发,干净的衣领;人有住舍,猪、狗、鸡有畜棚;明白了一元、五元、十元人民币的合理用途;上课前女人们响亮地唱起了“中心”成员自编自谱的一首女人要自强自立的歌;一名法律专家用自编自绘的小人书给大家讲解婚姻法时,女人们摒住呼吸,睁大双眼......
虽然那个地方仍然很贫穷,生活物质短缺,但女人们的志气长了,心胸宽阔了。她们选出有初中教育程度的女村长,跟着她走脱贫的道路。
北京农科所的专家们协助“中心”一起对该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一套套种植经济作物和饲养产毛量高但不破坏草地的特种绵羊的方案。女人们从父辈那里学来的爆破技术用上了,她们在岩石山上凿洞埋炸药炸出石坑,用她们瘦小的肩膀从数里地外的河边驮回泥沙填入石坑,种上了苹果树,老天不帮忙的时候,瘦小的肩膀要从数里地外的河中挑回清水。女人们和老人们用各方提供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养起了绵羊,不辞劳苦,尽心尽力。女村长几次累得倒了下去,她坚持爬起来......在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她被联合国授予“最佳生活奖”。
我将此次在X村考察走访的过程誉为灵魂净化之旅。走过这一旅程我意识到我拥有比天底下千万姐妹多得多的东西,意识到所谓幸福生活的进一步的含义。而对于这些女人我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迪特和我是北京京城俱乐部的创始会员,我不但是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还是俱乐部活动筹备小组的成员之一。
考察回来后,我就为俱乐部里对妇女问题感性的会员,请来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的邓春黎老师,做一次关于中国贫困地区妇女生活现状及发展的报告。
报告会以《X山区的女人》为主题,配上录像和照片,效果非常显著。好几名听众除了提问外还主动提出要捐款,一名为北京某外国学校家长会成员的听众留下电话表示在近期内能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募集到几百件各类衣服。迪特被请出去做有关合资企业的人事管理方面的报告,得到的报酬也捐给了这个项目。
我在北京期间兼做荣德公司的业务员,将工厂的一些出口后剩余的高档的针织类休闲装、运动装和童装卖掉,为妇女项目集资,扬志、邓春黎等人还和我一起卖过服装。
一九九五年十月间,第一届中美女企业家交流大会在北京开幕。经几方推荐,持德国护照的我,作为大会观察员被邀请参加。
美方的女企业家大多来自中小型企业,中方的女老总们清一色来自赫赫有名的如四通公司、中国电讯、北京证券交易所等大企业。发言者从社会、家庭、婚姻、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对妇女创业的挑战及难度作了阐述和论述。实属高水平演讲,精彩极了。
中美女企业家的成功的经验像一面面的镜子,将我一场场的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照得清清楚楚。在讨论会上,我总结自己办合资企业的经验教训,以解剖、提醒、警告、建议的方式转达给到会者,尤其是美国来的女企业家们。我还以自己的经历分析了大型合资企业和中小型合资企业在管理、操作、营销策略和风险承担能力上的不同点。
我和美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和美国松滨国际商业咨询公司总裁李晓林博士在大会上。
虽然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发言,但对不少想来中国投资创业的美方企业家来说却很实用。为了更好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用中英双语交换着讲,而且内容上并不是如出一辙的“报喜不报忧”,而是让人避免犯错的前车之鉴。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特别是美国松滨国际商业咨询公司总裁林李晓林博士。
我们从散会一直谈到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大使官邸举行的欢迎晚餐结束,还没有尽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之后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工作,投资和生活的感想。
中美女企业家大会结束后应邀在美国大使官邸做客。
显然是我和迪特的经历引起了她强烈的兴趣,“力群,你应该写书,写一本好书。”她兴致勃勃地对我说道:“你和先生很多精彩而又特别的故事,是不可多得的写作题材。”我听了李博士的话心头一动。但写书一事对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一项至高无上的事业,虽有心头但又胆怯了:“我可没有这样的本事。写书和说话不一样,白纸黑字,要负责的”李博士笑了:“只要用心写,你的东西就是真实的。你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理解和认识,不需要承担错或对的责任。”
思前想后,无法动笔,我觉得自己还太肤浅,写出来的东西只会触及事情的皮毛,无法真正上升到文学作品的高度。再说,结婚后和迪特看同样的书,看同样的电视、电影、讲同样的话,中文退步很厉害,经常是提笔忘字。有时周围的朋友家人批评我的普通话“不合乎汉语的正常语法。”更有甚者说我的普通话“要找汉语拼音拼的话就麻烦了。”是啊,我是上海人,本来就有这些问题。
李晓林倒是很有信心也很有热情,她认为这样的书很容易包装出版。连书名也给我取好了:留在中国的心。
我还是没有写。生活太忙乱,想做的事太多,外界的各种干扰太多,门关不起来,心静不下来,屁股也坐不下来。我常常对自己说:“写书的事等有空的时候再说了。”这句话说了十年!
未完待续
感谢您关注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近两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